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November 2011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拯救意大利!拯救欧元!



贝卢斯科尼,作为意大利总理,在经历了丑闻、阴谋和一个板上钉钉的惨淡执政记录后,终于承诺辞职。不过相比目前为了拯救欧元所采用的所有药方,他的承诺并没有让人更神清气爽一些。经过了整整102个月的灾难般的执政表现,贝氏是如此地让人不敢信任,所以他的这种辞职姿态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些人甚至到现在还在担心贝氏会找到让自己继续或者再次担任总理的方法。他承诺辞职已经为时太晚,因为意大利国债的信用已被市场恐慌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债的收益率曾经向上跳空至7.5%---一个最终可以把意大利拖入破产的收益率水平,并且远在破产之前就会激发一波银行的破产潮。

当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开始崩溃时,大灾难一触即发。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意大利的经济,还有西班牙、葡萄牙、冰岛、欧元、欧盟单一市场、全球银行体系、世界经济、以及几乎是任何你可以想到的东西。希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开创了先例---比如债务减记(write-downs)和救援。意大利更为重要,因为它的影响是如此巨大。

现在显而易见的是,意大利将会是对欧元生存还是毁灭的严酷考验。仅仅几个星期以前,这种考验看起来依然是可以避免的。现在它已经迫在眉睫了。如果欧元区国家希望欧元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话,它们就必须要阻止这种恐慌和让意大利儿戏般的政治变得可以被信任。完成这两项工作仍是欧盟力所能及的。但是欧元区恐慌每加深一层,政府每贻误一次机会,对金融市场的每一处勉强干预,都增加了达成目标的难度和成本。随着这严酷凄凉的场景缓缓展开,你几乎可以感觉到拯救欧元的机会正在一点点流失。

极速恐慌


当务之急是止住金融恐慌---如果政治家们只有一次机会,现在他们清楚了其中利害关系了,他们可以做得更好。金融恐慌出现在11月9号,为应对当时攀升的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清算机构LCH Clearnet上调意大利的国债交易保证金的要求---这意味着任何参与意大利国债交易的人必须要准备更多的资金以防可能的违约风险。额外的保证金增加了意大利国债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退市导致了一波抛售行情。

意大利的债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了。借贷成本依旧远远高于危机之前的水平。金融业将不会那么快收回上调保证金的要求,即使它这样做了,投资者依然不会立刻视意大利国债为“无风险”债券。评级机构调低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其国债评级急剧下降,意大利将会被债券市场拒之门外。随着意大利银行业的借方和贷方认定意大利的银行和国家很可能会破产,银行业会变得十分脆弱。这种恐慌会蔓延整个欧元区。欧元的落幕就将近在眼前。

但好在意大利尚未破产。虽然上个月欧元区国家的救援计划已经支离破碎了,但就如同《经济学人》曾经指出的,欧洲中央银行依然可以通过承诺无限量购买意大利的债券来赢得时间,并借此保护欧洲银行业。本周的迹象是欧洲央行已经进行干预以缓解意大利高企的国债收益率。但是欧洲央行并没有做出重要的公开承诺,那就是它会不惜一切代价建立一个适当的“防火墙”来消除市场恐慌。

事实就是欧元区的分崩离析并不是天方夜谭。德国首相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法国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在不久前的G20峰会上,首次承认他们可能会抛弃希腊----这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转变,领袖们过去可总是坚持他们愿为欧元区的统一付出任何代价。含糊不清的消息是他们正在考虑一个新的核心欧元区,核心欧元国家能够满足欧盟的债务上限规定,而其余的欧元国家则被抛弃。

欧洲央行要让市场相信欧元不会消亡,可是这样的言论将会让其的工作难上加难。不过这些言论可能只是希望让欧盟的政治家们有些危机感---事实上,可能就是这样样的。归根结底,政治家们才是能够让一切重回正规的关键。如果欧洲央行能够争取到一点喘息的机会,那么政治家们一定要乘机让世界确信:欧元区的民主国家们有能力处理好他们的债务和改革他们的经济体制---如同本期关于欧洲未来的特别报告阐述的那样(写作时间在贝氏辞职之前)。如果这些政治家们失败了,那么最终欧元也将烟消云散。

这个把欧元完全搞砸了的男人


把欧元的命运寄托在贝氏那颗秃头(follically enhanced)脑袋时,成功的机会就如同头发的数量一样微乎其微。贝氏喜欢把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亲企业的自由主义改革者,但是意大利在他的领导之下完全陷在一个泥潭无法自拔:对抗通胀和滞胀或者生产力下降的方法就是使里拉贬值。从2001年到2010年,意大利的单位工资成本大幅上升,其经济增长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糟,如果不考虑海底和津巴布韦的话。尽管《经济学人》长期一来一直认为贝氏不是一个好的政府执掌者,但是就算是我们也被他的作为震惊了:就在欧元危机逼近意大利时,贝氏依然沉迷派对以及政治作秀,对改革的呼声充耳不闻。

没有贝氏,意大利就有生机。虽然意大利债务总量庞大,但至少是稳定的。意大利没有面临房地产泡沫或者与之关联的银行破产。意大利人也乐于储蓄,政府的税收收入并不太依赖与金融业和房地产。在支付利息前,意大利甚至有财政盈余。

现在罗马的大部分讨论都是寻找一个技术专家型的领导人来组织一个致力于改革的新政府---比如说,广受尊敬的欧盟专员蒙提(Mario Monti)。这样的一个看守政府将在未来几个月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改革是要持续多年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主合法性了。因此,任何技术专家型的看守政府应该对急切的选举早做准备,从从而产生一个改革的政府。

为了欧元,意大利必须成功。意大利的成功则要求该国的政治家们停止口舌之争,团结一致,勇于担当,尽管这是他们所不熟悉的。这也依赖于普通的意大利人愿意做出牺牲,欧洲央行则要支持意大利,同时法国和德国要成为欧元的坚强后盾。在一切重回正轨之前,必做事项的单子长得让人害怕。
  查看评论

from 东西 http://dongx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