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自由亚洲
8月12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等五家大型国企宣布从纽交所退市。对这个看起来相当常规的市场现象,海内外评论大相径庭。海外说,中国主动与美国金融脱钩,中国则否定说,这不是主动推进金融脱钩。
《经济日报》8月15日的文章似乎显示出中国官方对五大国企退市的态度。该文题为“自美退市不意味主动推进金融‘脱钩’”,文中充满了启人疑窦的疑点和矛盾。其中,最令人喷饭的自相矛盾是,文章说,中国五家大型国企从纽交所退市,不是主动的、自愿的,原因是“个别境外市场将金融监管政治化、工具化,频繁制造事端打压外国公司”,影响了部分中国企业上市意愿。然而,文章又说,五家企业宣布自美退市,是自愿的,合理合规的,是从自身实际和商业角度考虑,不会对中概股、对中美两个资本市场构成大的影响或冲击。文章想要一箭三雕,既抨击美国的金融霸蛮行为,又倾诉中国企业被迫退市的无奈与无辜,同时又想安抚市场,两国并没有金融脱钩。
有趣的是,这种一箭三雕的文章,从字里行间都显示出中国政府一方面不自信另一方面又自信的矛盾心态。不自信的是,北京方面显然担心外界过度解读,认为中国正在谋求和美国金融脱钩,又担心这五家企业自美退市,会引发中概股“退市潮”。于是,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赶忙强调,五大国企的退市行为属于资本市场常态,尊重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境外上市地规则作出的决定。又说,这五家企业有较大特殊性,并不能代表200多家在美中概股企业的一般情况。不用担心在美国的中国企业会一窝蜂似的退市。
不过,北京政府显然也很自信,好像即使中国和美国真的金融脱钩了,中国也不怕。对此,文章透露了一点秘密:中国企业正在寻求别的替代。文章举例说,近期一些中国企业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到瑞士等欧洲市场上市,就展示了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拥抱世界的趋势。另一个自信的原因就更有意思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谈到中美经济脱钩的前景时,谈到美国经常用金融手段打击敌手,并且总是很成功。比如,美国80年代打击日本,90年代打击韩国,现在又用金融手段打击俄罗斯,似乎都很奏效。不过他认为,美国要用金融手段打击中国,未必能成功。因为中国的金融制度是不能自由兑换的,这是中国的天然优势,足以对抗美国的金融打击。黄高度称赞中国的这种金融制度谨慎、合理、睿智、有远见,所以能够在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黄奇帆的这种看法在中国官员中应有影响。
不管中国官方对能否抵抗美国的金融打击,自信还是不自信,文章绝口不提的是,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面临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中方的信用危机。文章称“五家企业严格遵守美国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说的不是事实。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瑞幸咖啡2021年4月承认某一季度造假达22亿人民币,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因此而全票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试图问责瑞幸咖啡这类虚报业绩的中国公司,要求企业上市三年内要向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提供审计底稿,否则可能会被强制退市。
这次五大国企退出纽约股市,按照在美国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经济学者李恒青说法,那是“逃跑”。他说,多年来,美国监管部门一直对难以审计监督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表示不满,中国方面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让这些公司交出审计底稿。
总的来说,北京政府似乎并不希望现在就与美国搞甚么金融脱钩。毕竟,中国在坚拒金融改革长达几十年之久后,终于允许美国的知名金融企业,包括贝莱德、花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资银行,在中国建立或扩大业务了。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最近表示,中美“金融脱钩”是一个伪命题。金融完全脱钩既不现实,也不符合中美任何一方的利益。
不过,中国不可兑换的金融制度,可能才是北京方面既不想脱钩又不怕脱钩的根本原因。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208/%E9%87%91%E8%9E%8D%E8%84%B1%E9%92%A9%EF%BC%9F%E4%B8%AD%E5%9B%BD%E6%94%BF%E5%BA%9C%E6%97%A2%E4%B8%8D%E8%87%AA%E4%BF%A1%E5%8F%88%E8%87%AA%E4%BF%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