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3 January 2016

沉默的百萬票:台灣大選中的移民政策

吳曉沛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2016年 1月 13日

台灣社會裏的新移民,在選舉中上看有百萬票的影響力,但他們的身影,卻很難在這次選舉中被看見。
1990年代以來,台灣許多男性與東南亞國家或中國女性組成跨國婚姻,這些來自島外、透過通婚來到島內定居的配偶們,早期被稱為「外籍配偶」或「外籍新娘」,後因上述二詞有引起歧視之嫌,近年多以「新住民」或「新移民」稱之。
目前在台灣的新住民約有50萬左右,其中擁有投票權的新住民多達23萬人,若加上他們的子女「新二代」,可能具有將近百萬票數的影響力。然而,數量如此龐大的族群,他們的聲音卻似乎在整場選戰中,很少被聽見。
去年年底,幾個移民及人權相關團體向三位總統候選人遞交移民政策提問書,並在上周得到響應。
候選人的回應
來台灣已十幾年的泰國裔新住民邱雅青,目前在民間團體「南洋台灣姐妹會」服務。她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三位候選人目前提出的政見其實都很空泛,其中不乏已經在推行的政策,可見候選人對實務不夠了解。
像是三人都提倡鼓勵新二代學母語,可是母語教學早已排定在兩年後實施的新課綱中,如何落實、如何執行,卻沒有人談到。
針對他們提出的四項政策問題,邱雅青認為,因國民黨已執政八年,對新住民遇到的問題比較了解,所以能提出較具體的意見,但她也質疑,響應中提到的改善方式或修法,為什麼要等到選後才去做?難道只是為了選舉才喊出的口號嗎?
至於蔡英文的響應,則相對更加模糊,很難預測將如何落實。宋楚瑜則完全未回答問題,只提出自己的相關政見。
新住民的政治參與
她表示,新住民多因語言、文化、經濟等因素,取得信息較為困難,但只要給予他們機會與環境去培養思辨能力,從關心自己的權益或切身相關議題做起,必能提升政治參與度。她認為政府應著力於推動相關課程,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美甲課或廚藝課。
然而,她也指出,如果家庭或小區不鼓勵他們關心政治或為自己發聲,他們也很難在缺乏後援的情形下勇於討論公共議題。
家庭的影響
一位不願具名的越南籍新住民告訴BBC中文網記者,她平常不太關心政治,對候選人的移民政策也不大在乎,屆時應該會聽老公的建議跟著投票。
另一位經營越南小吃店的玉麗則說,她不喜歡中國、也不想跟中國統一,所以會選擇民進黨;另外她認為要政黨輪替、更希望台灣能有一位女總統,所以會投給蔡英文。她說身邊很多新住民朋友都跟她的想法類似,也希望新住民在台灣能過得愈來愈好。
不過,婆婆叫她投朱立倫、姊夫則推薦宋楚瑜,所以她不打算讓他們知道她的想法。
與現實脫節的在上位者
BBC中文網訪問「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創辦人、前四方報(注)總編張正時,他認為,這些過於空泛的政見,問題根源於台灣人對新住民的印象依然片斷而平板,候選人感覺像是憑想像在研擬政策,故無法確切解決新住民實際面臨的問題。
張正及志工EN解釋說,目前仍缺乏新住民的自發性團體,須借助台灣人社運團體釋出權利,進行議題倡議。台灣社會需要更多空間讓新住民發聲,才能形成雙向溝痛的管道,這對解決新住民困境是必要的。
以人權角度出發
從政策面來看,這也是維護人權重要的一環。例如備受非議的《國籍法》規定,針對特定21國國民與台灣人結婚,須經過「境外面談」,面談官藉由詢問各式瑣碎問題如約會時的穿著、婚宴的菜色等,來判定是否為「假結婚」人口販運;若面談沒過也缺乏有效率的救濟管道。
民間團體提倡修法很多年了,可惜三位候選人或各政黨未積極以對。另外,與台灣高齡化社會密切相關的外籍移工政見,也在這次選舉中鮮少被提及。
張正說,他了解相對於其他議題如經濟、兩岸、勞動等,移民政策是「重要但不急迫的事」,處理順位往往會被排到後面。但關鍵在於「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台灣?」,如果目標是讓各式不同文化能自在生存,那麼就該更重視新住民在台灣的定位。

(責編:歐陽成)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1/160113_taiwan_election_immir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