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January 2016

台湾的芬兰化前景或已写在蔡英文的人格中

作者:哈桑

追踪台湾民主化和选举已经二十余年,却是第一次在选举结果出来时感到无比的忧虑。民进党重新上台,两岸关系的不确定甚至战争的风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突然间变得那么近,民族主义高涨的大陆政权能否容忍民进党政权?战争迫近的耳语开始在选后的社交媒体上蔓延。人们担心,这恐怕是国民党永久告别式的执政,接下来可能分崩离析;同时也担心,民进党的胜利恐怕是最后一次:大陆当局和官媒对选举的空前冷淡,仿佛掩盖着一个预料之中的极大失望,和一个酝酿已久的巨大阴谋。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台湾的民主化,拜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所开启,得利于后冷战的和平局面。但是,这一转型始终是难以彻底的、稳固的,其政党轮替总是笼罩在海峡对岸从未放弃的武力解放和千枚飞弹的威胁之下。而且,这一威胁随着两岸对比力量的变化、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正愈益变得急迫。如果仔细观察大陆——中国议题在历次选战中的份量变化,便不难把握这一趋势。其情形恰如一个中国的飞地民主,孤悬海外,却又面临着不知何时将至的紧急状态,而可能随时因为面兵临城下而中止宪政。

这次选战结束后的蔡英文记者会和民调显示,蔡英文能否应付两岸关系已成为众方瞩目的焦点议题,再也无法回避。而选战中特别是投票日大陆方面的平静,仿佛如飓风到来之前的平静:当国民党以落后约300万票惨败,也输掉立法院多数,那么,即将面临党产清算、卷土重来的民进党,已经在财阀经济和政党合作与大陆展开多年的国民党,公开充当第五纵队或者特洛伊木马的可能性骤增。

在此意义上,台湾未来的命运无非两个选择:一是在两岸民族主义政党的鼓噪下,在大陆武力威胁下,实现1938年的德奥合并;另一条道路,同样在内外压力下,两岸签署和约,台湾实现芬兰化,在“中立”名义下退出与美、日的军事合作,成为大陆政权控制下的附庸。其中后一种芬兰化的危险似乎更为现实,更接近蔡英文选后口口声声所坚持的“维持现状”,而两岸关系早已在马英九政权“维持现状”的主张内悄然改变。接下来的问题其实已无悬念,就是蔡英文到底能做什么,能做多少?而关键更在于,面对德奥合并一般的压力,以蔡英文的政治性格到底能否扭转,还是力争守势却难逃蜀国命运?

这便需要从蔡英文的过往经历和政治性格中分析了。在等级传统鲜明的台湾,蔡英文出身客家,祖父却娶了原住民,这是一个相当边缘、受排斥的身份。身处边缘、跻身主流,似乎便是蔡氏父辈及其本人一直努力的目标:她的父亲通过经商成为富商,拥有台北多处地产,包括后来成为民进党俱乐部的海霸王餐厅的前身;蔡英文本人也出身侧室,同时自幼生活优渥,一直按照父亲的商人意愿和安排进入精英的北安女中、之后学习法律、留学,包括恋爱问题,都不敢违背长辈意愿,典型的富家、小心、乖乖女性格,缺乏底层穷苦感念。

而她的仕途,也因其乖乖女的讨好逢迎,颇得政治老人的欢心,从而能在派系林立的民进党内逐渐坐稳。例如,李登辉是她的最初提携者,在李授意下撰写两国论,官至陆委会主委。在陈水扁任内顺从、配合各种延缓与大陆合作的政策,未来相信也会小心抗拒,基本上很难能顾及一般民众的经济需要。而此次选战最后阶段出现在助选现场为其站台的还有两位老人,一是李远哲,二是史明,这些迹象都意味深长,有着超派系的雄厚资源,与她在过去八年、甚至经历四年前败选还仍然地位稳固,不无关系。

换言之,她以女性身份当选总统,却和坊间或者女权运动者一厢情愿的欢呼毫无关系,也与民进党内女权先驱吕秀莲的奋斗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相反,作为一个老男人们共同喜爱的“女性宠物”、捧出来的“清新政客”。

而她作为法律人的政客表现,却是相当重于心计,长于掩饰,富于攻击性,几乎体现了侧室出身富家女的典型性格。一方面,在几乎每一件她所参与的政治事件中都可发现其长于掩饰。例如,在对媒体交待父亲为日本服务经历的问题上,回答媒体提问时略以“为日航服务”,而日航成立于1951年,她以玩弄文字游戏的方式避过了蔡父太平洋战争期间在东北的经历。类似的还有,在“军公教18趴”的问题上、在对待民调波动、组织上街游行行动等等具体案例上,都相当矫饰,善于语言技巧,也明显任性地推诿责任,几乎与比尔.克林顿在美国国会上针对莱温斯基调查案时惯用的撒谎技巧如出一辙。另一方面,蔡英文在立法院的表现相当富有攻击性,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从政治心理学角度来说,同样是出身和成长经历的反映,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高度敏感,一旦掌握权力便倾向以攻击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当然,她在立法院的攻击,并非言辞暴力,而是高度技术性的,具有伪装性,也因而得到了容忍。

总之,就任性和讨政党老人欢心方面,蔡英文倒是与对岸的领袖如出一辙。但是,一旦从边缘登入大宝,她更多的心计、矫饰和攻击性却有着极大的风险。当老人帮难以继续为之提供庇护,那么除了更大幅度转向美国或者依赖大财阀进行斡旋,并无其他选择。

这种攻击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性格特质和相应的政治选择策略,分别意味着或者改变现状、或者顺势继续保持走钢丝的平衡。前者可能让自视甚高的对手很快失去耐心,或者从一开始就难以建立信任,导致脆弱的均衡解体;后者,则加重现有财阀和国民党的筹码,也就是通向芬兰化的筹码。

只是,两者相较,台湾如果能够短期内与对岸签订和约,固定芬兰化的轨道,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防止事态的恶化,失去控制。类似的,民进党的台独党纲也是一个现实的牵制和观察指标。对于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蔡英文来说,没有历史包袱是她上位的一个成功因素,但也可能因此缺乏有效的历史责任,剩下的这些文本、辞句恐怕更缺乏实质锚定作用。这从她的选后感言的中英文版本差异便可看出端倪。如果大陆方面软硬兼施、多管齐下,可能很容易就动摇了她的意志,引诱她的机会主义上升,则胜算极大。台湾之命运便在未来系于蔡英文一念之间,然后,一个依赖更多台湾温和民众或曰小确幸集体选择的芬兰化台湾,几乎不可避免。这已是能够相见的最好结局。





from 自由港 https://iyouport.com/archives/6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