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March 2016

愛爾蘭獨立序章百週年

這幾天是復活節長假,歐洲新聞主要是比利時繼續追捕布魯塞爾襲擊案的疑犯,大部份國家都是放假狀態,唯獨一個國家比較忙——愛爾蘭這幾天都在紀念「復活節起義」(Easter Rising)100週年,反思很多關於這段歷史的事情,例如暴力抗爭的對與錯。


何謂「復活節起義」?
「復活節起義」被視為愛爾蘭最終獨立的第一章,這個獨立過程大概如下:

1916年:4月24日,復活節,獨派份子衝入都柏林郵政總局,宣佈獨立,成立共和國,並發表獨立宣言(文首圖片;來自維基百科)。獨派最終只佔領了都柏林6天,隨著英國增兵,獨派投降。事件造成逾450人死亡,約2500人受傷,都柏林遭6天戰鬥嚴重破壞。
1918年:愛爾蘭發生「徵兵危機」,英國下令愛爾蘭實行徵兵制度,以應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惹來愛爾蘭人極度反感,成為愛爾蘭人決心要求獨立的最後一個觸發因素。
1918年:年底,英國進行大選,在愛爾蘭的選區,撇除了北部新教徒佔多數的選區,支持建立共和國的獨派大獲全勝,原為愛爾蘭主流、支持以漸進方式獲得更多自主權的自治派遭沒頂。
1919年:愛爾蘭獨立戰爭開始。
1921年:愛獨戰爭結束,英國與愛爾蘭締結條約,在愛爾蘭成立「自由邦」,仍留在大英帝國,但擁有全面自治權。
1922年:愛爾蘭內部就應否接受英愛條約而爆發內戰。
1937年:愛爾蘭另訂新憲法,正式成為完全獨立於英國的主權國。

英國在1914年已通過愛爾蘭自治法(Home Rule),但新教徒強烈不滿,剛巧一次大戰又剛剛開始,於是自治法暫停實施,希望暫停內鬥,一致對外。然而,隨著一戰拖延,自治法也拖下去,這又令到一些急進獨派不滿。

「復活節起義」主要涉及3個組織:一向主張暴力建國的愛爾蘭共和兄弟會(Irish Republican Brotherhood)、愛爾蘭志願軍(Irish Volunteers)中反對參與一戰的一派、以及偏向左翼的愛爾蘭公民軍(Irish Citizen Army)。另外,「婦女聯盟」(Cumann na mBan)也有參與。

在當時,獨立並成立共和國,是十分激進的思想。正如前述,在1918年之前,愛爾蘭主流民意是漸進爭取自治或獨立,其代表政黨為愛爾蘭議會黨(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即使是獨立,也有人提出「匈牙利模式」,愛爾蘭完全獨立,但繼續奉英國皇室為其元首,愛爾蘭不能選擇誰人做英國君主,變成一個「英愛帝國」,正如奧地利帝國變成「奧匈帝國」一樣。

民意急速大逆轉
「復活節起義」特別之處在於,民意逆轉之快。當時愛爾蘭人根本未準備好暴力革命,甚至未準備好獨立,覺得自治已是不錯的選擇。而且,英國正跟德國打仗,那些人卻裏通德國,德國準備把武器運往愛爾蘭,支援獨派,但英國截聽到通訊,在海上把那艘船擊沉,截斷了獨派的武器支援。

因此,當時主流民意及傳媒是稱之為「暴亂」,絕非「起義」,那些參與者是「叛賊」,打仗期間在自己的士兵背後插一刀。英國把那些「叛賊」遊街示眾時,愛爾蘭人是圍著咒罵他們的。

然而,英國強硬對付參與者,把15名領袖處決,拘捕3500人,較參與者數目為多,意味不少人是無辜的也被捕。這又引發愛爾蘭人反彈,認為英國反應過度,反過來令愛爾蘭人開始轉向同情這批「暴亂者」。連自治派也人心惶惶,擔心即使如自己般溫和,最終下場都是被處決、被囚禁。

強硬對付「暴亂者」是觸發愛爾蘭民意大轉向的主要因素,但大轉向的背後是愛爾蘭人潛藏對自治爭取多年都不果的不滿。首先,愛爾蘭至少在19世紀中已開始要求自治,反對由倫敦的下議院直接統治。另外,根據BBC有關這段歷史描述的文章(鏈結見文末),在20世紀初,當英國政府開始考慮放權,又輪到愛爾蘭的新教徒統派阻撓,甚至自行成立武裝組織,於是天主教徒又成立愛爾蘭志願軍抗衡,令愛爾蘭社會內的對立激化。這反過來又令「爭取多年卻仍無果」的無奈感進一步升溫。

而且,根據BBC文章所說,英國政府初時嘗試立即實施自治法,以回應「復活節起義」,平息民憤,但這卻恰恰反面證明,多年來透過議會及和平談判的爭取手法無效,6天暴力反而爭取到幾十年和平手段所爭取不到的東西。

百年爭拗對與錯
「復活節起義」過了100年,但直到現在,在愛爾蘭內部,仍在談論此事的對與錯。

發起「復活節起義」的人士一開始就沒想過單單一次暴力投爭就可以獨立建國,他們最主要的目標是改變民意。

起義領袖Patrick Pearse曾說過「血的犧牲」,於是不少人認為,他們是刻意求死,希望成為烈士,來激起民眾支持建國,而非純粹自治。

不過,也有人認為,發動「復活節起義」的背後,其實是彌漫著一股「失敗主義」。當時爭取自治多年,固然令愛爾蘭人氣餒,但同時,在一戰期間,愛爾蘭人中,不少人加入英軍,這令愛爾蘭民族感下降,一些民族主義者擔心愛爾蘭民族早晚會消失,文化、語言等等也會被同化。

在短期而言,策劃佔領都柏林的人士在臨正式發動前已知不可能成功,例如上述德國武器支援被截斷,又或者自治派早已得悉計劃,下令支持者不要參與,而為了秘密行事,很多支持起義的人士因為收不到通知而未能參與。對策劃者來說,英國早晚會拘捕他們,如果在沒有任何行動下被捕,對他們以至他們的主張的侮辱會更大,因此倒不如放手一幹。

從結果論來看,「復活節起義」當然是絕對成功,甚至超額完成,起義者自己也不會想到,快至1918年便民意大逆轉。

現在已享受了獨立近百年的愛爾蘭人更當然會感謝當天「烈士」的犧牲,目前大部份人都會認同,如果沒有「復活節起義」,(南)愛爾蘭可能仍只如蘇格蘭般,是英國治下的一個自治區域。

然而,直至現在,仍有人在爭議:是否真的要如此暴力去爭取獨立?難道沒有更和平的手段來爭取獨立?

「復活節起義」是完全沒有單一事件觸發的,是策劃者刻意用暴力手段作出反抗,而且不只是反抗英國,亦是刻意破壞自治派為愛爾蘭人爭取福祉的行動。同時,這絕非純粹針對英國警察士兵的暴力,是同時有殺死愛爾蘭平民,而且不是「誤殺」,而是刻意以平民作為目標。

而且,正如文首的時序表,不是一個「復活節起義」就促成了獨立,愛爾蘭內部也因應否同時立即把北愛爾蘭也獨立的問題而爆發內戰,在二次大戰後又曾出現過「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恐怖主義組織,因此也有人批評,「復活節起義」開啟了過去百年在愛爾蘭斷斷續續出現的政治暴力。

歷史的不同詮釋
「復活節起義」的是是非非,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詮釋,這可反映在愛爾蘭當局如何紀念這次事件。

在1966年50週年,愛爾蘭算是大事紀念的,但當時的主調是愛國為主,畢竟不少參與者在那時候仍未死去,那個時候便公開說他們有錯,政治不正確。

更多時候,愛爾蘭政府是低調紀念,甚至不想提起,例如1991年75週年時,因為當時IRA恐襲及北愛爾蘭的教派衝突仇殺仍十分嚴重,愛爾蘭擔心,高調紀念,會引發相關衝突惡化。

到了100週年,可以大事紀念,是因為北愛爾蘭趨向和平。相對下,愛爾蘭也可以開始討論事件中發動者是否有錯,令到事件可以用一個歷史的角度去研究。

不要忘記,「復活節起義」不只是愛爾蘭的事情,還是英國歷史的一部份,也有英國的詮釋角度。愛爾蘭總統希金斯(Michael D Higgins)接受BBC訪問時便說,大家應該持開放態度來討論事件,愛爾蘭人和英國人都拿出他們的版本,一起討論如何看這段歷史事件。

延伸閱讀:
BBC有關「復活節起義」歷史描述的文章
愛爾蘭總統接受BBC訪問
BBC文章:Six days of armed struggle that changed Irish and British history
BBC文章:Reflections on a rebellion that changed Ireland

from 歐洲動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