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的相继上映,让人感觉“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电影导演都想尝试的一个题材,但回过头来看,这一沉重的历史题材在银幕上的出现其实相当晚。就内地的情形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前,涉及到这一话题的电影基本没有(不包括纪录片),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有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影像登陆大银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历史事件长期尘封于世,其实就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当时一些外籍人士就向国际舆论报道了日军在南京的烧杀掳掠,国民政府对这一事件也很重视,194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南京调查敌人罪行委员会”,最早开始了对南京大屠杀的系统调查,搜集了大量的人证、物证,日后在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中,该委员会提供的证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亦有“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等机构)。
对南京所遭受的这场浩劫,蒋介石曾多次在讲话、指示中以“大屠杀”称呼之,到了1946年,又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可以说,这意味着“南京大屠杀”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正式命名,走入了历史叙述中。
在改革开放以前,囿于意识形态的限制,大陆战争题材电影的叙述往往着力于表现革命战争对革命战士的洗礼,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南京大屠杀很难进入电影工作者的选题范围。随着国际风云变幻,中日邦交正常化,南京大屠杀也变得敏感起来,此外,这一题材过于沉重、血腥,直接呈现于大银幕,也有多方面的顾忌,因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现身,必定是姗姗来迟的。
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落成开放,无疑使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再次进入公众视野。1987年,罗冠群导演了《屠城血证》一片,成为第一部直接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内地电影。此片从片名中就可以看出,是以控诉、指证日军暴行为主旨的。在片中,日军被普遍表现为野蛮的兽性集团,客观的说,不无脸谱化倾向。而影片的主人公,则经历了从怀疑、惶惑到奋不顾身的揭露日军罪行的转变,最后,记载着日军罪行的胶卷被国际友人带出了南京,使得南京大屠杀的实情公诸于众。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对外交关系等敏感因素的考虑,导演特意在片中弱化了杀人、强奸等戏份的处理,不过整部影片的创作意指,还是“指控型”的,暨以揭露日军的罪行为主(当时大量史料还未被发掘),并使用了大量的视听象征符号(如最后火烧钟楼,钟声长鸣)。而且由于条件限制,日本士兵都是中国演员饰演,真实性上难免大打折扣。此外,当时的政治环境也不允许导演强调国民党军队的浴血奋战,从而也弱化了对抵抗的叙述。
1995年,吴子牛导演了《南京1937》一片,与《屠城血证》不同,此片较多的带有了人道主义的色彩,有不少从普遍人性观念着手的表达。在剧情上,由于大量史料的发掘,吴子牛也比罗冠群有了更多的历史物证,基于这些历史事实,《南京1937》在影像表达上也更加的“残酷”、直接。不过影片也虚构了一个中国军人与日本女子的爱情故事,还有日军见到日本人后人性流露的桥段,以及中国难民迁怒于日本平民女子的情节。应该说,这反映了导演对于大屠杀中的人性思考,但并不符合历史真实,也削弱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
香港导演牟敦芾1995年亦导演了《黑太阳南京大屠杀》一片,这位“重口味”导演并不讲究剧情的统一连贯,而是以直白的视觉刺激为主——如枪挑胎儿、水煮小孩等等。牟敦芾还在片中借日军之口反思了中国人的“不抵抗”,并有日军高级将领直接下令屠城、强奸的桥段。不过,中国演员操着一口国语饰演日军角色,实在难以服人。2002年,香港导演杜国威执导了《五月八月》一片,影片以一对小姐妹的视角,展现了那段南京惨遭蹂躏的历史。此片以小见大,在国际上获奖也很多,不过影片在历史常识上犯了不少错误,殊为可惜。
2005年的《栖霞寺1937》则是讲述爱国僧人救助南京大屠杀难民的故事,叙事结构类似于《拉贝日记》,可惜犯了“主旋律病”,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2008年中外合拍的《黄石的孩子》,也有大量篇幅涉及南京大屠杀,不过影片主体还是英国记者拯救中国孤儿穿越丝绸之路的故事。
2009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启用了大量的日本演员参演,陆川在史料的掌握上也比吴子牛和罗冠群丰富得多。影片采用了中国军民和日本士兵双视角共同叙事,全片采用黑白影像,对于日军的暴行有直接的展现。此外,陆川也意图摆脱把日军“恶魔化”的套路,着力在影片中展现日军士兵与常人无异的喜怒哀乐,但那些烧杀掳掠的罪行,正是由这些普通士兵所为的“平庸的邪恶”,对“汉奸”也没有做一味的丑化。不过陆川刻意虚构了一个日军士兵对罪行的苦闷反思,甚至让这位日本士兵在目睹大量罪行后饮弹自尽。这一虚构显然脱离了历史事实和人物性格,也饱受舆论的抨击,影片反法西斯的维度,也因为这一虚构而失之孱弱。2009年中外合拍的《拉贝日记》则是基于史料的发掘,比较冷静的表现了国际友人拉贝建立“国际安全区”庇护中国平民的故事。拉贝救助中国人的情节像极了辛德勒保护犹太人的桥段,影片的结构也是同一模式,由于主要是外国人视角,中国人角色在片中并不出彩。
2011年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则把视角集中在一个南京教堂内,讲述了妓女代替女学生慷慨赴难的故事。影片还着力刻画了浴血奋战的国军士兵群像,应当说,这是不小的进步。而在日军暴行的展现上,影片既有血淋淋的直接展示,也有对日军人性的克制表述——譬如那个弹钢琴唱乡谣的日本军官,但他在执行残酷军令时,也丝毫不打折扣。
【刊载于《南都周刊》2011年12月19日第49期】
from Cinephilia 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