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动性都这么紧了,央行依然无动于衷!”6月20日,深圳某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当日,美联储称今年将减缓购债并在明年年中结束QE,消息传来,A股暴跌2.77%,资金更加告急。央行依然淡定,没有逆回购,更没有降准,甚至还发行20亿央票“抽水”。本报记者了解到,原本一直借钱出去、资金较为宽裕的国有大行也纷纷加入了高息借钱的行列。
以往每到年中和年末资金紧张的关键点,央行就会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市场缓解流动性,但是此次央行有了新思路。据接近央行人士透露,央行最多也只会放出一点钱解解急,不可能会做出大动作,除非极端情况发生。
6月21日,市场有消息指央行SLO操作向市场投放500亿,以解决短期的资金过度紧张,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央行对此是否属实仍未表态。
“哭穷”未成
这段时间,市场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央行能够展现“慈祥”的一面。但这一切渴盼都落空了,市场必须自己学会应对。据上述接近央行人士称:“国家政策收紧,央行不可能逆着来。” 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央行在极力避免采取行动“救市”,最多也只会采取逆回购等短期办法来缓解资金面紧张,降准等大动作不会出台。这令市场大失所望,而6月20日美联储QE退出的时间表甫一公布,市场便如惊弓之鸟,再次上演疯狂大逃亡。当日,上证综指暴跌2.77%,2100点毫无抵抗告破,汇金增持救市完全失效。
近半个月来,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拆借利率市场一直高企不下,交易所的隔夜利率最高曾狂飙至30%,利率大涨也从隔夜、七天、十四天一直蔓延至一个月、三个月。据本报记者了解,某国有大行从一企业借款数十亿,一个月期利率已升到超过6%(以前很少超过4%)。资金面紧张也推高了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稳健型的1月期至3月期的产品收益率已从3%多推升至4.5%左右。由此看来,市场已预期资金面紧张会维持更长的时间。
市场都在苦盼央行降下甘露。“这次资金面紧张的程度比端午节前更厉害,原以为央行会出手,没想到又发央票!”民生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管清友对本报记者表示。该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20亿元人民币3月期央票,此前端午节前资金异常紧张时央行也发行了110亿元3月期央票。不但没有出手相救,反而继续在市场“抽水”,央行这次反常的行动正是在向市场表明坚持不救市的立场和决心。
某上市商业银行人士透露,央行近日开会,表明金融机构此次不要指望央行再出钱。他认为此次资金面紧张的冲击力非常强大,几乎对整个资本市场都已经形成大的影响,“包括理财、债券、影子银行、券商、信托等等。”市场也彻底从失望到清醒,上述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说,央行已改变以往只要金融机构哭穷央行就给钱的做法,看来监管层有了新的思路。
谁在“裸泳”
银行以及资本市场都嗅到了前所未有的“火药味”,实际上监管层此次的袖手旁观并非故意使然,而是资本市场到了不得不清理和整顿之时。
“央行想看一下到底谁在裸泳,谁的杠杆比较高、风险比较大。只要不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央行都不会采取行动。”上述上市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只有到流动性告急了,影响到具体的经营了,央行才会采取措施。
经过一轮的刺激政策,社会融资规模一路狂奔。惠誉在近日报告中称,中国信贷泡沫为现代世界史上前所未有,并对中国影子银行发出警告。其称中国信贷总额从9万亿美元上升至23万亿美元,占GDP比率在五年内从75%上升至200%,而美国次贷危机及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前的该比值大约为40%。虽然国内对其数据来源质疑,不乏唱空之嫌,但是信贷扩张以及影子银行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因为实体经济在不断探底, 6月20日汇丰公布的6月PMI预览指数为48.3,创下9个月来新低,这已是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下。由此可见,海量货币并未完全进入实体经济,而在资本市场空转。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监管层采取了整顿和倒逼双管齐下的策略,以将资本赶入实体经济,防止GDP的继续下滑。
东方证券宏观分析师邵宇称,短期来看总量层面的政策放松很难看到,结构性调节政策有利于经济转型。
今年以来,监管层连续发文对信托、理财产品、平台贷业务进行规范后,进入4月又掀起债市核查风暴,紧接着外汇管理局6月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汇局20号文),加强外汇管理和打击虚假贸易。
“最终都是为了降低社会整体的杠杆率,不论是银行、券商、企业,过去的杠杆都是比较高的,而且还是在不断地加杠杆,监管层多方出击,希望能把杠杆降下来。”某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监管的目的之一就是限制规模向表外转移。
“央行也借这个机会做压力测试,看风险到底怎样。”上述上市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央行用心良苦。
惊险挤泡沫
资金紧张到如此程度,央行和其他监管部门还在联手挤泡沫,在市场看来其本身就是危险的。
短期拆借资金成本急剧上升之后,已经传导一个月甚至3个月期的利率市场,市场担心如果继续持续下去,不仅是银行间市场冲击比较大,对实体经济也会造成冲击,因为银行都没有钱,迟早会传导过去。如今,市场越不愿意借钱,借钱的成本就越高,一天、七天……利率从隔夜一直推高至三个月,影响了中期甚至长期的资金成本。
挤泡沫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慢慢来,一段时间集中施压把泡沫挤破风险更大,到时不仅是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改变市场的预期引起市场恐慌性的情绪,还会出现踩踏效应。
6月20日,瑞银证券在给客户的邮件中写道,若央行还不救市,最紧张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会看见更高的利率,一直持续到7月初,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是最先爆仓的是部分基金公司的短期货币市场产品;二是很快传导至票据市场,利率飙升,影响实体经济;三是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给经济增长带来重重一击。
“我们没有必要自己制造一场危机,我们需要挤泡沫,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我们不仅要挤泡沫,还要守住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如果情况持续至7月中旬的话,就已经是系统性风险了。”管清友说。
瑞银证券认为,唯有央行降准或启动SLO,才能缓解货币市场的严峻流动性。在管清友看来,哪怕央行采取逆回购,也能暂时解决资金面的燃眉之急。
相关日志
- 2013/06/22 -- 周彦武:央行和政府都在走钢丝
- 2013/06/22 -- 李克强与市场的博弈走向何方
- 2013/06/22 -- 中国央行出手遏制“影子银行”
- 2013/06/22 -- 路透社:中国央行警告商业银行改变流动性永远宽松的预期
- 2013/06/21 -- 央行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议纪要 情况并不像各银行、众媒体渲染得那么恐怖?
- 2013/06/21 -- 中国央行为何坐视信贷紧缩加剧?是政治盘算?
- 2013/06/21 -- 到底还是怂了,央行定向逆回购注资获证实(央行大水一停,发现三个亲儿子都在裸泳:银行、国企、地方政府)
- 2013/06/20 -- 逼宫?!中国银行间基准回购利率盘中逆天创历史新高
- 2013/06/19 -- 传王岐山将会有大动作
- 2013/06/19 -- 华尔街见闻:中央狠下决心整顿银行间市场风险几何?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1784?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