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1 June 2013

中国央行为何坐视信贷紧缩加剧?是政治盘算?

随着中国信贷紧缩不断加剧,围绕中国央行为何听任市况如此突然、如此剧烈地恶化,人们心中的问号越来越大。

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昨日升至10%以上的创纪录高位,几乎三倍于两周前的水平,此前中国央行拒绝向紧绷的金融体系注入额外资金。

分析师迄今从经济视角看待这场紧缩,视其为央行向商业银行发出的警告:它们必须收敛增速高得危险的信贷增长。

但中国央行在周三下午发布的一份声明,让人意识到政治可能也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此前,银行业人士纷纷呼吁中国央行缓解市场压力,有几个投资者甚至预计央行可能下调利率。

可中国央行却下令“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场运动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周发起的,其宣传风格和所涉内容带有毛时代的余音。

执掌中国央行的中共干部被告知要解决习近平列举的“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中国央行的政策很可能与习近平发起的运动有某种联系,”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政治专家林和立(Willy Lam)表示,“这场运动似乎比(此前20年先后主政的习近平的两位前任)江泽民和胡锦涛发起的那种短期反腐败运动认真得多。”

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央行的姿态肯定可以被解释为向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战。中国流动性的关键指标——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昨日飙升270个基点,至11.2%。这是一个惩罚性的高利率,可能迫使现金拮据的银行立刻收回其最具风险的贷款。

“这里面肯定有政治盘算,”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经济学家彭垦(Ken Peng)表示。“与仅仅保住7.5%的增长目标相比,最高领导层更关心的是‘纠正行为’和政治上的考虑。”

与发达市场在2008年爆发的现金紧缩不同,中国的流动性紧缩几乎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是中国央行的刻意之举。

市场参与者曾希望,中国央行可能会借昨日如期举行的一场拍卖之机,向经济注入额外资金。但中国央行没有理睬求助呼声,给放贷过度的银行带来更大压力。

对金融风险的担忧,似乎是引发央行摆出如此姿态的导火线。今年初中国信贷激增,而同期经济增长却在放缓,这种局面令监管者震惊。

中国的信贷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从五年前的大约120%,飙升至目前的近200%。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宋玉表示,收紧流动性之举“旨在阻止杠杆升至更高水平”。

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飙升,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已大幅上升。这使某些银行受到惩罚,这些银行此前利用其能够进入由央行控制的稳定的银行间市场的特权,来获取资金然后去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债券。

“央行希望向商业银行发出一个信息,要求它们更加审慎地对待风险控制,并改进它们自身的流动性管理。”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央行是在说,你不能随心所欲地扩张信贷,然后完全依赖央行来作你的后盾。”

但是,增速高得危险的信贷增长在中国并非什么新鲜事。过去半年里中国出现的最大变化是政治上的,即习近平升任中国新领导人。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据信与习近平有良好的个人关系。

两人都是“太子党”,即老一代中共领导人的子女。外界本来预期周小川会在今年退休,因为他到了强制退休的年龄,但习近平让他通过升迁的途径得以留任央行行长。

习近平打击“四风”的运动是在周二宣布的。要求全国各地的央行干部学习和贯彻这场运动的命令在不到24小时后就已传达到位。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1731?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