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8 August 2022

別聽中國的歷史辯證,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原文標題:Don’t believe China’s convenient historical tales. Taiwan belongs to the Taiwanese
原文作者:Brian Hioe
發表日期:2022年8月18日


***本譯文版權歸作者/刊登機構所有。***

北京方面有很多台灣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現實卻複雜得多。

美國漢學家白魯恂 (Lucian Pye)有句名言:中國是一個 "偽裝成民族國家的文明"。但事實恰恰相反:中國是一個偽裝成古代文明的現代民族國家——當這樣做有利它實現其擴張主義野心的時候。

這一點在中國談論台灣的方式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它聲稱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最近發表了一份白皮書--在南希-佩洛西訪問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實彈演習,旨在恐嚇台灣--白皮書一開始就提到了隋朝(581-618)向台灣派遣軍隊。中國對台灣的領土主張經常引用明朝軍閥鄭成功的歷史,鄭成功在其短暫的東寧王國(1661-1683)期間將台灣作為其行動基地,或者台灣在1887年正式納入清朝,成為一個省。

然而,引用中國王朝的歷史來證明當代的領土要求是虛假的。畢竟,統治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共產黨正是推翻帝國中國的歷史力量之一。而中國共產黨在其75年的歷史中從未控制過台灣。僅僅因為一個前現代政體曾經向台灣派兵並不就意味著1500年後一個完全不同的政體有權控制台灣。

就鄭成功而言,雖然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將其視為為中國征服台灣的歷史人物而加以推崇,但他也有一半的日本血統。因此,在台灣從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另一個將台灣的歷史與中國大陸的歷史分割開來的事件--鄭成功被用來強調日本對台灣的主張。最後,在台灣原住民的記憶中,鄭成功是一個哥倫布式的種族滅絕人物,在漢族定居者到來之前,他們就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定居,是台灣的原始居民。

即使在清朝統治時期,中國也沒有控制台灣島的全部,而且似乎對它作為一塊領土不感興趣。因此,在中日戰爭後的1895年,台灣島被割讓給了日本人,而這距離它被納入中國僅有短短的八年時間。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古老的、前現代的歷史似乎壓倒了當代台灣人民的自決意願,也就是說,維持台灣事實上的獨立現狀的務實立場。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上個月發布的民意調查發現,超過80%的人傾向以某種形式維持民主現狀,而只有1.3%的人希望立即與中國統一。

北京在台灣人追求獨立時威脅要對他們使用武力--正如中國駐英國大使最近宣布的"'台灣獨立'意味著戰爭"--同時它也對台灣僅僅尋求維持它已經擁有的民主自由進行軍事威脅。

除此之外,中國還吹噓中美兩國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關於台灣問題的三個公報,或中共與台灣執政的國民黨(KMT)在1992年達成的共識,作為其對台灣主張的更多歷史上的最新理由。然而,美國和中國在這三個公報中並沒有就台灣問題達成任何協議。而中國經常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自己的一個中國原則混為一談,前者知悉(但不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後者則主張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92共識是國民黨和大陸的共產黨開會的結果。兩黨都同意有 "一個中國",但對這個詞的含義有不同的解釋。此外,非國民黨的政黨長期以來一直質疑是否真的達成了任何協議,還是事後捏造的--歸根結底,這不是一個民選的台灣政府談判出來的決定。相反,它是由國民黨單獨談判的,在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之前,國民黨以一黨專政的方式統治了台灣幾十年。

民族主義對歷史的描述總是令人心生疑竇--中國對台灣的官方說法也不例外。長期以來,台灣人一直在尋求務實的方法來維持他們的民主自由,而不陷入與中國的血腥戰爭,這將使台灣人和中國人都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前進的道路是什麼?也許首先要傾聽台灣人的聲音,了解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歷史,以及他們認為維護政治自由和避免衝突的途徑--而不是聽從外界根據可疑的歷史強加的觀點。

* * * 

Brian Hioe是New Bloom雜誌的創始編輯之一,該雜誌是一本報導台灣和亞太地區活動和青年政治的網絡雜誌。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2/aug/18/china-convenient-historical-tales-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