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0 June 2013

《福布斯》債券流拍,銀行違約:中國沒錢了?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美國《福布斯》6月18日載文《債券流拍,銀行違約:中國沒錢了?》,摘要如下:

  上周五,中國財政部僅售出95.3億元短期國債,遠低於計劃發行150億元短期國債的目標。這是自2011年7月份以來中國財政部第一次國債拍賣失敗。中國政府必須向這批期限為273天的短期國債支付3.76%的年化收益率,高於已在市場上發行的類似短期國債的收益率3.14%。

  這是本月中國債券第二次拍賣失敗。6月6日,國有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原計劃發行200億元六月期債券,但實際僅發行了115.1億元債券。

  中國市場顯然面臨資金壓力。本月初,銀行間市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摸高至15%左右。上周五,該利率仍在7%上方,相比之下,今年4月下旬時還只有2.7%。這種狀況是不可持續的,但是不是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會長期維持呢?

  許多人會說,沒有什麼理由擔心。資金近來之所以一直趨於緊張,是因為各大銀行為滿足季度末的資本要求而紛紛囤積現金,因為企業儲戶不久需要繳納稅款,因為個人儲戶為剛剛結束的端午節三天假期做準備而提取現金,因為上個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強了對“熱錢”流入的監管力度。

  這些理由沒有一個聽起來會讓人覺得不放心。此外,分析師紛紛指出,上周五國債拍賣之所以出現流拍,是因為中國央行沒有向銀行系統注入足夠多的現金。而為了緩解流動性,中國央行上周四暫停了公開市場操作——沒有發行三月期票據。此外,上周央行讓920億人民幣現有債券到期後資金流入市場,以此向中國經濟注入資金。他們還說,這些舉措不足以拯救上周五的國債拍賣,但提供了大量的現金。中國央行有充足的火力來防止未來面臨尷尬的拍賣失敗。

  儘管如此,我們有理由感到擔憂。目前中國出現資金緊張的基本面原因,在於政府在開始讓經濟進行調整。

  當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給向中國襲來時,上屆政府沒有允許經濟進行相應調整。而新一屆政府正在啟動這一關鍵任務。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說:“他們的選擇不在於是否要收緊,而在於何時收緊。他們越早採取行動,那麼其代價就會越小。如果他們拖得越久,要應對的不良貸款就會越多。”

  張智威此言聽上去像是中國選擇了早動手。值得讚揚的是,新任總理在其任期一開始就開始採取行動,但中國政府應該早今年3月份之前就開始收緊政策。

  李克強總理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是中國的巨額債務。在去年年底,信貸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可能已達到198%。據裡昂證券(CLSA Securities)亞太市場中國大陸/香港策略部董事總經理鄭名凱(Francis Cheung)預計, 到201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45%。惠譽國際評級公司(Fitch Ratings)剛剛對中國的信貸創造發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警告。

  擺在政府面前的選項沒有多少,而且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好的。誠然,他只需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就可避免清算日的到來。然而,這種做法會讓融資成本保持低位,從而放任更多糟糕的投資決策,因此會導致潛在的債務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中國很早就跨過了債務的收益遞減轉折點。在2007年,政府每授予1美元信貸,可創造83美分的GDP。如今,每授予1美元信貸,只能創造17美分的GDP。

  因此李克強不應該擴大貨幣供應,但又不能收緊信貸,至少無法在不冒大風險的情況下做到這點。如果正如上周五的國債拍賣所證明的那樣,就連中央政府也難以籌集資金的話,那麼只需想想那些融資杠杆已很高的企業、資金短缺的地方政府以及搖搖欲墜的銀行所面臨的融資困難吧。

  搖搖欲墜的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一直試圖對危險到不合理地步的理財產品的發行商(他們在持有長期資產的同時一直在積累短期負債)以及臭名昭著的“影子銀行”予以約束。

  銀監會的嚴厲打擊已經令中國整個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不寒而栗。比如,光大銀行(China Everbright Bank)本月6日在60億元銀行間同業拆借貸款上出現違約。路透社(Reuters)報道,市場傳言最近幾家銀行未能在銀行間同業拆息業務上履行義務。

  這些違約意味著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很快推高利率。正如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範力民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中文名:範力民)上周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困難的地方在於,中國目前的融資杠杆水平非常高,以至於很難在避免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的情況下提高利率。”

  正如《福布斯》雜誌撰稿人肯尼斯.拉波扎(Kenneth Rapoza)所說的那樣,在資金正撤離亞洲並流向美國或那些被認為可替代美國的國家之際,中國的經濟“正在空轉”。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上個月暗示將逐步縮減其量化寬鬆計劃之後,資金開始撤離中國。在截至6月5日的一周內,撤出中國股票和債券的資金多達創紀錄的15億美元,而自那以來這種資金流出情況似乎持續至今。

  沒有人喜歡他們在中國所看到的情況,相關經濟數據在逐月惡化。各大投資銀行和跨國機構相繼降調預期,貨幣交易情況表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一年內下跌2.2%,而上周末中國的股市指數創六個月新低。新華社引用一位中國分析師的話說,此乃這個月流動性短缺在股市造成“恐慌”的結果。

  中國經濟向來依賴外來資金持續運轉,而現在資金流入正在變成流出。隨著諸多趨勢開始對中國不利,中國政府可動用的工具已所剩無幾,而容錯的空間也少之又少。

相关日志



from 墙外楼 http://www.letscorp.net/archives/51697?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letscorp%2FaDmw+%28%E5%A2%99%E5%A4%96%E6%A5%BC%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