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從「三戰」角度看肯尼亞事件
【明報專訊】最近肯尼亞遣返台灣籍嫌犯到中國大陸的做法引起各方爭議。中國堅持這種做法是打擊國際犯罪的合理做法,台灣人要多考慮中國受害者的感受。而台灣也有兩種意見,有認為這是合適的做法,中國大陸有「屬地原則」的管轄權,而且把人送到大陸有助打擊犯罪;有認為把台灣人送到大陸意味着大陸對台灣人有管轄權,是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打壓,會有嚴重的後果。
各種說法自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抽絲剝繭就可以發現,這件事本身就是高度政治化的事件,並非「被政治化」。現在台海問題的焦點是蔡英文就職演講中關於兩岸關係的描述,而此事正是對蔡英文關於「九二共識」態度新一輪的施壓。
各方都沒進入正式「司法互助」程序
首先,有人認為把嫌犯送到中國是「正常」的國際間的司法互助,因為犯罪對象在中國,所以中國有「屬地原則」。這種說法當然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在整個過程中,各方都沒有進入正式的「司法互助」的程序。
根據正常的國際法程序,如果當事國之間有協議的話,應當是肯尼亞逮捕嫌犯後,中國提出引渡申請,然後把嫌犯引渡回中國。但中國目前和肯尼亞並無引渡協議,所以中國獲得嫌犯的方式不是引渡,而是肯尼亞直接把嫌犯通過「驅逐出境」和「遣返」的方式送到中國。
儘管各方面的細節尚不很清楚,但多方面的證據說明這一點:第一,這些人在肯尼亞被判無罪;第二,在中國官方和媒體的描述中,都只是用了「遣返」和「遣送」的字眼;第三,肯尼亞的說明乃送回入境前的最後「出發地」,而如果是引渡的話,就和出發地毫無關係;最後,在最新的馬來西亞同類事件中,馬國說自己和中國沒有引渡協議,所以台灣嫌犯都不能送到中國,只能送回台灣。
所以,在這次事件中,中肯雙方沿用的不是「正常」的國際司法互助程序,而是通過施加特殊的影響力的結果。這和「屬地原則」還是「屬人原則」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還沒有進入關於管轄權順序問題的論證程序。「屬地原則」是一個託辭而已。
其次,按照肯尼亞的說法,台灣嫌犯被遣送回入境前的最後出發地,這本身並無不妥;但是他們的出發地是否中國大陸呢?中國沒有給出他們出發地的細節。肯尼亞只是說「China」,拒絕明確具體的出發地,又說肯尼亞只承認「一個中國」,如此含糊的表述令人疑惑。送到中國大陸的台灣人有45個,是否都從大陸出發到肯尼亞相當可疑,有一個嫌犯的母親就公開說兒子是從台灣到肯尼亞的。如果台灣人是從台灣出發到肯尼亞,根據國際慣例和兩岸以往的默契,這些人應當是遣返回台灣才對。
所以,有關人員遣返到中國大陸,並非按照出發地原則這麼簡單,而是有政治和法律的考量在內。
第三,在事件發生的前兩天,中國網絡很巧合地流傳一篇網文,主人公聲稱回覆一條退訂短訊就被騙光所有現金,這引起網民對電信詐騙的關注和憤怒。隨後媒體透露台灣有10萬人從事電信欺詐,每年騙去中國大陸數百億資金。台灣法務部長也說,台灣對電信詐騙判刑太鬆,導致這邊拉人那邊放人,等於放縱犯罪。於是對電信詐騙的憤怒大大抵消了對國際法和兩岸關係問題的質疑。本來中國在此事上頗不合慣例,卻因此取得了輿論的上風,即便在台灣也有很多人(包括政府中人)支持中國的做法。
在馬來西亞遣返嫌犯回台灣後,台灣由於沒有拿到犯罪證據,只得把嫌犯先放了,再「慢慢調查」。這坐實了一邊拉人一邊放人的說辭,引起大陸人民更大的不滿,輿論更一邊倒地支持中國政府。但是根據台灣法務部的說法,他們向中方索取材料,但一直沒有收到,所以才不得不根據台灣的法律而放人。如果此事屬實,更說明中國政府在輿論操控方面的老到。
中國「三戰」策略 向蔡英文施壓
中國的非軍事進攻型策略被形容為「三戰」:心理戰、法律戰和輿論戰。「心理戰」是通過各種政經手段動搖對方的意志;「法律戰」是營造國際法上有利自己的先例和輿論環境;「輿論戰」是通過宣傳合理化自己的進攻策略。
中國在施壓蔡英文問題上充分顯示了「三戰」的威力。心理戰,此前已經通過減少對台旅遊簽證的發放而造成對台的心理壓力。肯尼亞事件更是發揮了輿論戰和法律戰的威力。中國選了一個值得同情的突破口(電信詐騙案),贏得了輿論戰的勝利,為法律戰護航。而在法律戰方面,最大的成果就是在國際上進一步宣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際法現狀,更製造了台灣人也歸中國政府管的國際法先例,影響深遠。台灣的嫌犯幾天後在央視上公開認罪,再次放大了這個信息。
台灣法務部把這個事件形容為「打擊犯罪」,不知道是故意降低事件影響力還是真的看不到嚴重性。根據中國刑法第7條,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台灣人算不算?並沒有明確的解釋,有的只是默契。因此,如果肯尼亞事件的處理方式被默認成為先例,那麼台灣人若在第三國有違反中國國內法律的行為並被捕,就有被遣返回中國大陸的可能性。這同時也是對台灣人民的一種心理戰。
總之,肯尼亞事件給蔡英文造成非一般的壓力。如果她在演講時不按照中國的鼓點,那麼類似手法將會層出不窮。蔡英文如何妥善應對,當真費煞思量。
作者是歷史學者
link
from 黎蝸藤的歷史博客
http://dddnibelungen.blogspot.com/2016/04/blog-post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