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6 November 2021

政府面對不可能任務 田飛龍教你如何選擇

在所謂新選舉制度下,過往不同派別的政治競賽已經消失,代之以親北京政客之間互相較量。大患已除,特區當權者本該穩坐釣魚船,但又表現得患得患失,恐怕選舉不得民心,支持者寡,因此不惜刑法侍候,禁止呼籲市民不投票或投廢票。

特區當局陷入重重憂慮,當然是自己心虛使然。好端端的選舉制度,按照《基本法》運行二十多年,如今以完善選舉制度之名,變成完善委任制度之實,不但把民主派、本土派的從政者摒諸門外,也同時剝奪全港選民的選擇,因為候選人必須首先通過當權者的甄選,還要取得親北京人士主導的選舉委員會內五個界別的成員提名,近乎不可能的任務。當局既要剝奪選民的選擇,又要他們支持其巧取豪奪,不僅是強人所難,也是強自己所難。

困難更在於,特區班子脫胎於小圈子選舉,嚴重欠缺代表性,不要說佔六成香港人的民主派、本土派支持者不以為然,甚至親北京圈子之中,也有不滿特首林鄭月娥的政策和作風。一個先天欠缺民意認受的特首和政府,提出及推行一個大規模剝奪市民參政權利的選舉制度,又怎能期望可以負負得正,以倒行逆施而得到市民的認同,尤其是反對者的支持?

更不要說,單看林鄭及其班子長期低沉不起的民望,便叫人擔心。反修例運動事隔兩年,儘管小恩小惠政策不斷推出,但市民對林鄭的評分仍在三十上下浮沉,超過四成人更一路給她零蛋。反修例運動支持者立場堅定,不忘記不原諒,是由於林鄭兩年下來,不但沒有跟反對派溝通、和解,再重新合作,反而擴大打擊面,限制言論自由,壓制公民社會,拘捕異見人士,取消議員資格等等。特區當局的言行彷彿不斷提醒市民,整頓反修例運動的措施餘波未了,如今又推出所謂完善選舉制度,不外風繼續吹。因此,市民若把十二月立法會選舉當作又一次信任投票,結果如何,早已寫在牆上。

兩年前,71%選民參加區議會投票,以選票表達反修例運動的訴求,結果85%議席由民主派或本土派當選,但當局不僅寸步不讓,今年更採取反制措施,以法例規定區議員必須宣誓效忠,不符合官方規定者可被取消議員資格,結果導致三百二十多位民選議員(自動辭職或取消資格)離開議會。經此一役,一百八十萬民主派選民如何相信投票有用,當局絕不能視作理所當然,而即使他們走入票站,又會否勉強自己,在工聯會和民建聯之類的候選人之中作出選擇?

一年多以來,民主派議員絕跡,立法會失去強大的反對聲音,對於重要事項如徹底「清零」的防疫措施,以至沒有開支預算和估計支付能力的「北區都會計劃」,議會內監察乏力,也不能引發社會辯論。所謂新選舉制度,直選議席減少四成,卻加入小圈子「選舉團」產生的四十席,議會的監督力相信比現在更不濟。若說投票等於支持選舉制度,一直要求真普選、支持反修例運動的六成選民有何選擇,還用説嗎?

其實大局既定,北京對立法會九十個議席可謂十拿十穩,沒有其首肯,休想入閘參選。但既然如此,何不悶聲取席位,卻要自找麻煩,成就不可能任務,爭得民主派市民的支持?

大陸學者田飛龍一語道破箇中關鍵。他除了說新選舉制度需要認可和支持,更表示今次選舉是新制度「和民主整合的良性進程」。後一句說話指出兩個重點:一、新選舉制度不是民主制度,;二、通過今次選舉,民主可以借屍還魂,又可確立新制度的信譽。

第一點是事實,不用說了,至於第二點,他沒有言明,但意思不外是指獲中央恩准入閘的非建制派候選人,若取得民主派群眾投票支持當選,日後又只限於對經濟民生議題發言的話,代表他們放棄那批至今拒絕參與新選制的民主派及其代表的政治理念,而新選制一旦取得大量民主派群眾支持,亦自然取得法律所無法給予它的認受性,成為令人信服的制度。

果真如此,田飛龍似乎在忠告市民:是否及如何投票,代表抱着甚麼立場,是堅持五大訴求,還是選擇遺忘,投身美麗新香港?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



from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 全部文章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6%94%BF%E5%BA%9C%E9%9D%A2%E5%B0%8D%E4%B8%8D%E5%8F%AF%E8%83%BD%E4%BB%BB%E5%8B%99-%E7%94%B0%E9%A3%9B%E9%BE%8D%E6%95%99%E4%BD%A0%E5%A6%82%E4%BD%95%E9%81%B8%E6%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