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由來已久,但新冠大流行和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加劇了兩國的競爭態勢,近期兩國的口水戰達到新高峰。美國的戰略是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2020年連任競選陷入困境。他對路透社說:「中國將盡一切努力讓我輸掉這場比賽。」
他對北京的尖銳言論標誌著一個新階段,他試圖重塑被新冠大流行改變的選情。這讓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本來就艱難的關係雪上加霜。
特朗普競選團隊曾計劃把蓬勃發展美國經濟作為競選核心,但這已失敗。民意調查顯示,因特朗普抗疫不力,搖擺州對總統的支持率越來越低。
他在選戰中加入了中國元素。後者被指抗疫行動遲緩,未能阻止病毒全球傳播。特朗普和美國共和黨的戰略實際上在攻擊前美國副總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
特朗普在「美國優先」 (American First Action) 政治行動委員會中的盟友一直發佈廣告,抨擊「北京(的)拜登」,稱其「領導」華盛頓精英容忍掠奪性的中國。
拜登發出一則廣告進行反擊:指責總統特朗普試圖掩蓋自己應對大流行的遲鈍反應而推卸責任,廣告也批評特朗普過於信任中國提供的有關病毒的最初信息。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黨派的共同點是,雙方都認為對北京態度強硬是很好的政治策略。
「美國優先」 的凱利·薩德勒(Kelly Sadler)表示:「皮尤(Pew)和蓋洛普(Gallup)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無論是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美國人對中國的不信任感都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這是共和黨和民主黨都能達成的共識。」
自特朗普上任並加緊實施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負面看法肯定在急劇上升。
但當談到北京對處理新冠危機的責任時,特朗普的態度經常動搖,有時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讚賞,有時甚至抨擊「中國病毒」。但他現在已開始採取強硬的競選口吻,誓言要讓中國為這場破壞付出代價。
特朗普激進的言論建立在美國政府和越來越多的議員對中國政府抗疫不力,缺乏透明度,導致全球災難的憤怒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一直在這方面衝鋒在前。他經常宣稱中共不可信。他將注意力集中在北京在疫情初期抗疫不力,導致無法遏制該病毒,他也對中國病毒實驗室的安全性提出質疑。中國堅決否認所有這些指控。
前美國總統喬治·布什的亞洲顧問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說,中國在各個層面的政治舉動都讓人擔憂。但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團隊對「中美關係抱有零和觀點,特別注重防止中國從任何情況中獲得任何好處」。
格林說,習近平的打法比他的前任們「更具侵略性」,他注意到中國進行強有力的宣傳運動,甚至暗示該病毒來自美國軍方。「中國也存在零和思維的意識形態和基於地緣政治的輿論宣傳,他們比特朗普更早。」
中國這種獨裁制度下的民族主義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發生衝突,就加劇兩國的對抗,從而阻止了針對這種大流行病的雙邊合作。
格林指出,在特朗普就職之前,二十多名來自美國和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一起在北京「解決這些問題」。這次疫情危機爆發時,只剩下三到四個人。
但在另一方面,美國國家安全專家遭遇了特朗普小圈子裏「紐約全球化主義者」的反對,這些人認為美國商業和貿易方面需要中國。
奧巴馬時期的美國駐華大使、華裔美國人駱家輝(Gary Locke)說:「未來中美關係將變得非常不平衡,一方面對立,但也將在經濟方面尋求巨大的合作。因為如此多的美國農民依靠中國(購買)他們的產品。」
隨著大選臨近,特朗普已暗示將更多聽鷹派人士的建議,而非顧問團中的鴿派觀點。一直主張中國強硬的共和黨議員會鼓勵他這樣做。
有人已經提出採取法律手段對北京隱瞞或歪曲有關冠狀病毒信息的行為進行懲罰。密蘇里州和密西西比州已採取前所未有的訴訟要求賠償。
該黨最激進的中國批評者、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甚至採取極端方式,指責中國政府故意允許新冠病毒逃脫中國國界,「因為如果他們(中國)要遭受經濟衰退,他們就不會允許全世界繼續繁榮。」
他呼籲將供應鏈重新搬回美國,這引起兩黨的共鳴,因為這種流行病使人們更加關注美國對中國藥品和醫療設備的依賴。
人們還擔心,疫情和反華言論正滋生仇外情緒,導致對亞裔美國人的口頭和身體攻擊不斷增加。
「我是華裔美國人,並不代表我是中國政府官員,」駱家輝苦澀地指出,他出乎意料地出現在特朗普抨擊拜登的競選廣告。拜登團隊因在「超越特朗普」目標上態度偏左以及未挑戰「民粹主義的種族主義者」而受批評。
拜登和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均否認助長仇外心理。但在選民為生計感到憤怒和恐懼之際,中國被擺上選舉日程。到2020年11月,選民可能變得更憤怒和貧窮,選票將顯示他們認為誰該擔責。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52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