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大半年來,無論是佔領中環的合法性或萬人諮詢日的可行性,均掀起極大爭議,不過昨日在港大舉行的首次佔中商討日大致順暢舉行,至少說明 : 哪怕目前不知有多少人會出來響應運動,但佔中始終是一個能夠引起香港人注意的政治議題。
商討日開始之前,場外的平台已爆出火屑。先有市民自發成立的組織「夾實佔中堅攪普選」,發言人梁偉業表明組織立場旨在以中立的角色,監察佔中運動,確保能產生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佔中三子之一,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與梁一同會見傳媒,表示歡迎不同聲音。及後有反佔中人士拉橫額、高叫辱罵民主派的口號高調踩場,與在場支持佔中人士生口角,一度起哄,不過一會後便散去。
商討日簡介會未受到示威影響,商討日的登記者有八百多人,然佔中三子聲稱因場外示威之故,部分登記者出外維持秩序,加上部份人士缺席,故在場約有六百人,不過戴耀廷指出,出席人數已超過預期的五百人。大會需開放多一個會堂作現場轉播,佔中三子各自就佔中綱領、公民抗命的緣由以及港人爭取民主的歷史作短講,先有戴耀廷以廿四字綱領概括佔中精神 : 參與者平等商討出普選方案,獲得公民授權,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民主真普選。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以非暴力公民抗命為題,追本溯源,引用最先提出公民抗命的學者亨利·戴維·梭羅、甘地、馬丁路德金的事蹟,確立非暴力公民抗命的合理性。朱耀明牧師形容佔中是「決志」,慷慨陳詞,呼籲大眾爭取普選。會場聽眾反應熱烈,進入第二個環節大組討論時屢有提問,包括佔中與經濟、法律的衝突等,不過問題大多未有在這環節作直接回應,這些問題延續在第三個環節的分組討論,以得出最受關注的議題作為日後議程。
第三節是商討日的「戲肉」,在場六百人被分成四十多組,各自到所屬房間進行小組討論。每組約十五至十七人,來自不同社會背景、職業、學歷、年齡,在一位商討日促進員的領導下說出各自心內的佔中定義,討論伴隨而來的困難,如宣傳、佔中與民生的聯繫等,再由室內的學生義工將要點輸入電腦,透過放映機投影到螢幕。參與討論人士眾多,包括泛民議員、泛民政黨的地區幹事、民間團體成員等等,雖然如此,佔中三子強調所有政黨成員均是以個人身份加入是次公民運動,而非以黨身份加入。
經過約一個半小時後分組討論結束,參與者返回會堂等待討論結果。期間台下參與者踴躍發表討論後的感想,也提出討論及佔中的局限,如兩次商討日相隔太久、佔中的時機、如何標記佔中參與者。戴耀廷回應指「大家若覺得需要有時間去商討」,便要付出時間,難以一時三刻之內做決定,並謂此是「民主的代價」。討論結果由陳健民整理完畢,原定公佈的十大議題轉為七大議題,獲得最多小組提出的兩個議題分別是 : 加強宣傳與論述 ; 發展成全民運動,各有三十五票。第三及四個議題各獲十多票 : 方案具體細則 ; 建立有公信力的決策機制。第五項議題有關佔中時機(進行或退出)及機制,得八票 ; 第六項議題是「進一步加強運動組織」(七票),最後一項是「如何應令政府打壓」,獲四票。佔中三子不認為政府近期內能另推新政改方案,期望未來半年能舉辦更多商討日,預計下次商討日最早於十月舉行,屆時定出討論模式,交由地區團體舉行小組討論,擴大參與者數量,再收集民意。
完場時,大會於Hall 1及即場轉播的Hall 2均安排學生上台獻唱。學生先唱《We Shall Overcome》,再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全場和唱,首次商討日便於雄壯歌聲中徐徐落幕。七百萬人裡的六百人,看似微不足道,但他們發出的歌聲卻震動了會場。佔中前景陰霾密佈,然而這次商討日的經驗亦不失為一線柔弱的曙光。
from (title unknown) http://www.inmediahk.net/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