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
獨立學者
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結束後旋即赴俄羅斯參加東方經濟論壇,被中國官媒稱為「務實精凖高效的『點穴式』訪問」, 「深化互信、增進友誼、拓展合作、推動共贏」。 在一人領導體制下,習近平的每次外訪都被說成是重要的,對此不必在意,不過,官媒用「點穴式訪問」來形容習的此次俄羅斯遠東之行,倒是值得玩味。
所謂「點穴式訪問」,在官媒的語義裏,是中國領導人一次出訪只去一個國家,以凸顯該國階段性對中國的重要價值。因為在國家領導人的外訪中,為節約時間,一般一次訪問會安排至少兩個國家,只出訪一國的情況比較少見。習近平的「點穴式訪問」過去有英國和韓國。特別是後者,打破了中共領導人長期以來先訪朝再訪韓的傳統,體現了彼時韓國對中國有比朝鮮對中國更重要的價值。
嚴格來說,習近平這次訪問俄羅斯並非一次正式外交訪問,而是應普京之邀參加俄羅斯在海參崴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同時被邀與會的外國領導人還有蒙古總統、日本首相等。但既然官媒將此次參會定義為「點穴式訪問」,至少對中共和習近平本人來說,俄羅斯和普京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這種不同一般的意義甚至影響到他對朝鮮的訪問。此前,外界盛傳習近平將訪朝,出席朝鮮建國70週年大慶,但習最終沒去,派栗戰書做代表,自己訪問俄羅斯,除了其他考量外,時間上的衝突或許是一因素,假是這樣,說明在習心裏,普京的地位比金正恩重要得多。
以俄羅斯和朝鮮的分量,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不是必然的。這裏還有個時機問題——在中美全面衝突,發生貿易戰,美國對中國進行全面打壓的行情下,俄羅斯和普京對中國和習近平顯得格外重要。雖然朝鮮和金正恩對中國和習近平也很重要,但後者的重要性顯然比不過前者。
換言之,拉攏同受美國打壓的俄羅斯,共同抗美,成為習近平外交和地緣戰略的不二選擇。這對普京也一樣。中國官媒並不掩飾此點。央視在總結習近平是次訪俄成果時說,兩國元首在親密友好的氛圍中大範圍、小範圍、一對一地長時間溝通交流,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進一步發展作出部署,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對表。雙方同意保持戰略定力,密切戰略協作,捍衛中俄兩國自身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問題是,雙方為共同抗美結成的這個聯盟是暫時和階段性的,還是具有長期和導向性?聯盟雙方由誰主導誰跟隨還是沒有明顯的主從之分?
對中俄雙方而言,兩國關係具有一種獨特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俄羅斯雖然早已轉型為一個形式上的民主國家,但過去社會主義的記憶和痕跡以及兩國目前的威權體制都在影響著對方;二是雙方的對外關係都受到美國因素的影響。前者形塑了中俄關係的基本形態,這一點對中國尤其明顯;後者確立了中俄關係的邊界,兩國關係能走多遠,取決於各自的對美關係。
也就是說,就中俄本身而言,儘管兩國有歷史問題,以及存在對各自戰略目的的猜疑,但兩國關係的基調是穩定的,好也好不到哪兒,壞也壞不到哪兒,不會出現大起大落。但如果其中一方和美國關係好,或者兩國都和美國好,雙方關係就不可能過於密切,聯盟更談不上;但如果兩國同受美國壓制,尤其是美國將兩國作為戰略對手進行打壓,那麼,兩國很可能結成抗美聯盟。這也是目前的形態。
不過,要判斷中俄抗美聯盟可走多遠,現在不好確定。因為這取決於美國,主要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態度能否改變。中美的結構矛盾、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因貿易戰已經毒化的兩國關係,決定了中美會在較長時期裏處於對立狀態,這點中美都有凖備。但俄美關係是否有轉折,存在變數。
特朗普上台前,外界盛傳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向特朗普獻計,聯俄壓中。這未必凖確,因為美中俄這個大三角關係不比冷戰,尼克松之所以能聯合毛澤東打擊蘇聯,一個前提條件是當時中蘇關係處於敵對狀態,而目前這個前提不存在,所以真有基辛格的獻計,美國未必能夠行得通。然而,這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想改善美俄關係的願望。無奈美國內部對俄羅斯的敵意太深,受通俄事件的困擾以及俄羅斯神經毒汁事件的影響,特朗普政府才不得不關閉和俄羅斯的和好大門。但隨著中美敵意的加深,未來美國是不是放鬆對俄製裁,重新恢復和俄羅斯的正常關係,不能完全排除。因為對美來說,即使不能拉攏俄羅斯共同施壓中國,放棄兩面作戰把主要精力和資源用來對付中國,也是明智之舉。假如後者發生,中俄目前的抗美聯盟就會瓦解。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在中俄關係史上,長期是俄主中從,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俄羅斯經濟衰退,中俄角色在緩慢轉換。上海合作組織已顯示這一趨勢。尤其是習近平上台後,外交上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在涉及戰略領域,中國開始佔據主導地位。但俄羅斯也不願成為中國的小伙伴。總的來看,中國的主動性和主導性更強一點,俄羅斯相對弱一點,不過,中國很注意維護普京的自尊,所以兩者現在基本上不存在主從關係。
然而,這種情況最近也在發生微妙變化。儘管都出於抗美需要,中國對俄羅斯的需求要大於俄羅斯對中國的需求。習普二人在東方經濟論壇上的講話對此有所體現。在談到全面戰略協作伙伴時,習近平用了"最重要"三字來表述,而普京則沒有。
中俄戰略關係還在深化,美國要消解這對抗美聯盟,應該及時評估對中俄兩面作戰是否明智。
注:本文不代表BBC觀點。
from 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indepth-45517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