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异常紧张的流动性状况引发了一场商业银行资金争夺战。各银行也许本能地认为负责调解市场流动性的中国央行可能会伸出援手并向市场注资。
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央行周一并未对商业银行迫切的资金需求予以重视,反倒宣布将于周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20亿元(约合3.23亿美元)央票,在当前信贷资源紧俏的情况下继续回笼资金。
人们不禁由此猜测,央行是否认为市场造成的问题也应该由市场来解决。
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走势不难看出,其中显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前后,隔夜拆款利率盘中一度飙升至15%左右,比4月份甚至5月末的水平要高得多。外界普遍认为是某一家银行在银行间拆借交易中出现技术性违约。这种猜测并未得到证实,通常被当成怀疑对象的银行也都没有给出太多解释。
银行系统流动性之所以吃紧,一方面归因于端午长假前可以预见的大量借款,而另一方面则是5月份外资流入急剧放缓的结果。中国针对外贸企业虚开出口发票行为的整治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资流入。一些出口企业此前试图引入资金以从国内相对较高的利率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上获利,采取了避开政府资本流动管制的违规行为,从而造成出口数据被夸大。
5月份外资流入量的骤减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收缩,以至于令中国财政部陷入了国债招标未获足额认购的窘境。财政部上周计划发行人民币150亿元国债,但实际认购额还不到三分之二。这是近两年来财政部首次出现国债部分流标现象。雪上加霜的是,这批贴现国债年收益率为3.76%,远高于目前交易中的类似债券3.14%的收益率。
然而,坏消息不断出现,由于市场需求低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得不将计划发行的3年期和5年期债券总额上限由此前的人民币260亿元下调至180亿元。
中国国内商业银行目前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无疑就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央行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去年5月份,目前来看央行短期内不会再有类似举动。
中国央行也避免使用其较新的政策工具——短期流动性操作——来解决银行业的暂时性问题。
在市场自身机制的作用下,周一最短期流动性压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隔夜拆款利率从上周五的7%左右回落至4.81%。不过,稍长期资金压力没有缓解迹象,一周期银行间拆款利率实际上较上周五水平略微提升,达到6.85%左右。债券交易员们称,市场人士在拆借除极短期资金之外的其他期限资金方面仍较为谨慎。
尽管中国央行没有发表正式言论,但它的不作为似乎含义颇深,所传递出的信息是:不要指望央行。
相关日志
- 2013/06/18 -- 四大行高管呼吁央行在周三前降存准以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
- 2013/06/14 -- 中国央行面临两难境地 三个月来首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 2013/05/09 -- 中国贸易数据与热钱
- 2013/03/15 -- 安邦-每日金融-第3716期
- 2013/03/08 -- 中国决策者暗示打算收紧货币政策
- 2013/02/26 -- 华尔街日报:周小川可能继续担任中国央行行长一职
- 2013/02/21 -- 牛泪:周小川将破格留任央行行长
- 2012/12/27 -- 《华尔街见闻》日本变局的真正看点:央行开启终局之战
- 2012/11/15 -- 《內幕》周小川失去最後機會
- 2012/11/15 -- 《华尔街日报》谁有望接任中国央行行长?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1596?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