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4 July 2014

學者:中韓並非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7月4日)對韓國國事訪問的最後一天,在國立首爾大學發表演講,重申反對朝鮮半島出現核武器,支持南北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並暗示在日本否認戰爭歷史問題上中韓有必要採取共同行動。
中新社和韓聯社報道說,習近平在題為《共創中韓合作美好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偉業》的演講中再次對韓國表達一同向日本表明有關立場的言論。
在昨日的首腦會談中,習近平曾向韓國總統朴槿惠提議,雙方明年一同舉行反日紀念活動,韓媒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稱朴槿惠對此未作出明確回答。
觀察人士認為,習近平此次訪韓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也暴露出東亞地區美國主導的安全合作架構正在發生微妙、緩慢的變化。
中韓關係
習近平在首爾大學的演講中表示,目前是中韓關係更上一層樓的大好時機,中韓作為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近鄰和伙伴,要成為共同發展的伙伴、致力地區和平的伙伴、攜手振興亞洲的伙伴。
無論從美、日或中、韓媒體報道來看,似乎中韓關係十分熱絡,似乎僅次於中俄關係。
兩國首腦周四就包括朝鮮半島無核化、年內達成高水平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等內容在內的一攬子協議,韓聯社稱可視為中韓建交22年來,雙邊關係韓中關係正在進入由經濟部門向全方位擴散的「政熱經熱」時代。
國際媒體對中國在朝鮮半島和東亞地區的戰略意圖的推測,也間接支持了這種表述。
但上海社會科學院東亞問題專家劉鳴認為,此言有失誇張。
他對BBC中文網表示,兩國首腦之間這次達成的協議並無實質性突破,更多是外交層面的一種展示、宣傳。中韓關係升溫,除了首腦峰會、媒體渲染,也因為有中國跟日本、越南、菲律賓等鄰國近來關係緊張作為襯托,顯得很熱烈。
實際上中韓首先是雙邊關係,在日本問題上兩國有較多共同點,外交合作空間較大,但韓國仍是美國的安全盟友,「中韓目前還不是全面戰略伙伴」。
他認為不應該在政治層面過高評價兩國關係,因為中韓戰略關係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
打楔子?
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還沒有訪問過「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與中國「唇齒相依」的朝鮮。
在中國與日本的關係陷入多年來最低點、與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的島礁主權爭議再度升溫之際,對習近平訪韓及訪問期間釋放的信息,觀察人士有不同解讀。
日本共同社分析稱,中韓合作可能導致日美韓合作產生隔閡,「引爆」對美國主導的亞太秩序的重組。
《紐約時報》分析認為習近平此行顯然是要打亂美國在東北亞地區的聯盟,中國試圖讓韓國疏遠美、日,干擾華盛頓鞏固地區安全合作新架構的主張,中國希望在新架構中扮演主導地位。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在中韓承諾加強雙邊關係的同一天,日本宣佈將解除對朝鮮的部分制裁,表明在當前 風雲變幻的亞洲,中日都在試圖展現更大的影響力,而習近平訪韓期間的「外交操作」被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是「尋求利用韓日之間關係緊張的時機」進一步削弱美國 這兩大盟友之間的關係。
韓國學者李相賢對法新社表示,作為美國在東亞的兩個軍事盟友,韓國和日本相互橫眉冷對,使得美國在這個地區的「戰略軸心」根基不穩,加劇華盛頓的憂慮,但對中國來說卻是個機會。
他認為日韓之間的嫌隙顯然有助於中國對朝鮮半島施加持續的影響,在日、韓、美三角聯盟中打進一枚楔子。
劉鳴認為,「打入一枚楔子」的說法並不準確,「中國不會逼韓國選邊站隊」,也不必這麼做。
外交操作
目前東亞地區的主要影響力是中、美、日;韓國的影響主要在朝鮮半島,在安全問題上依賴美國,在經濟上更多依賴中國,
劉鳴說,美韓軍事聯盟目前仍是維繫朝鮮半島均勢的主要因素;中國理解韓國作為東亞地區美日韓三角聯盟中的一員在某些問題上的處境和制約,但這不妨礙兩國在利益共同的領域加強外交合作。
韓國政界不少人認為,即使中國希望韓國疏遠美日,朴槿惠也不會輕易聽從。
劉鳴說,中國並沒有企圖讓韓國疏遠美日,但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可以也需要合作,比如針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為爭取在朝核六方會談中充當主導力量等,首爾和北京可以聯手鉗制。
比如在各自與日本的島礁主權爭議問題上,中韓官方和民間都可以相互支持;在日本戰爭史問題上,兩國也可以更多相互支持。
《中國青年報》4日刊出一則頗為敏感的政治廣告,內容是韓國主張將「日本海」標記為「東海」。
劉鳴稱這是中韓「史無前例」的外交合作例子之一;今後這種合作可能會更多。
朴槿惠和習近平提出明年中韓聯合舉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即日本戰敗70週年慶祝活動,也可能具標誌性意義。
日本周五已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中韓聯合慶祝二戰結束「於事無補」。
風雲莫測
韓國學者李相賢認為,短期內外交局面不會出現實質性變化,但局勢更加變幻莫測,「日本和韓國都在設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中國和美國則圍繞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展開競爭」。
朝核問題六方會談能否重開,現在又成為東亞地緣政治風雲中的一個關注焦點。
中國是會談的東道主,韓國是未來的利益相關者,朝鮮需要美國提供保證,而日本「希望成為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的主導力量,可能性不大」,劉鳴說。
他說,中國希望美朝保持接觸,無核化進程不能消極等待,各方立場應該更靈活,而韓國「理解中國的立場」。
他預計明年應能重啟朝核六方會談。
(撰稿:郱書 / 責編:路西)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7/140704_china_skore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