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 November 2021

新冠疫情:香港撤銷多數入境隔離檢疫豁免 穩住經濟還是幫倒忙?

在全球醫療專家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病)防治政策應該堅持「清零」路線還是轉向「與病毒共存」之際,香港特區正式宣佈了撤銷絶大多數外國入境人員豁免強制隔離檢疫的措施。

新規定將從11月12日起生效,屆時除了機組人員、貨船船員和「須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員」外,均須事先取得特區政務司司長簽發許可,方可自外國入境香港,而免除強制隔離檢疫最多21天之苦。

特區政府官員與部分親建制陣營政治人物支持堵截他們眼中的「防疫漏洞」,甚至提出防疫不應有「奴才心態」,怕開罪外國人。一些外國駐港商家與僱員開始考慮要否為此把在港辦事處撤往入出境更為自由的地方,對外向的香港經濟構成潛在隱患。

學者與評論人士向BBC中文分析說,港府的檢疫措施與政治不無關係,並非出於純粹的醫療防疫考量。

去留新考量

從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案示威到2020年北京頒布《香港國安法》,香港營商環境是否仍然適合外資逗留已爭論多時。如今新冠疫情隔離政策似乎成為了新的磨心。

「我認識一位歐洲人,在香港做生意,一年得出去見客兩三次……每次都得用上一個月時間來隔離(抵達目的地與返回香港後)。對於他來說,香港又不是他的家,他沒必要留在這裏,那麼他去一個打了針就能自由進出的地方的話成本便小了,也能讓客戶得到更好的服務。」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講師阮穎嫻博士講述著一位必須親身視察客戶問題並就地處理的朋友所遇到的困難。她向BBC中文記者指出,新檢疫措施下,一些企業會考慮是否把地區業務重心從香港轉移到其他入出境更容易的地方,以便員工公務外出和回鄉探親。

法新社也就港府的最新決定採訪了六位為跨國企業駐港高級經理,這些希望保持低調的受訪者都給出十分相近的說法。在香港工作了30年的澳大利亞銀行僱員詹姆斯(James)說:「跟我聊過的人都說,他們預期在冬奧會甚至習近平當選連任之前,都不可能會鬆綁隔離檢疫。」

詹姆斯所指的是2022年2月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和10月份舉行的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其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預料將在這次黨大會中爭取連任。詹姆斯觀察到,朋友圈內開惜別會變得恆常化,香港國際學校學位候補名單突然縮短,都在說明外籍白領工人正持續撤出香港,「尤其是有家室的那些」。

在一家環球顧問公司工作的菲利普(Philippe)也向法新社道出另一個檢疫措施讓駐港外籍僱員謀求他去的原因:一家同業最近在倫敦召開地區主管大會,「誰都去了,就除了香港的那位沒去」。

根據特區政府星期一(11月1日)的公布,將從外國入境檢疫豁免名單上剔除的人員包括公司董事,參與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專家或國際組織人員,機組人員以外的航空公司管理人員,以及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行政、管控人員。

僅往返於香港與中國大陸、澳門與台灣之間的豁免類別也被大幅縮減,但普遍輿論認為,在針對香港居民返港的「回港易」與廣東、澳門居民赴港「來港易」機制同時運行的前提下,許多被剔出豁免名單的入境人員實際上不會受到影響。

阮穎嫻舉例,從事私募基金和貿易的這類董事,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有必要親身考察投資對象,「我得去看看這盤生意到底行不行,它的機具行不行,再想想要不要買你這盤生意」,他們難以避免會考慮遷移。

外資擔憂

收緊檢疫括免的消息已傳聞多時。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周仍不願透露細節,但她明確表示,特區政府首要目標是爭取中國大陸早日恢復對香港通關。

林鄭月娥上星期二(10月26日)說:「特區政府從來都非常重視能夠盡快讓香港居民免檢疫回內地,因為已有一段很長時間未能免檢疫回內地,為香港市民帶來很多經濟、民生,甚至家庭團聚等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努力從來都沒有鬆懈。」

「我早前已跟大家通報,我們在疫情差不多完全受控、本地『清零』了一段相當長的日子後,就向中央提出了很具體的要求和建議,中央相關部門亦跟我們對接了一次,之後亦再回饋意見。就中央提出如何可以令香港的防疫工作跟內地較為一致,令兩地通關比較容易處理,我們亦再次提交了意見,而這些意見是會落實執行的。」

林鄭月娥的說法表明,香港特區將追隨中國堅持「清零」的防疫政策,即使世上越來越多國家放棄「清零」,選擇走「與病毒共存」策略。對防疫政策有研究的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副教授陳希博士向BBC中文指出:「在疫情下,香港與內地的往來是支撐其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目前世界各國開放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大多經歷了一波大的感染潮。」

「考慮到中國大陸龐大的14億人口基數、加速老齡化的廣大風險人群、尚未達到疫苗注射的群體免疫、以及醫療能力和新冠救治的限制,大陸不會貿然與香港在清零之前就開展通關。否則即使是很小比例的感染及死亡也是大陸很難接受的。」

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助理教授張珺博士專門研究城市發展,包括其醫療資源。她對港府的最新決定存有疑問。

張珺透過電郵回答BBC中文記者說:「香港與大陸很多城市不一樣。大陸許多城市正經歷工業化,而香港已經是個後工業社會。香港的經濟結構在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人、物和錢的流動;與大陸其它城市相比,香港的優勢也在於流動的便利性。這不止是向大陸的流動,還有向世界其它地方的流動。」

「例如,對許多在香港工作的外國人來說,願意留在香港工作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除了收入之外),也是因為可以相對便利地離開香港,回家或者渡假。而目前香港政府的防疫決定,並沒有充分考慮到香港經濟的特點。」

在港歐美商會近期持續就特區政府堅持追隨中國大陸「清零」,拒絶放寬國際入出境檢疫限制提出交涉,但不得要領。香港美國商會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上月初甚至對媒體形容游說過程猶如「對牛彈琴」。

早泰娜本周對BBC商務新聞說,收緊隔離檢疫豁免的新措施將對營商信心和外籍僱員的個人情緒帶來廣泛影響,更重要的是會衝擊香港招賢納才的能力,導致香港作為亞洲金融樞紐的能力日趨淡化。「我們的管道沒了,這實在叫人擔心。」

香港歐洲商會主席高飛(Frederik Gollob)雖然認為那些在中國大陸有投資的會員有望從陸港重新通關得益,但他也對BBC商務新聞說:「從國際商貿角度去看,這(收緊豁免)肯定不能提振在香港做生意的信心。」

更使外資商圈震撼的也許要數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上周給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公開信,期望港府能給「清零」政策訂出清晰的退場策略,逐步放寬現行的隔離措施,並最終應考慮接受「與病毒共存」。ASIFMA拒絶了BBC商務新聞的採訪邀請。這個組織囊括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和中金公司等中外大型投行為其會員。

高飛說:「我們從會員裏聽到的聲音得到了社群內最強的機構——銀行——來和應,這對香港政府來說該是個非常強烈的信號。」

香港《明報》引述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說,取消豁免檢疫措施短期內未必會影響到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但要是日後新加坡、英國等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的地方疫情受控,香港卻繼續維持嚴謹措施,約半年後在港外資或會離開。

不過,李兆波稍早前向BBC中文解釋說,中國可能會從「清零」政策中受益,這既因為中國中產階級數量比美國要多,國內市場巨大,也因為資金外流是北京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中國並不急於開放經濟」。

香港大學的阮穎嫻博士也認為,收緊防疫政策的具體影響尚待觀望。她認為外資表達不滿某程度上處於「出口術」(叫板)狀態。

阮穎嫻對BBC中文說:「他們說出來說明他們還是有所留戀,否則直接就走了。要是他們能預期你的政策會持續到他們做生意太不方便的地步,他們便會把生意轉到別的地方去。要是你(政府)能告訴我再忍耐多久這事情就會解決,他們便能預期還要在這裏待多久。」

緊跟中央?

另一方面,外國駐港領館等機構人員雖然在香港防疫緊急法令下被視為「須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員」,但新措施將強制所有在抵達香港前21天曾逗留海外地區的外國領館及機構人員必須在檢疫期內於指定檢疫酒店接受隔離,不得家居隔離。總領事或以上職級的駐港代表則可採用家居自我隔離,期間不得離開隔離地點,也不得與公眾接觸。

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星期一被追問北京駐港機構官員入出境為何無須隔離時說:「對於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士,我們有豁免機制,但領事人員方面的豁免,我們在過去發生過兩宗個案確診,亦曾發生過有關的豁免人士不遵守我們的條件,所以這方面要加強措施。」

這兩例被特區政府矛頭直指的病例是7月份一位沙特阿拉伯駐港領事的13歲女兒和11歲兒子,他們在入境第三天依照港方規定提交檢測病毒樣本,結果呈陽性。在舊有規定下,他們應當接受家居隔離,但卻被查出在確診前私自外出到訪旅遊景點。

按照香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規定,像這樣的行為若被法庭裁定「違反醫學監察通知書條件」罪有罪,可處罰款5000港元(643美元;4111元人民幣)及監禁六個月。從刑事犯罪角度來說,這對姐弟是否享有外交豁免權不得而知,但香港仍奉行英式普通法,普通法下14歲以下兒童被假定為「無犯罪能力」,難以起訴。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葉劉淑儀本周評論收緊豁免決定時也提到了沙特駐港領館案例,並稱香港執行防疫政策不應有「奴才心態」,擔心得罪外國人,或在外事上給人留下壞印象。

早在新冠疫情開端,民族主義就成了討論重點之一。總部設於華盛頓的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曾警告不要趁機發表「有意或無意地鼓動仇恨犯罪、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反華或反亞裔言論,警惕極端民族主義和仇外言論等。

香港城市大學的張珺博士對BBC中文評論說:「先不說這是不是民族主義問題,還是個別官員趁機積累政治資本。防疫政策不是得罪外國人或外交事務有壞印象的問題,而是本地的民生問題。香港的經濟結構,包括它在整個中國以及世界的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都決定了它不能只向北望,還要向世界不同的地方保持開放。」

「防疫問題是政治經濟問題,是有關市民身心的公共健康問題,也是有關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把檢疫決策簡單地歸結成『奴才心態』,是對防疫的複雜性缺乏必要的理解。」

資深中國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林鄭月娥政府的行動明顯是以北京為依歸,下級政府聽從上級政府是現實問題,但「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是過龍加碼的」,「人家必然把源頭溯源於北京」。

香港行政長官將於2022年3月改選。劉銳紹向BBC中文說:「林鄭近來的許多言行給人的感覺是要競選連任,同樣地在建制內有不少人是不想她連任……她的防疫措施也受到建制派的廣泛批評,而要是建制派形容她是『奴才思維』,建制派其實是會得分的。」

劉銳紹認為,在這背景下,葉劉淑儀的言論反而是務實的批評,「奴才思維」所指的是把北京的政策矯枉過正。而在中國大陸經濟同時具備「內循環」和「外循環」下,只有「外循環」的香港選擇緊跟「清零」,是「方向性錯誤」,「這是對香港最大的傷害」。

耶魯大學的陳希博士把「清零」視為一個「過渡階段」,但受著冬季來臨,北京冬奧會臨近,變種病毒出現等因素,「不確定性仍然很大,過渡階段也可能很長」。

陳希博士對BBC中文說:「當然,這個過渡階段和接軌在大陸與香港都完成,具備足夠的免疫力、治療能力,達到社會公眾心理廣泛接受之後,最終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接軌也是必然的。我們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915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