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3 December 2011

[G4G] 国际媒体聚焦中国经济:中国故事走向负面

国际媒体聚焦中国经济:中国故事走向负面
——国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经济危机 美国“中国通”高盛集团退出中国被称具标志性意义
打印版 阿波罗新闻网2011-12-13讯】   
内容摘要 : 《编者按》中国经济危急已成为国际主流媒体的焦点话题,在所有美资的撤资当中,美国高盛的退出具标志性意义。高盛曾绞尽脑汁希望在中国扎根。《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目前出现了问题”。路透社12日报导,这一波来势汹涌的衰退正在席卷中国庞大的制造行业。
每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日至14日召开。外媒纷纷聚焦并分析中国经济正面临困境。(Getty Images)
 

每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日至14日召开,此前中共政治局的“定调”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引起外界关注。近日国际《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日本产经新闻、路透社等纷纷报道中国经济的情况。

外媒聚焦并分析中国经济,认为中国故事难以避免地走向负面,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困境。

北京“定调”明年经济政策

中广网北京12月12日报导,据经济之声报导,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日召开,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会释放最重要的政策信号。市场观察者普遍认为,十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显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熟悉会议运作的国务院专家透露,会前两个月的密集调研中,领导人的观感与各个部门的宏观数据间,未必完全一致。

上周五,中共政治局召开被称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会”的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然而,《华尔街日报》报导,北京没有对“稳健”和“积极”做出详细解释,但中共领导人暗示,已经做好推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的准备。此举表明中国正在面临挑战。“控通胀”在让位“稳增长”。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承认,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为了保增长,中国曾出台了一揽子刺激政策,进行大量投资,结果出现问题,一方面引起通胀,包括资产泡沫产生;另一方面导致经济结构变得更加扭曲。

《华尔街日报》:中国故事走向负面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当市场聚焦于岌岌可危的欧元,国际上眼明手快的对冲基金经理已经下注中国经济衰退。他们看衰倚赖出口给中国原物料或其他商品的国家,预期这些国家的货币都将看贬,如澳大利亚、巴西、韩国等。

中国经济增长故事曾经让投资者兴奋。然而,JW 联合创办人Luca Avellini表示,
:“我们注意到增长预期有明显的变化,市场情绪从十分积极转向相当负面。”

位于伦敦的对冲基金创业人Papamarkakis管理2亿美元的基金。他举例说,中国房地产的衰败大大削减了对澳洲铁矿的需求,铁矿制成的钢筋主要用于建筑。而中国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澳币还将贬值。Papamarkakis说,10月份时他做了一次澳币的卖空交易(short selling)。那时澳洲货币自2011年来已经贬了10%。他表示近期还将再次操作。

该报导称,中国10月份出现自2007年以来第一次外币净流出。12月初,人民币在其政府控制的交易范围下连续8次降到低点,这表示投资者担心中共可能控制其货币贬值,以更有利于出口。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纽约对冲基金经纪人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中国目前出现了问题”。他表示,中共对银行的资本储备要求放松,以鼓励贷款。他认为这是某种恐慌的信号。

金融时报:一个四万亿就够了

对于北京似乎再准备施行刺激经济的政策,金融时报12日以题为《一个四万亿就够了》的文章称,当年北京出手四万亿带来的诸多后果,使得民众往往闻宽松而心生厌恶。货币政策放松充满争议,一方面源于被视为通胀起源,另一方面也被解读为利益集团解套。

报导说,四万亿有三大弊端难以回避。首先,这一政策使得过去两年中国经济饱受通胀之苦,直到最近官方CPI才跌至5%之下。通货膨胀,本质就是政府掠夺私人财产一种合法手段,隐秘而恶劣。在当前负利率以及投资渠道匮乏的格局之下,更是一种财富的逆向再分配:不少家庭财产以及民间财富因此缩水,在官方低利率之下,每年银行存款中暗含的通货膨胀税就超过万亿;

其次,这一政策导致了大量“国进民退”行为,大量挤出民间资本。过去的天量信贷,更多低效率地分配给体制内势力,造就了一度风靡全国的地王等现象。

最后,这一政策最为致命的败笔,在于再次鼓励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投资狂潮。政府计划看似只有四万亿,却以乘数效应撬动了地方政府不知凡几的“四万亿”,导致新一轮投资大跃进。

中国学者: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赶上美国次贷危机

而且,前些年曾经有所收敛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也因此彻底走向恶化。仅官方统计数据就高达10.7万亿,各级政府总负债保守估计将占中国GDP70%以上;进一步审视未来国有银行的坏账预期,其对于经济全局影响也令人战栗。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赶上美国的次贷危机。这些债务中不良贷款的比重可能多达30%,不过,中国基本上不披露有关不良贷款规模的详细情况。

路透社:来势汹涌的衰退正席卷中国制造业

此外,曾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近来越发衰落。中国贸易数据显示,11月出口同比增速跌至2年来最低,对欧洲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以个位数增长,与前8个月超过18%的平均增幅相比明显放缓,而欧洲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

路透社12日报导,这一波来势汹涌的衰退,正在席卷中国庞大的制造行业,令数以千计本已因利润率下降而生存堪忧的工厂,为存活苦苦挣扎。

可以预计,伴随着欧洲情况恶化,明年出口下滑趋势将更为明显,届时数据将会更为难看。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刘达邦称,“我预计来年形势甚至会更严峻。”他指出,工厂已经报告订单同比降幅达15%。

德国之声报导:中国经济形势正处于“腹背受敌”境地,一方面是国内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通胀压力高居不下。另一方面是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意外冲击。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张敏杰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70%靠投资和出口,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如要保增长,调结构就可能推迟,越是推迟,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金融时报:最黑暗时刻尚未到来

金融时报12日报导,最黑暗时刻显然尚未到来,2013年往往被视为中国经济最可能硬着陆的一年。由于投资、出口和消费往往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长期以来不旺,如今出口因外围因素打压,中国经济如何避免在过度投资这条不归路上继续狂奔?

近期,投资客相继撤资中国。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9月份转让了其持有的价值约14.6亿元的上海Channel1购物中心95%股权之后,上海又曝出一批美国个人投资客集体抛售其上海物业,第一财经日报报导,最近有10多位美国投资客正在集体抛售上海某酒店的70多套房源,市场总价约在1.26亿元左右。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欧美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美国投资客相继撤资中国楼市,并证实,外资撤出中国楼市确实呈上升趋势。

中国市场的前景晦暗 外资加速撤离

此外,最近几个月,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也先后结束与中资银行的联姻。在它们采取行动之前,美银(Bank of America)和美林(Merrill Lynch)将其拥有的中国建设银行的10%的股份出售了大约一半。在所有美资的撤资当中,高盛的退出具有标志性意义。高盛曾绞尽脑汁希望在中国扎根。

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这些银行已经看到一点:中国市场的前景晦暗,该是全身而退之时了。外资的不满集中在三点:一是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新规定迫使外资企业将业务和技术诀窍转让给中资公司,以换取市场准入。二是政府采购规定有失公平,在华经营的外资公司“期望在公开招标中获得平等对待”。三是中国对外资企业并购采取的限制。要成立合资企业,外资方面必须寻找中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双方的股权分配只能是一半对一半。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重不足,这给外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月15日首次发布报告,预警中国金融系统风险,称快速的信贷扩张导致贷款质量恶化、影子银行和表外活动导致银行脱媒现象加剧、房价下跌、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等将严重影响中国银行体系。

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张敏杰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70%靠投资和出口,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如要保增长,调结构就可能推迟,越是推迟,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文网址:http://www.aboluowang.com/comment/2011/1213/-21421.html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from 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http://janadabc.blogspot.com/2011/12/g4g_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