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July 2014

歐洲動態:加沙戰爭「來到法國」(一)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在加沙(Gaza)的戰爭似乎短期內難以結束,全球各地都有示威,要求以色列盡快停止轟炸加沙。

有關加沙衝突的歷史,各位可找其他文章。本網誌較想寫的是,以巴衝突、對以巴衝突take side時,放入歐洲的環境下,變成了另一個議(問)題。尤其是法國,環顧歐洲,只有法國的反以/撐以示威釀成衝突,亦只有法國政府禁止了部份反以示威。


雖 然加沙以至中東不在歐洲,但十分接近,歷史上歐洲與中東有很大的互動,現實上中東的發展會對歐洲有實質影響,例如有衝突就可能有難民湧入,因此有很實質的 考慮,絕不是如遠至東亞的我們,以巴問題只是一個「世界公民的責任」而已。要理解歐洲人如何看中東局勢,必須記住此點。

有關歐洲跟以巴問題的關係,我在2006年曾摘譯過《經濟學人》的文章(分開),其中歐洲有源遠流長的反猶主義,是十分重要的背景。儘管理性上,反對以色列現政府狂轟濫炸手無寸鐵的平民,跟無差別全部猶太人都仇恨,兩者分別十分清楚,但實際上,兩者界線又可以十分模糊--尤其在猶太人的觀感上。

另一點是,德國有過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因此德國政府一向是美英以外最支持以色列的政府。這可解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是少數公開說支持以色列有權自衛的國際領袖。

在輿論上,暫時觀察是,歐洲輿情跟2006年分別不大,仍是歐洲普遍同情巴勒斯坦,尤其跟美國相比。

至於法國,記得一、兩週前,傳出法國禁止一些抗議以色列的示威,在Facebook看到有朋友立即說是法國打壓自由,偏幫以色列,云云。只能說,他「反以反上腦」,沒有理解法國獨特的環境。

法國擁有全歐最大的穆斯林社群,佔人口比例接近一成,達400至500萬,但同時擁有龐大猶太人社群,人口大概50萬,所以以巴一有嚴重衝突,法國最頭痛,因為會引起國內族群嚴重衝突。法國政府要面對的是這個問題,而不只是對以巴問題採取什麼立場,或言論自由問題。

事 實上,法國至今只禁了3場反以示威(但繼續有人不理禁令上街示威),全國仍有幾十甚至上百場示威在不同城市舉行,全部都十分和平;而原先禁止、最終又出現 了暴力的巴黎北部社郊Sarcelles,該處是猶太人聚居的社區,被稱為「小耶路撒冷」,認為在該處示威會變成針對猶太人的反猶示威,也不能說沒有道 理。

當然,禁止示威的決定十分具爭議。法國的確不少人認為,禁止示威反而觸發一些示威釀成暴力衝突,因為示威者認為是政府挑釁。火上加油的是,法國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政府的外交立場的確給人一個偏向以色列的印象。

除 了人口族群組成的先天因素外,法國過去數年經濟社會狀況轉差,都令法國的反以示威較其他地方更易變成暴力衝突/反猶示威。法國失業率高企,而穆斯林/北非 裔社群一向出現較難融入主流社會及被邊緣化的問題,再加上近兩、三年兩大主流政黨都十分弱勢,這些因素都導致一些較窮的穆斯林/北非社區近年不時出現青年 騷亂,近月一些反以示威變成衝突,可以看成那些青年以另一個藉口出來生事而已。

造成問題的源頭可以十分簡單,但之後可以造成更多後果。正 如上述,現在問題變得更複雜的是,法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較數年前的更脆弱,法國本身已有極右/極端/民粹冒起的問題出現。於是,極右國民陣線崛起,以 針對北非/阿拉伯移民來為目前問題出氣--而該黨支持者同時是潛藏反猶的,北非/阿拉伯裔社群中又有一些走向極端,拿猶太人出氣。
有人已警告,極右和這班偏激的北非/阿拉伯裔人士可以合流的。儘管這仍是妙想天開的情況,但即使兩班人不合流,各自拿種族主義、仇外來出氣,已夠法國政府頭痛。

當然,激進的,不只反以,親以的也可以很激進,跟法國仇口更大,這個稍後再寫。

from 歐洲動態 http://europechinese.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