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5 May 2020

美國「中國通」高官,以流利中文發表演講警告北京

美國白宮高官以中文演講,警告中國如果繼續控制言論自由、忽視人民群眾的真實呼聲,可能引發執政危機。在中美近日就新冠病毒源頭激烈辯論之際,這一演說可能刺激北京作出強硬反應。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又譯為馬修·波廷格)在「五四運動」101週年當日發表以古喻今的演講,回顧「五四」歷史、展望美中關係未來。這是首次有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以流利中文在白宮向中文讀者發表演講。

他在演講中問道,「五四」的最終遺產將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有中國人民才能回答啊。 五四運動屬於他們。『五四』的民主願望還會等到下一世紀嗎?『五四』的核心思想會不會每次都被官方的審查而抹掉? 今天仍然堅信這一主張的人會被稱為『不愛國』、『親美』有『顛覆性』嗎?我們知道共產黨會盡量這樣做的。」

博明在演講中呼籲"少一些民族主義,多一些平民主義"。他稱,推動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背後的核心力量,和五四運動的如出一轍,即是平民主義(populism)。博明稱,將populism翻譯為平民主義,而非更常見的翻譯「民粹主義」,是要強調這股力量推動以民為重的政府。他還說,追求民主來自中國傳統思想,而台灣就是華人社會民主實踐的鮮活證據。

博明被認為是白宮中少有的中國專家,推動了特朗普政府多項對華鷹派政策。他的這番演講可能刺激北京,激化美國與中國近來圍繞新冠病毒源頭的輿論戰。

4日,在弗吉尼亞大學主辦、討論美中關係的線上活動中,博明發表了長約20分鐘的預先錄製講話,隨後參加了直播的問答環節。博明透露,他以英文寫作演講稿,再與幾個朋友合作,將文稿翻譯為中文。他說,之所以選擇以中文演講,是因為中國如今缺乏多元的聲音,他希望與「在中國的朋友展開對話」。

這不是博明第一次公開「曬中文」。2018年出席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國慶招待會時,博明以中文引用孔子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點明瞭美中之間的競爭關係。自從那場演講之後,博明未再出席中國大使館的活動。

前駐華記者,如何成為特朗普的頭號中國幕僚
現年46歲的博明,大學時期在馬薩諸塞州大學學習中文與中國研究,1998年至2005年擔任路透社與《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他之後參軍,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情報人員。2010年退役後,博明曾涉足商界,曾在紐約一家對沖基金工作,還創辦過一家調查中國企業的商業調查公司。他在2017年加入國安會主管亞洲政策,是如今白宮高層官員中僅有的「中國通」。

近來數月,美國政府推出了多項針對中國的政策,包括疫情初期的中國停飛令、以「武漢病毒」稱呼covid-19、停止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乃至中止美國和平隊的中國項目、下令中國官媒駐美機構裁減中籍員工等等,博明被認為是上述鷹派政策的重要背後推手。

一名前駐華記者,是如何逐步成為特朗普看重的對華問題幕僚的?

博明職業發展中最不尋常的轉折,發生在2005年。當時32歲的他辭去駐華記者一職,成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員。這是一個艱難的職場跳躍,博明的年齡偏高、體重超重,而入伍需要通過嚴苛的體能考試。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博明當年與駐北京大使館的一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相約在長城上跑步,有一回還虛脫進了急診室。

博明在2005年投稿給老東家《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觀點文章中寫道,當被問道為何棄筆從戎時,自己通常給出簡短的答案:「感覺是時候停止報道、更直接地參與新聞事件了」,但醞釀的過程顯然更為複雜。

遭遇「中國政府打手」
博明寫道,他在中國工作時屢屢遭到騷擾,包括採訪信源時被政府情報人員錄像、被警察追趕時被迫把採訪筆記丟到馬桶裏沖走、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被"政府打手"毆打。

如今,外界多將博明對中國的鷹派看法,歸咎於他擔任駐華記者時遭遇的種種不快。

「在中國生活會讓你看見,非民主國家能夠如何對待他們的國民,」博明當時寫道。

美國當年打擊恐怖主義如火如荼的氛圍,也感染了生活在海外的博明。在偶然看到一名美國公民被伊拉克恐怖分子斬首的視頻後,他漸漸下定了參軍的決心。

「我們經常談論我們的政策怎麼讓中東的年輕人極端化,變成我們的敵人,卻鮮少談論他們的作為如何使我們極端化。」博明2005年寫下的這段話,用來形容如今華盛頓鷹派人物對中國的看法,也相當恰當。他們認為,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是中國近年來加強威權主義統治的結果,美國並非美中關係之中主動挑釁的一方。

受軍旅生活影響,服從上級命令
博明在從軍生活中結識了許多行事鷹派的軍官,進一步塑造了他對國際局勢的認知。作為海軍陸戰隊的情報人員,博明派駐過日本沖繩、阿富汗和伊拉克,曾之後擔任特朗普首位國家安全顧問的弗林(Michael Flynn)成為朋友,還深得前中情局局長戴維·彼得雷烏斯(David H. Petraeus)的賞識。

特朗普勝選後,博明隨弗林加入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在2017年正式加入國安會,成為白宮中擁有中國實地經驗的少數高層官員之一。

2017年加入國安會後,博明在參與起草的國家安全戰略文件中,將中國明確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並稱其為「修正主義國家」。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在與朋友的私下交流中,博明曾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將中國帶往更加危險的極權主義社會。

如果說,在中國擔任記者的經歷讓博明對北京政府喪失信任,那在從軍生活就教會了他服從命令、聽命上級。

曾是獨來獨往的記者,要投身到層級紀律嚴明的軍隊中,2005年的博明卻似乎沒有一絲不安。「這對我來說很吸引,因為這意味著我會成為比我更宏大的事物的一部分,」他在當年的文章中寫道。

《華盛頓郵報》近日一篇起底博明的報道指,他十分尊重上級,行事低調,小心謹慎不搶走上司的光彩。特朗普治下的白宮在三年多內,換了四任國家安全顧問,其中有的與特朗普公開決裂。

然而,博明卻在白宮比他多名個性張揚的上司都待得長,還一路步步高升,成為現任國安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的副手。而在博明的白宮辦公室裏豎著一面白板,上面以軍事用語標記著「戰線」、「戰略目標」等,詳細記錄著中國雄心勃勃的海外影響力部署。

順應上意的個性讓他在變幻莫測的白宮中,以不變應萬變。但同時,也有批評者認為他過於服從上司的意願,未能充分發揮他對中國的理解、制訂剛柔並重的對華政策。

曾報道SARS、家人為病毒學專家
憑借報道SARS累積的經驗和人脈,博明很早就察覺到新冠病毒疫情事關重大。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博明在1月初就對疫情十分警惕,曾與採訪SARS時結識的香港流行病學家通話。

在SARS期間,當時身為駐華記者的博明,是第一個致電中國外科醫生蔣彥永的外媒記者。蔣彥永當年揭露了中國SARS疫情真實情況,引發全球輿論關注。

無獨有偶的是,博明的妻子Yen Pottinger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病毒學專家,曾供職美國疾控中心;他的哥哥保羅·波廷格(Paul Pottinger)也是華盛頓大學的一位病毒學專家,還參與治療了美國的首批新冠患者。

博明很早就意識到新冠病毒的危險性,他認為北京對疫情處理不當、欺瞞真實感染規模。1月11日,中國公開首宗新冠死亡案例,包括博明在內的一個白宮幕僚小圈子就開始每日開會研討疫情。

不過,博明的防疫建言並沒有馬上被採納。

1月中下旬,當美國還未發現首例新冠確診病例、總統特朗普讚美北京的防疫應對時,白宮內對華鷹派與鴿派的纏斗正在悄然上演。一邊是納瓦羅、博明等對華鷹派,另一邊是主張維護中美經貿合作的經濟幕僚姆努欽等,他們的角力延宕了美國對疫情的應對。

總統特朗普最終在1月31日採納了博明的建議,下達中國入境禁令,這也成為特朗普其後反覆自誇的決策。

在SARS疫情退散後一年,博明曾經報道北京與安徽再發多宗非典型肺炎,源頭可能是實驗室洩露了用於研究的SARS病毒。這一經歷顯然影響了他對當下新冠病毒疫情的分析。

他在1月就懷疑,病毒可能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並要求美國情報機關搜集證據。情報機關日前宣佈新冠病毒並非人造,但並未排除實驗室洩露的可能性。

《華盛頓郵報》引述接近博明的人說,他認為實驗室洩露病毒一說有諸多間接證據支持。

他的觀點顯然也影響了總統特朗普與國務卿蓬佩奧,兩人近日頻頻表態,稱有「大量證據」說明病毒源頭是武漢病毒研究所,但並未公開任何證據。中國官方媒體則回擊,美國政客正在散播虛假信息的「政治病毒」。

病毒源頭依然撲簌迷離,但幾無懸念的是,經過新冠疫情一役,博明在白宮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至少在特朗普任內,持續塑造美國的對華政策。




from BBC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5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