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入讀大學學位長年不加反減 |
2004年11月6日,報章報道時任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教資會主席林李翹如及一眾委員,「首次」與八大校長、多位領事與社會領袖晚宴,決定了一些關於香港無數年輕人前途的決定:1.教資會主席「建議」一直捐款支持本地高等教育的社會人士,重新調整捐款用途,改為獎學金去資助非本地生來香港就讀。2.科大校長朱經武引述晚宴內容說,把本地大學的非本地生的比率,由8%最終提升為20%,卻補充一句,這比率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因為海外生是自費。3.理大校長潘宗光說非本地生提升至20%,增收外國學生可增加本地生到海外就讀的機會,希望納稅人理解。
這關乎無數年輕人就學機會的重大決定,居然不是由議會去討論利弊,而是透過一班官大爺的非正式晚宴就決定;更奇怪的是這些校長的說法前後矛盾不一,例如理大校長說「希望納稅人理解」──說明了政府的開支由本地生轉去了非本地生;但是科大校長卻說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因為海外生自費,那麼又關納稅人甚麼事呢?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就好似近日李國章相約各大校長討論「反佔中」各有說法一樣,事實是甚麼?
其一,大學本科生每年的成本約為25萬,至於非本地學生早年只繳付和本地生一樣的學費,後來受不住壓力加到10萬,但根本距離成本甚遠;其二,即使有些成本不用納稅人付出,那些錢由誰付?就是因為教資會主席在2004年晚宴,所建議的社會人士「重新調整捐款用途」,改為「資助非本地生來港就讀」。其三,教育界的一場大龍鳳,是打着「海外生」、「國際生」的名義,例如理大校長所說,是增加香港學生去海外就讀的機會,而不是改去中國大陸就讀;然而事實上,九成的「非本地生」現時都為大陸人,全個計劃是掛着「國際化」的羊頭,實際上卻在賣「大陸化」的狗肉;其四,該晚宴宴請外國領事,最後卻竟然得到九成大陸學生,這證明計劃早已失敗流產,又怎可以把大陸學生當作海外學生,繼續實施這個不合情理的20%配額?
維護現行制度的人,一面說「太多大學生」,卻一面增收大陸學生,本地生沒有出路則往海外讀書,最終回流生加上大陸學生再加本地學生,才是製造「最多大學生」的荒謬機制;既然大學生太多,理應先削大陸學生的學位,今年放榜8.2萬考生有28418個符合入讀大學資格,可是大學卻只是錄取11700個左右的本地考生,餘下1.6萬多的考生何去何從?有錢的則往海外升學,沒有錢去外國的,則亂讀不被認受的「教育產業」如副學士,不但浪費青少年的光陰,更白白浪費社會的勞動力,然後親共者又以此為由,說人口老化要輸入外勞了,實在不合情理之極。救本地年輕人,應行大學學券制,錢跟學生走,資助本地年輕人讀書(包括海外),規定在香港工作的年期,才是合理做法。
from 每日一膠.荒謬的香港 http://plastichk.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