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1 May 2020

【香港的傷痕】被圍理大 死亡擦身而過:不再相信大人

「我覺得個個香港人都有(創傷後遺症),係多定少嘅啫。」

在整個訪問系列中,記者對這句說話的印象最深刻。嚴格來說,創傷後遺症指一個人在受到驚嚇後,有某些東西「固定」(fixate)在腦海,甚至影響身體超過一個月;若以此作標準,受訪者的說法大概不太準確,但她的意思大概是:在香港,我們無可避免、或多或少會因為這場抗爭,出現心理或精神創傷。

時至今日,抗爭氣氛轉淡,衝突次數減少。皮外傷結痂了,看不見的傷口又能隨時間徹底癒合嗎?在《國歌法》和「港版國安法」殺到之前,獨媒記者訪問了抗爭者、被捕者親友和心理學家,談他們如何在亂世中面對創傷。

* * * 

(獨媒特約報導)記者問Katrina(化名),你是「前線勇武」還是「和理非」?她回答:「我覺得唔可以咁樣劃分。」

如果要把抗爭者歸類,把Katrina形容為「和理非中的前線」好像最貼切。她今年22歲,體能不太好,本身有輕微情緒抑鬱,甚少參與前線示威。但在抗爭最熾熱的日子,她每天仍從早到晚忙不過來,充當各式各樣的「後援」角色:當「文宣組」的翻譯、協助中學師弟妹籌備罷課、替外出的朋友留意直播、替被捕的朋友「執屋」……

她覺得自己算是很積極投入:「生活好似只剩低抗爭」。但看著朋友受傷被捕、見證著同學因政治表態而被停學、聽著中學老師的冷言冷語,她也會感到無力:「究竟要做到咩地步,佢哋(政權)先會聆聽我哋嘅聲音?」


警暴與自己的距離

她說自己很同意一句說話:「是你(政權)教會我,和平示威是沒用的。」去年8、9月的香港幾乎每星期均有遊行示威,但政府沒有回應訴求,示威者採取的行動也越趨激烈。11月中,網民發起了「黎明行動」,堵路抗爭最終演變成激烈的校園衝突。警方和示威者在中大對峙時,Katrina接一名朋友的消息:我中彈了,在等候動手術。

她記得,那一刻感覺很震撼:「我唔識講嗰種(警暴與自己之間)近嘅程度……即係平日你打開手機會見到文宣、見到『戰況』,但有一日你打開手機,你見到你個friend喺手術室……」


某程度上,Katrina就是因為那名朋友才進入理大——她覺得自己必須付出多一點點。在中大衝突中,警方發射二千多發催淚彈,多名抗爭者中彈受傷。衝突結束後,社會上的氣氛平靜了好幾天,理大校園雖被示威者佔領,但警方毫無動靜。Katrina隱約感覺到,這不過是暴風雨的前夕,她深信警方遲早會以更激烈的手段,對付理大內的示威者。

人生最接近死亡的日子

她前後共進去了理大兩次。第一次她在裡頭待了一個下午,幫忙煮煮飯、當飯堂裡的「水吧」;第二次她帶了些急救藥物和食物,下午收到警方包圍校園的消息時也沒太為意,直到打算離開時才發現,「真係一條走嘅路都冇」。

那個下午,校園內的氣氛突然變得嚴肅,甚至沉重。Katrina形容,離開飯堂的人不再像是要出去「作戰」,更像是去「送死」。有個蒙著面、她幾乎不認得的朋友在上「前線」前衝過來擁住她哭,說從未後悔和她當朋友,直至另一人過來拍拍他膊頭,他才說:「好啦,要走啦。」

她當時也哭了。「我心諗,點解依啲嘢要喺我哋身上發生……其實我哋做錯咗咩?」人生第一次如此接近死亡,回憶中的每一個細節,她都記得一清二楚。初時,她不斷聯絡親朋戚友找出路,不斷衡量各種逃走方式的風險;她看著示威者試著衝出去,卻不敵催淚彈跑回校內,然後在她二十多米的前方「砰」的一聲倒下;後來她卸下所有保護裝備、準備逃跑,還未離開校園已差點被催淚彈射中頭部,於是只好逃回校園。

從找到逃生路線、到真正成功離開理大的那個晚上,她一直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回家後,她絲毫沒有成功逃脫的喜悅,只感到內疚,結果整夜無眠:「我覺得自己好似扔低咗佢哋(在理大內的朋友)咁……」

相信大人,不如相信時間

逃出來後,她對四周的環境變得敏感。每次聽到巨響聲,她會不由自主的感到害怕,回想起警方的槍聲和汽油彈的爆裂聲;看到街道上的坑渠蓋,她會想起自己逃跑的經驗,然後心跳加速和胃痛;她也不再接觸關於抗爭的新聞資訊,那只會讓她想起種種畫面,然後開始緊張和想哭。

得知學校因為疫情而改為電子教學,也讓她大大鬆了一口氣——至少她不需為了上學而經過紅磡一帶。她跟過去一直有聯絡的輔導員略略提過自己的情況,但不敢說太多,也沒有向其他提供情緒支援的機構求助——過去的種種經驗讓她對任何「大人」失去信心,她寧可相信時間會沖淡一切,也不相信大人能理解她。

事隔近半年,胃痛、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雖然減輕了,但仍然存在;與抗爭有關的新聞,她仍然不敢看。

疫情期間,抗爭氣氛轉淡,她繼續在網上進行文宣,但只出席過一次「元朗721襲擊事件」紀念活動。她說無法預料自己以後的抗爭定位,也不確定自己能為抗爭付出到甚麼地步。

不過她覺得,若真的能夠「光復香港」,付出更大的代價還是值得的——儘管大多數人似乎還未做好心理準備。




記者:陳世浩、梁皓兒



from [香港獨立媒體]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