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当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进一步放缓迹象的时候, 中国金融体系遭受到现金紧张的痛苦,银行间贷款利率于周四激增。
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每日官方利率显示, 周四,银行间的隔夜借贷利率激增至13.44%,创下纪录。 而周三的利率是7.66%,上月的利率不足4%。
过去两周, 中国同业银行及货币市场上其他具有可比性的利率都有所激增, 这意味着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越来越怕借款给彼此。 那些需要短期现金或流动资产的机构必须支付高利率,如果付不起, 就会增加它们违约的可能性。
Silvercrest资产管理公司(Silvercrest Asset Management) 的常务董事兼首席策略师程志宇(Patrick Chovanec)说,“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基本上已经冻结了, 很像雷曼破产之后美国信贷市场冻结的状况。利率有报价, 但没有交易发生。”
中国的决策者们手中有众多选择,可以将更多的钱注入金融体系, 包括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交易证券以控制利率或流动性——或者, 更加激烈的方式是, 释放一部分这些银行必须存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数以百亿计的准备金。
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研究员白安儒(Andrew Batson)及潘启思(Joyce Poon) 周四在一份研究简报中写道,“ 中国央行允许银行间利率激增持续的时间比通常的要长, 这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即需要锁紧流动性, 放缓信贷的边际增长。的确,自从1月以来, 央行就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银行间市场上吸收流动性, 为与银行进行这种摊牌奠定基础。”
如果说央行对于越来越严重的流动性短缺现象无动于衷的做法是一种 金融冒险政策的话,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旨在制约较小的银行。 这些小银行一直把银行间市场当做低成本资金的来源, 以支撑他们在高回报证券上的投资,或支持资产负债表之外的活动, 即影子银行。
周四,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研究中国的经济师陆挺在一份研究简报中写道,“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监管者可以利用这次资金紧张的机会,‘处罚’ 一些小银行。那些小银行此前曾占过稳定的银行间利率的便宜。”
陆挺说, 虽然银行间借贷利率激增会对不计后果的贷方产生预期的效果, 但是,“如果流动性短缺现象持续时间过长, 也会毫无疑问地扰乱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
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出现增长放缓迹象。周四, 6月份的对工厂采购经理人的初步调查显示, 中国的产出量已经跌至9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因为制造商为了应对国内外需求的疲软降低了生产。
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金融业的流动性紧缩, 已成为中国新上任的领导层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
3月份就职的李克强总理称,他计划进行改革,以推动稳定增长, 而非依赖来自国有银行的宽松信贷。 宽松信贷曾帮助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的几年里强劲 复苏。
银行间利率在两周前开始激增, 那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三天假期前。 银行通常在公共假日之前有更高的现金需求, 所以最初的利率增长在当时并未被视为异常。
但是,随着情况恶化,央行克制住了为金融体系注入新钱的冲动。 周四,作为基准的7天回购利率曾一度上扬至25%, 这是借贷成本的另一个衡量,在周三时是8.5%, 周四最终回落到11.2%。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允许发生现金紧缺, 是其打击影子银行行动的一部分。他们说, 影子银行有时依赖银行间市场作为资金来源。
根据他们的理论,央行试图控制理财产品的发放。 这些产品是短期的债务投资产品,银行营销这些产品时, 称其像普通储蓄一样有稳定的回报,但利率更高。 据北京惠普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 高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 Chu)估计,3月份, 中国这类产品的未偿贷款总量约为13万亿人民币,约合2. 1万亿美元。
银行可以通过出售这类产品提高自己的收费收入。但是, 由于这类产品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关于某种产品里面到底打包了多少贷款、债券或其他资产, 透明度很低。而且,尽管这类产品本身通常是短期,例如三个月, 但是他们所支持的基础贷款往往是较长期的——例如两年。
去年10月,中国银行当时的行长肖刚在《中国日报》 的评论专栏中写道,“理财产品某种程度上根本就是‘旁氏骗局’。 当投资者失去信心减少或者撤出理财产品时, 现在看上去乐观的故事将会结束。” 他指的是理财产品的到期时间与他们所支持的贷款的到期时间不符。 肖刚现在是中国证监会主席。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国际纵览 http://cn.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