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September 2015

英中影視業合作:抽像背後的現實和瑣細

2015年 9月 22日

正值英中文化交流年,有兩個影視業的合作計劃在倫敦引起注意:英中經典影片俱樂部和中英影視基金。
這兩個項目是周一(21日)在倫敦舉行的中英影視企業交流研討會上透露的。研討會是「中國優秀影視劇英國展播季」活動一部分。
中英影視基金尚未正式宣佈成立,目前還在進行簽字前最後階段的凖備;英中經典影片俱樂部則是一個得到兩國積極回應的項目方案。
研討會組織者之一,西京傳媒(北京)董事會主席柴森在會上透露,設立這個基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聯合拍片等中英影視合作項目融資,成為「領投人」,在錢和影視藝術之間架一座橋。
他估計下個月有望就這個基金髮表正式聲明。西京集團2009年全資收購英國普羅派樂衛視(Propeller TV)。
中國片展播和首屆中英影視企業研討會都是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動的組成部分。
經典片
英國Arts Alliance公司創辦人Thomas C Hoegh 把成立英中經典影片俱樂部的計劃在研討會上公開。
根據計劃設想,兩國分別選出12部經典影片,由對方負責在本國展映;比如,可以採取「每月一片」的形式。項目的設計目標之一是使得這些影片的交流不受兩國各自的外國片配額制度限制。
Hoegh對BBC中文網表示,這個建議初步得到兩國官方的積極反應。但受眾可能有何反應? 「如果讓當紅中國女影星推介赫本,她會推辭嗎?她的粉絲們會去看電影嗎?」他反問。
相互展映對方經典影片只是Arts Alliance公司三大業務中的「公共巡演」部分,面向普羅大眾。另兩項業務可以視為影視產品的消費和影視藝術璀璨外形背後的支架:影院軟件、運營和大型活動的影院直播。
他說後兩項「枯燥但必不可少」的業務已經進入中國。Arts Alliance在40個國家有業務。
把大型表演和藝術活動搬上大銀幕,在影院放映,是影視藝術領域「數碼技術革命」的一項產物。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家、越來越多影院在直播巴黎、紐約歌劇院的演出,倫敦的芭蕾舞劇、音樂會和國家美術館的古典大師作品展,等等。這張單子的擴展空間可以自由發揮想像。
Hoegh 認為全世界最高端、精緻的兩個院線網絡一個在中國,另一個在墨西哥,因為這兩個新興市場比歐美的成熟體系更樂於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新營運模式。
可持續平台
中英影視業在藝術和商業這兩大領域的合作一直在進行,程度不一,形式多樣。
合作拍片中一個令許多業者撓頭的環節是劇本創作,原因各種各樣,但結果是到目前為止業界一個普遍看法是最好把合作的重點放在技術、演職員人選方面,劇本選擇較保險的是武大、功夫、動畫,這些被認為更容易在不同文化間穿越。
但也有人注意到,近來有些中國影片給人感覺似乎只要譯成英文就是一部地道的英語影片,而這類情節片的題材主要關注年輕一代、更國際化的人生腳印。
回到中英合作這個高度抽像的概念,背後很多具像的內容在周一的研討會上被討論。
互聯網對傳統院線的衝擊,在英中有何異同?合作拍片,劇本寫作是按西方傳統走經紀代理系統流程還是更中國化,比如幾天就搞定?英中影視展映發行和影視金融有哪些主要異同?網絡電視和視頻點播市場在中國處於什麼狀況?
英國政府把吸引全球影視製作公司到英國設點作為「國策」並予以稅務優惠,中國有沒有類似的鼓勵?英國影視產業的「中國通」這些年在做什麼?關於盜版、知識產權保護、票房分享模式、投資人和製片方各自的義務和責任,影片審查制度,雙方業界怎麼看?
政府推動
英國影視產業一直是經濟支柱之一,即使在其他各行業都一片頹勢的年頭,影視產品出口仍在盈餘區間。
周一的研討會希望「為中英兩國影視業者創建一個雙邊的聯合製作平台。」
中國副總理劉延東周日在倫敦與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國務部長愛德·維澤一同為「中國優秀影視劇英國展播季」活動揭幕。
此次活動是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西京文化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英國普羅派樂衛視及中國 20 餘家影視公司共同參與,得到英國貿易投資署(UKTI)支持。
劉延東此次率領多名政府部長及官員訪英,主要是參加中英兩國人文戰略對話,期間,她也曾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及多名英國政府大臣會面,並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份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打前站。

(撰文:郱書/責編:董樂 )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uk/2015/09/150922_ukchina_film_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