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6 March 2022

中国GDP增长目标5.5% 专家:要靠统计手段

中国政府在上周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公布了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5%的目标。本周三,主管官员刘鹤更针对金融稳定高调表态。但有观察人士注意到,上述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提到影响目前经济发展的重大负面因素,而若要实现这个目标,恐怕就要依靠“统计手段”。

在中国政府公布了今年经济增长的目标一周后,当局面对经济形势的口吻似乎并不轻松。

据官媒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本周三主持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指出,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坚持发展,这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报道并没有说明,所谓的复杂形势到底是指什么?而本次会议主要强调了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对策。

负面因素

但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向本台分析说,实际上,一开始外界就注意到,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负面因素,“其中两点,一点是新冠疫情,中国坚持不改变清零政策;另一个是俄乌战争,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

目前,又一波新冠疫情的高峰正在中国多个大城市肆虐。1700万人口的经济城市深圳已经实行了封城,就连上海也采取了严厉的管控措施。无疑,疫情正对当地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阻碍。

与此同时,虽然俄罗斯已经表示希望尽快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还没有明显降温的信号。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本周二在该校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研讨会”上说,俄乌冲突造成石油等矿产资源以及粮食的价格猛涨;美国制裁俄罗斯,也给国际金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石油、粮食等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民营经济躺平

但林毅夫对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一贯的乐观。他在这次会议上强调,制定5.5%的增长目标,中国是有底气的。这种底气来自于中国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对国际市场有吸引力,并且中国储蓄率高达45%,投资潜力巨大。

前北大经济学教授夏业良则认为,所谓依靠技术创新来提振经济,中国这方面还不能太乐观:“一个芯片就把中国打回原型了。到目前为止,中国能不能牛气地说,中国能够完全不依靠美国的芯片呢?不能!中国这么多年走下来,就是一个模仿的道路。(经济学家)杨小凯还打过一个很通俗的比方,他说,你见过哪一个光靠模仿、抄袭就能得第一的?”

谈到投资方面,李恒青则直言,现在中国国内的民营经济都不太敢投资:“我在国内做生意的朋友基本上都蔫儿了,都躺平了,不太敢投。现在除了几个产业能做的,包括生物制药、高端制造业,还有就是人工智能,除了这几个基本上都做不了。”

他补充说,即使是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等方面,也多数要跟国有企业合作才能有收益。

欢欣鼓舞的信号?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发布的数据,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2.2%,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14.1%,民间投资增长了11.4%。包括“第一财经”等在内的多家财经媒体乐观地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国民经济恢复好于预期。

另据新浪财经报道,由于周三召开了刘鹤主持的国务院金融会议,资本市场对此响应热烈,上证指数呈现强劲反弹,直逼3000点大关。

但李恒青认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的老路子,能否继续走这条路还是个问题:“中国政府也承认,(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打个比方,原来投一万元可以拉出边际上的收益100元,现在可能也就只有50元。”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外贸现在似乎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周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海外疫情逐步放缓,生产逐步恢复,可能对中国今年的出口带来压力。

那只是个数字

夏业良则认为,虽然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仍然能为经济提供基本的支撑:“十几亿的人口,只要有正常的消费,这个国家的经济还是有起码的一个规模,这是跑不掉的。”

但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消息,1-2月份,中国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8%,住宅销售额下降22.1%。这显示了房地产消费市场仍处于下行态势,行业仍然没有回暖。

对于中国政府提出的今年GDP增长5.5%的目标,夏业良认为:“在连续两年疫情的情况下,中国的统计部门还给出了去年8.1%的GDP增长数据,但为什么在讨论下一个年度的时候,他们却只给出了5.5%的目标?这其实不言自明地说明,中国经济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就是增长乏力。”

他说,中国的GDP数字一向都要水分挤三道,当领导人需要一个数字的时候,统计部门就一定会给出满意的数字。


记者:王允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


from RFA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ingmao/wy-0316202211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