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8 December 2021

微博回港上市首日跌7% 為中概股「退美回港」投下陰影

中國社交媒體巨頭微博,周三(12月8日)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即破發,收盤下跌7.18%。

隨著中美關係交惡,過去十年來赴美上市的大量中國互聯網企業,紛紛選擇「回港二次上市」,甚至「退美回港」。

與此同時,在中國和美國雙重監管壓力下,曾經是國際市場「香餑餑」的中概股估值也在不斷下降。

微博的爭議

2014年4月微博登陸美股納斯達克,7年後的今天,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

微博最早是一種產品形態的名稱,對標美國的推特(Twitter)。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線,彼時中文互聯網上還有騰訊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等,在微博這個產品賽道上競逐。

新浪微博逐漸脫穎而出,並在2014年4月成功赴美上市,這也宣告這場競逐的結束,其他巨頭紛紛關閉自家微博產品。「微博」也成為新浪微博的特指。

微博登陸美股四年後,估值登頂,2018年2月股價達到142美元,估值320億美元。此後三年多,震蕩下跌,目前已經腰斬,在76美元徘徊。

在資本層面,微博面臨營收規模小的困局,相比快手、抖音等新興社媒平台,微博的用戶數差不多,但營收只有其幾分之一。

微博同時面臨不小的監管壓力。

根據微博去年4月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的公告,一個國資背景實體獲得了微博1%的股份,並有權任命一名董事。

這種監管模式,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2014年2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擔任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把在傳媒企業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試點列為2014年工作要點。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規定,符合條件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具體實施辦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另行制定。

此外,其招股書顯示,微博背後的大股東為新浪公司(持股44.4%)和阿里巴巴(持股29.6%)。

因為這層關係,阿里巴巴對微博的影響力,受到中文互聯網輿論的詬病。

今年7月,阿里巴巴女員工舉報「男上司性侵且被包庇」,捲入輿論漩渦的阿里巴巴,又因為採取「微博刪帖」、「刪微博熱搜」等應對舉措受到輿論抨擊。

人民日報旗下公眾號「踏浪青年」評論稱,「輿論爆發之慢,讓公眾對阿里是否進行了公關操作,再次產生懷疑」;「國家態度已經非常明確,資本絶不能控制媒體,而微博作為中國當下事實上的新聞基礎設施,更不能成為某些利益集團操縱輿論的工具」。

中概股估值走低

作為在美國上市已經七年的「中概股」,微博也面臨兩國地緣政治張力的擠壓。

「中概股」,全稱為中國概念股,是對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

1993年7月,上海石化(Sinopec)作為試點企業成為第一個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交易的中國國企,至2005年,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僅36家,總市值2600億美元左右,僅佔美股總市值的1%。

過去15年,赴美上市的企業數量,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而水漲船高。「中國概念」也從最初的噱頭轉變為投資者所重視的價值投資。如很多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後的股值都大大超過首次公開招募股時的估值。目前美國股市中最大的中國公司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時,公司估值為217.67億美元,現在到了5056億美元,是原來的25倍。

然而,中美「脫鉤」論甚囂塵上,兩國關係也日趨緊張,擺在所有中概股面前的現實是——中美兩國同時豎起監管的高牆。

去年12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就全票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被認為是對在美上市中概股的「一記狠招」,該法要求企業上市三年內需要向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提供審計底稿,否則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通常而言,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要經過PCAOB審計。不過,這項規定與中國的法律法規相衝突。

會計師事務所在對公司進行審計過程中,將可獲取公司的各類資料,並形成審計工作記錄,這些材料被稱為審計底稿。

中國多項法律法規明確,審計底稿等檔案應當存放在境內,且不得違反相關規定擅自使用任何手段技術傳遞給境外機構或者個人。理由是涉及到國家機密、信息安全和國家主權。

如果PCAOB要對某家中國公司進行審查,需要得到中國監管層的同意,合作進行審查。事實上,2013年,中美的證券監管機構就此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 即便如此,PCAOB能獲取的審計底稿也極其有限,無法達到對所有上市公司的有效監管。

阻礙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監管的國家不止中國一個,但考慮到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在美上市公司的數量,中概股公司成為美國該委員會不滿的焦點。今年四月,PCAOB公布阻礙財務審計公司向該委員會提供審計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單中,超過90%為中國公司,其他公司來自包括法國、比利時等國。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生效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夾在兩國監管層衝突之中。擺在他們眼前的選擇,要麼退市,另尋他地上市;要麼轉換審計事務所,接受美國方面審計;或者接受中美兩層審計,推高審計成本。

與此同時,中國也頒布《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這一辦法也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應對信息安全領域挑戰的措施。比如,滴滴出行因為其涉及用戶和地圖數據,而被認為信息安全不過關,在低調赴美上市150多天后,在中國監管層的壓力下,宣佈「退美回港」上市。

回流大潮

科技公司從美股回流港股,已成風潮。港交所也抓住機會,改革機制,積極迎接中概股「回流」。

回流的原因與當初科技企業選擇美國的原因如出一轍。當年多數企業赴美,一方面因為美國股市對科技創新企業偏愛,給出較高估值,同時美國股市成熟度高,市場開放,帶來絶佳的流動性;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中國A股市場上市門檻較高,比如要求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等,對於新興模式的科技公司而言,達到這些要求比較難;港股也有諸如「同股同權」的要求,對科技企業限制較多。

目前,港股和A股都有所鬆動,港交所修改規則, 允許「同股不同權」,成功吸引小米公司等在港上市。同時,提供便利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的地點,甚至宣佈允許在第二地上市公司列入恆生指數。A股市場則在上海設立科創板,也允許同股不同權,取消一系列上市門檻,實施註冊制。

美股的問題卻進一步凸顯,中概股主要市場大多集中在中國,美股投資者不如本土投資者了解企業的發展潛力,傾向給出更低估值;以及不斷惡化的中美關係和不斷收緊的監管措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中概股公司的回流。

中概股公司採取選項為:仍保留在美國上市,同時開啟在香港二次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已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此外,具備在港二次上市資格的中概股公司還有34家,其中不少已啟動流程。這些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後,有可能逐步提高在香港的交易規模,最終從美股退市。還有公司則直接選擇私有化,從美股退市,然後擇地再次上市。

在這個過程中,香港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原本每年的首次公開募股水平與紐交所旗鼓相當,如果30餘家中概股公司回流香港,將帶來超過5000億美元的資金,強化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安邦智庫認為,過去20年中概股模式是中美之間戰略合作下雙方默契的產物,那麼現在中美之間競爭格局日益清晰的情況下,過去存在的灰色空間和默契空間都會被不斷壓縮,雙方邊際會更加清晰和明確。這種邊界實際上就是地緣實力的邊界。換句話說,未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已經沒有「末班車」可言,中概股的回歸,可能不僅僅是企業主動的選擇,更是市場格局變化的必然出路。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9578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