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6 April 2016

终结中国经济反弹之魔:正悄然现身

4月25日,中国黑色系大宗商品涨势仍然强劲。其中,焦炭、焦煤再度涨停,创一年半以来新高。焦煤从2015年12月低位反弹,涨幅近90%。据悉,近期以来,中国铁矿石、焦煤、焦炭、螺纹钢等黑色期货品种涨幅纷纷超过40%,此景让人们不禁联想到去年的股市。

无疑,此轮商品期货价格暴涨,与新一轮政府刺激紧密相关。今年一季度,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7%,增速比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国企投资增速惊人,同比增速飙升至23.3%。此外,在央行宽松货币支持下,一二线楼市的逆势繁荣,也推动房地产投资回暖。

经济形势的底部反转,自然对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了上游产业的供给力度,供求不匹配成为此轮商品期货走高的关键因素。市场投机资本正是洞悉于此,才有恃无恐参与到炒作当中,寄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市场中有很多流动性,投资者正在到处寻找投资机会,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此轮暴涨,并不简单是供求失衡引发的价格反弹,目前已转变成纯粹的投机行为,但这是难以持续的,因为缺乏实体经济基本面持久改善的基础。” KGI亚洲经纪业务主管Ben Kwong表示。

如其所言,通过货币和财政的新一轮刺激,中国一季度经济虽取得名义上的增长,但新增贷款对GDP的贡献率却不断下降。数据显示,中国过去一年新增贷款增加了12.6万亿(1人民币折合约0.1537美元),而GDP仅增了1.1万亿,这相当于每创造一单位的GDP需要11.9单位的新增贷款。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称,中国的新增贷款没有像过去那样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这是个警告,增加的贷款没有推动生产力,甚至可能变成坏账。银行不良贷款的激增可能会使放贷热情降温,让货币宽松政策大打折扣——这就像日本90年代发生的那样。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已经下降,要让GDP增速不下行,只有继续扩大融资规模。而超量货币的投放,导致资产泡沫,最终可能会传导至CPI。一旦CPI超过3%,则央行将不得不收紧货币。目前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已经不是通过货币政策宽松或收紧可以解决的,需要大力度推进改革来逐步修复。

这也充分说明,依靠政府和央行的“定向刺激”,充其量只能短期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很难从根本上转变实体经济的运行态势。常规看,如果投资可以增加GDP,同时也促进消费,那么就是稳健投资。然而,考虑到中国政府和国企部门,是经济系统投资的载体,而粗放型投资导致的人力成本和各项要素价格上涨,无疑对民企形成挤出效应。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社会整体投资回报率递减。

并且,考虑到目前中国企业负债高企,即使银行新增信贷涌向实体经济,其中很大部分也被用于偿还债务,并不能完全转化成企业投资。除非央行采取大水漫灌,货币投放规模和力度远超社会预期,且能够让大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实现盈利(及缩减债务比例),但那样一来,中国经济将被剧烈的通胀所吞噬,对构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所以,优化经济结构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方向迈进,才是现阶段核心要务。重启新一轮刺激无疑饮鸩止渴,缺乏可持续性。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虽然中国距离系统性金融危机还有较长距离,但债务问题迟迟不解决会给经济和投资者带来诸多的问题。债务推动的短期宏观数据好转会掩盖微观层面的结构性问题,非生产性房地产业或产能过剩的行业占据越来越多的信贷资源,资产回报率进一步下降,内生增长受到抑制,即便信贷持续扩张,经济增长也可能停滞不前。

据悉,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已上升100个百分点至260%,其中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50%。今年预计整体信贷增长16.5%,而名义GDP增速仅6%—7%,这意味着债务占GDP的比重还将上升20个百分点左右。按此速度,未来几年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可能会突破300%。

债务的增长速度远快于产出、且债务中流向非生产性或产能过剩的行业的部分越来越大,表明资源被浪费,可能产生更多潜在坏账。为此买单的将首先是金融业,最终是储户,资产价格将回调,企业盈利可能继续承压,未来长期增长速度恐被拉低。

由此可见,此轮商品期货价格暴涨,本质上看仍是政府和国企“加杠杆”投资所致,一切建立在央行货币宽松和温和的通胀预期基础上。如果经济再通胀的走势进一步明晰,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逐步转向中性,货币扩张边际速度就可能放缓,实体经济的疲态也将重新显现。届时,一路暴涨的黑色系不乏重新探底的可能。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from 清涟居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10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