Thursday 31 March 2016

台灣來鴻:為「小燈泡」討公道撫慰了誰?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2016年 3月 31日

台灣的台北市內湖區一個暱稱「小燈泡」的4歲小女孩被人隨機殺害,社會的反應是撫慰了誰的心?帶給了誰安慰?
被爸爸媽媽暱稱叫做「小燈泡」的小女孩被兇嫌斬死,不可否認震撼了台灣社會,有的是要求重判極刑、有的是要家屬連坐、有的說政府漠視精神病患者問題。
滿溢的感情表現
命案的現場大批的花束、大批的維尼熊布偶、大批的蠟燭、大批寫著悼念文字的卡片、媒體不斷地的報道。
這些雖然都顯示了社會對問題的關注,但是卻也造成了家屬的負擔、現場附近商家的困擾。
從「小燈泡」母親的聲明來看,在喪女痛苦之餘,還呼籲媒體不要再播放或者刊載「小燈泡」遇害時的相片和畫面。
而媒體想方設法地要拍攝相關畫面,顯然也造成「小燈泡」家人的困擾,呼籲外界只用家人所提供的相片。
案發之後,現場成了許多民眾悼念「小燈泡」的地點。那些花束、布偶、卡片也許達到了「小燈泡」並不孤單的效果,但是卻也讓家人擔心造成附近商家的不便。
震驚社會的大案,造成社會巨大的反響,本來說並不意外,但是也讓原本可以安靜悼念「小燈泡」的家人為了因應社會的需要,開放「小燈泡」的靈堂共外界追悼。
社會的期待
看到弱勢、無法自衛的小女孩被殘忍的殺害,社會或者輿論出現如此強烈的反應,雖然並不意外,但是似乎也讓「小燈泡」的家人承受了額外的壓力。
即便「小燈泡」的母親多次說明,她在死刑存廢上沒有定見,但是從媒體的報道來看,似乎不少人希望「小燈泡」能夠成為嚴格執行死刑的象徵。
案件剛發生,外界便有不少聲音要求將兇嫌判處死刑,因此有檢察官說出,如果要符合外界的期待,可能只有採取非法正義的方式。
非法正義也就是未經審判或者是法律不承認的刑罰。換句話說,就是一般所講的動用私刑。可是,法治社會的觀念不就是「非法絕非正義」?
「小燈泡」的母親在事件發生之後,通過臉書或者聲明多次表達感謝外界的關心,也多次呼籲有意捐贈物資、捐款的人士,把愛心送到需要的地方。
她在臉書上說,希望所有認識的朋友都能夠讓她抱一抱,因為她想要「好好哭一場」。
堅強的外表之下
「小燈泡」的母親也在靈堂外掛出了一封信函,要求到靈堂追悼「小燈泡」的人把仇恨和批評等「負面情緒」留在門外。
這些似乎都顯示了「小燈泡」的母親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承受著沉重的壓力,但是仍然需要顧慮到一般喪家不會面對的問題。
人們滿到溢出來的反應應該都是出於善意,不過顯然並沒有考慮到「小燈泡」的家人現在需要的是什麼。
世界上似乎沒有任何法律禁止人們在發生類似「小燈泡」被殺事件之後,抒發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看法。
但是似乎也沒有人捫心自問,這種抒發情緒或者表現自己的方法,到底是撫慰了受害者的家人還是我們自己?

(責編:歐陽成)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6/03/160331_tw_letter_xiaodengpao_comforting_w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