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歷史學教授
2016年 1月 11日
對香港言論自由的持續威脅——包括我本人在標題中寫到的——需要在歷史語境中查看。我們必須回到1997年的交接時刻:一座英國直轄殖民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也因此,一個不記得交接時刻的年輕人製作了有關近日書商事件最有力的網絡視頻,這點令人驚嘆。她怎會記得?周庭(Agnes Chow)今年才19歲。但 儘管年輕,周庭並不是政治初學者。她與黃之鋒都是香港學民思潮的核心的人物:一個在2014年雨傘運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草根學生組織。周的視頻,「來自香 港人的重要信息」,聚焦銅鑼灣書商李波的神秘失蹤事件:李波的書店因經售有關中共領導人私生活的書籍而使有關方面不滿。
不少人認為身為英國公民的李波被秘密地帶過邊境,在大陸受到拘留。周也持類似看法。她認為李波及其他四名書商的失蹤是最近發生在香港的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在香港,參與任何令北京不滿的活動的人正受到威脅、滋擾、人身攻擊和拘捕。
為了引起國際關注,她為她所愛的城市做了這個由衷的呼喊。她在錄像中改用了紀念納粹屠殺的著名詩作「起初他們……」。這則詩的原作者為德國神學家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öller)。
在她的改編中,國家起初抓走了那些社運份子,接著抓走了新聞記者,而詩的敘述者並不屬於以上任何群體;但後來他們來抓書商了,她說,「我也沒有站出來,因為我不是書商。」最後是那句為大家所熟悉的結尾:「最後他們來抓我——到那時候,已經沒有剩下任何人來講話了。」
這段與集中營有關的文字為周庭的視頻平添深意,尤其考慮到她為此所承擔的風險。
作為一名早在周出生十年之前就訪問香港的人,我想到另一段同樣彰顯香港目前困境的德國歷史:德國那兩座著名的被柏林牆分割的城市。東柏林和西柏林,曾經分別屬於東德和西德的兩個截然不同的共同體,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緊密交織在一起。
我 將香港與柏林相比的念頭要追溯到1987年,當時我第一次訪問這兩個地方——都是在我訪學中國的時候。從廣東進入香港的感覺與從東德進入西德的感覺十分相 似。抵達香港時,我發現了一個比邊境那頭更具消費主義、更自由的都市環境。香港戲院上映更多電影,電視上播映更多節目。便利店的架子上堆滿各式食物,百貨 公司裏的名牌琳琅滿目。教授與記者在他們的講課和文字中受到更少約束。在香港,加入甚至領導抗議遠比在大陸更安全。
許多西柏林的生活常態和社會規範當年被比喻為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資本主義孤島,而這些常態和規範如今已經擴展到柏林,一座位於統一德國的大都市的方方面面。而香港是一座切切實實的島嶼,故事就顯得更為複雜。
一 方面,香港依然保留了自己的不同之處。當我從大陸去往交接之後的香港時,依然看到和聽到在大陸看、聽不到的事:當別人遞給我法輪功宣傳手冊、並沒有被立刻 逮捕的時候我知道我不在深圳;我發現自己能輕鬆連上推特、閱讀世界各地的報章刊物、接收gmail時我知道自己不在上海;當我在港大看到海報呼籲學生投入 紀念六四活動時,我知道自己不在北京。
但另一方面,香港與大陸之間曾經分明的溝壑如今看起來不過是微妙的不同。最令人擔心的合流情況是政治局勢之趨於大同,但也有許多合流的驅動力使得陸港區別越來越小。深圳的百貨公司和便利店的貨架和香港的如此相似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那麼,周庭在視頻中的提到的三種人物(社運人士、記者、書商),呼籲大家在能夠發聲的時候站出來,意義又何在?
以這三類人群為例來看,香港依然是中國最自由的城市;但是許多跡象在不斷表明大陸對香港的影響超過香港對大陸的。這個跡象並非始終明顯。十年前,香港更自由的媒體似乎有連鎖解放效應,為臨近的廣東省新聞實驗打開空間;而如今,曾經最開明的廣東出版界已經得到遏制。
十 年前,大陸的書店有蓬勃發展的趨勢,從時尚到旅行雜誌到翻譯小說,像香港的書店——當然,要近看才會發現所有敏感話題,譬如達拉喇嘛、流亡作家的作品、有 關中國現任領導班子的內部鬥爭都不會出現;而今天,書店的趨勢是香港出現大陸書店分店,而且與最近的李波失蹤案有關的是香港獨立書店選擇不放出會讓北京感 覺不快的書刊。
回到社運人士。雨傘運動儘管未能達到它預期的目的,依然提醒我們香港為公民自由提供了更多的保護。當社運領袖被捕後,他們能 夠出席自己的聽證會,這在大陸並不常見。有時在走到提審這步之前,法官會以缺乏證據或正當程序失靈為由要求警察釋放被捕者,這是又一例與大陸司法常態截然 相反的情況。香港政府確實使用了催淚彈,但使用次數並不算多。而且沒有抗議者被殺,香港的記者也都竭力報道此次事件;哪怕在編輯部對社運持批評的態度時也 經常正面表現示威者,譬如《南華早報》。
即便有社運,97年交接時應該保持半個世紀中港區別的共識,現在看來令人擔心。這些區別是建立在結構之上的,從開放的媒體、法治、獨立於政府而自主的大學,這些都在受到威脅。雨傘運動之後當局限制了大學在未來支持學運的能力。
上 周,除了與李波的失蹤案有關的抗議也有其他學生示威活動,原因是不滿港大提拔親北京派行政高層而批評支持民主運動的教授,認為香港教育體系和學術自由受到 政治干涉。我們也有理由懷疑,如今被大陸企業家馬雲收購的《南華早報》是否能繼續報道有關抗議的事件。無論97年之前保證了什麼,一個持續強硬的政府不過 一岸之隔,這決定了這座島的公共空間會越來越像一座典型的大陸城市。
這些討論看似遠離了書商的失蹤、年輕社運人士在視頻中的那段「香港已經 不再是香港了」。 然而李波事件之所以牽動那麼多人的心,是因為如果是大陸便衣將他非法轉移出香港,他的處境也帶出許多人最深的恐懼:發聲就代表著被消失。香港,這座看似有 著一定司法獨立的城市,正面臨著一個突破點,它的居民正在失去那種比對岸的人更遠離政治壓迫的安全感——這也是當年西柏林人珍惜的東西。
作者華志堅(Jeffrey Wasserstrom)係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歷史學教授、《亞洲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主編。本文同時見於《洛杉磯書評》,由普度大學宗教與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郭婷翻譯。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1/160111_views_hk_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