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May 2020

推特與特朗普互懟:「總統發帖受審查」的前因與後果

有史以來第一次,社交媒體推特給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推文貼上了「事實核查」的標籤,提醒受眾注意:此貼可能有誤導性。

在西方,推特相當於中國大陸的微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特朗普呢,可以算得上推特「核彈級」粉絲。

雙方為什麼打起來了?可能有怎樣的後果和影響?
推特:請核查事實

吵架起因歸根結底一句話,推特提醒讀者,請核查(特朗普帖文的)真相。

特朗普26日晚發推文稱,郵寄投票可能造成「嚴重欺詐」、導致「大選被操縱」。

推特在此帖下方打了個藍色驚嘆號,提醒受眾「請查詢有關郵寄選票的事實」,並通過鏈接將讀者引至相關新聞報道網頁。

這些報道來自CNN、《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有關郵寄選票的說法「毫無根據」。

特朗普:扼殺言論自由

推特給特朗普帖文加注,被解讀為揭露了美國總統在說謊、誤導民意。

此舉激怒了特朗普。他連續發帖反擊,指責推特「干涉2020年11月大選」、「扼殺言論自由,我,作為美國總統,絶對不許允許這種事發生。」

本月早些時候,推特開始施行新政策,標注或提供有關新冠病毒虛假、誤導信息的警告。

推特當時還說,今後可能會將事實核查的標籤擴大到其它問題上。

懟總統對推特意味著什麼?

簡言之:這只是試試水。水多深、流多急?後面應該還有更多的「好戲可看」。

特朗普是推特的忠實粉絲,曾在這個平台上和其它政界大人物、名流明星吵嘴仗。現在和推特本身交手過招。

特朗普說了,作為美國總統,他絶對不會允許推特「扼殺言論自由」。但是,推特是「私營企業」,有權制定自己平台上的一應規章條例。

推特面臨的麻煩是,在許多人看來,直到「揭露特朗普」以前,推特好像一直沒有把自己的這些規章條例適用在美國總統和其他世界領導人身上。

特朗普在推特上發表的不少言論,在許多人看來,如果換成其他無權無勢的人,可能早就被推特「拉黑」了。

但是,特朗普被很多評論人指稱的「大嘴」和滔滔不絶的「雷語」,也正是他把八千餘萬粉絲拉到推特平台的原因之一。推特一定不願意失去這麼多的用戶。

推特的初衷或許是,通過新引進的打標籤體制做到一種平衡:既允許用戶、包括美國總統在內暢所欲言,也給讀者提供免受虛假信息誤導的保護。

這種標籤貼在有關新冠病毒的帖文上被證實效果不錯。但是,美國11月就要舉行大選,推特恐怕難逃平台上虛假信息爆增的問題。

此次與特朗普互懟,或許只是這個社交媒體巨頭第一次試水,但是,這也是對它的第一個考驗。

特朗普「推特治國」誰頭痛?

至於特朗普,他今後拿起手機時是否會「三思而後行」?這個問題,答案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自從入主白宮以來,特朗普的執政風格曾被形容為「推特治國」。他在推特上有八千萬粉絲,日發推經常高達幾十條:上台以來總計發帖5.2萬條。

帖文方方面面,從吹噓自己的核按鈕比金正恩的大,到和習近平稱兄道弟,大到美國內政外交根本國策,小到日常瑣事、轉發別人的視頻和評論,無所不包。

有英國媒體評論人士曾這樣形容,是特朗普成就了推特。原來,推特只是諸多社交媒體中的一個「小輩」,特朗普當上總統後,才賦予推特獨特的使命:幫助地球上最有權勢的那個人控制全球新聞議程!

不過也有人認為,是推特成就了特朗普。因為,諸多媒體形式中,只有推特的「帶寬」(指推文短小隨意、受眾注意力更有限等)最適合特朗普的執政風格,推特已經成為特朗普「辦公」離不開的工具。

但是,總統在推特上的雷語已經屢屢招來嘲諷,甚至引發過政治風波。估計上述情形肯定難為了白宮的新聞官,總不能沒收總統的手機讓他「住口」吧。唯一可能的做法就是隨時緊密關注,如果發現哪條推文不妥,便緊急「救火」。

其實,除了白宮新聞團隊和推特,特朗普的貼也讓其他不少人「頭痛」。

比如在金融市場上,他有關敏感政策的推文會引發股市、利率波動,這豈不是讓交易員如坐針氈?

再比如在主流新聞媒體行業,特朗普的貼也經常讓人感覺兩難:報也難、不報也難。報,既要查背景又要找數據,難度大,要深思熟慮,避免成為虛假信息的傳聲筒;但是,如果不報,要真是頻頻錯過大新聞,飯碗怎麼辦?信譽呢?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81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