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一则关于奔驰汽车的海报引发中国“舆论”抗议,压力之下,2月6日,戴姆勒公司公开道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虽然没有明确答复该道歉行为是否是应中国官方的要求做出,但以胜利者的口气宣称:“知错就改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
事实上,不需要揣测中国政府是否对梅赛德斯-奔驰直接施压,在越来越严格的管制之下,中国所有大规模的网络舆论事件如果没有官方的许可,都是不可能形成的,所谓“舆论压力”,实际上就是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
这一事件最为令人惊讶之处,我以为有两点:
一,海报内容本身——“从所有的视角审视,你会变得更加宽广”——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没有错误,也不带有任何政治敏感性,而且,这一内容发布是通过instagram账号发布的,作为全球性社交媒体,Instagram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也就是说,这是一则外国公司发布、完全没有侵犯中国“网络主权”、也不是针对中国网民扩散的信息,即使附加了一句“以达赖喇嘛的全新生活视角开启你新的一周”,考虑到达赖喇嘛尊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崇高威望——他不仅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住,即使在逃离西藏后,也曾继续挂名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只能被视为以名人影响力扩展广告效应的做法,却遭到中国“舆论”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粗暴“谴责”;
二,“舆论事件”形成后,梅赛德斯-奔驰迅速删除言论,并毫无保留地予以道歉,称上述信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极度不正确”、“非常对不起”,看来即使作为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公司之一,面对中国的压力,梅赛德斯-奔驰也不打算做任何一点挣扎和抗争,唯有以“悔罪”的态度“改邪归正”,而且,似乎担心自己的“悔罪”态度不够诚恳,针对Instagram发布的信息,它们选择了在中国的微博上予以道歉。
海报内容确实“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吗?“中国人民”采取公投还是统计的方式对梅赛德斯-奔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国人,至少我没不认为梅赛德斯-奔驰最初发布的信息对我的感情有任何伤害,因此,准确的说法不如说是“伤害了与中国政府的感情”。
这一事件中,中国政府的蛮横和西方公司的软弱向我们提示一种极大的危险,那就是西方公司只要在中国存在经济利益,将不得不被迫接受中共当局的政治性审查。如果说苹果公司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手机下架一系列软件程序还可以勉强用“不得不遵守中国法律”作为借口,那么,梅赛德斯-奔驰的做法于法何据呢?不过是担心遭到中国政府的报复而已,所有原则、价值观和道义形象毫无保留地向来自中国的经济利益俯首称臣!
这是西方公司在与中国进行交往时面对的普遍困境,一旦与中国经济发生关系,它们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受制于中国政府,遭受各种额外的审查,直至最后发展到极为顺从的自我审查。中国政府将经济利益作为手中的砝码,迫使与中国有关的外国公司屈服于自己的政治压力,甚至充当中国政府的说客,影响西方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西方公司要想保留基本的尊严,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向google公司那样选择退出中国。
这样的关系,当然是中国政府所乐见的。在世界范围内,这是完全不对等的游戏,西方国家不可能因为某家中国公司的广告信息具有争议性而对这些公司施加压力和威胁。在这样的关系之下,外界与中国的所有经济交往,都可能成为中国的政治筹码,而对西方价值观构成侵略和蚕食。
让中国政府借助经济活动对西方公司、个人逐一进行审查,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我们能够指望这些公司坚持原则,勇敢地面对中国政府的不正当威胁吗?在这样的关系之下,中国所谓的“对外开放”、“自由贸易”、“扩大经济合作”,也许不过是丢给西方国家的带毒的诱饵。
指望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西方公司承担起道义原则是不现实的,甚至连许多西方国家政府也早已为了一点经济利益而对中国政府妥协再妥协。如何应对中国以其经济实力而对西方展现出的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政治态势,恐怕需要西方社会共同寻求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和对策。
2018年2月7日华盛顿
事实上,不需要揣测中国政府是否对梅赛德斯-奔驰直接施压,在越来越严格的管制之下,中国所有大规模的网络舆论事件如果没有官方的许可,都是不可能形成的,所谓“舆论压力”,实际上就是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
这一事件最为令人惊讶之处,我以为有两点:
一,海报内容本身——“从所有的视角审视,你会变得更加宽广”——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没有错误,也不带有任何政治敏感性,而且,这一内容发布是通过instagram账号发布的,作为全球性社交媒体,Instagram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也就是说,这是一则外国公司发布、完全没有侵犯中国“网络主权”、也不是针对中国网民扩散的信息,即使附加了一句“以达赖喇嘛的全新生活视角开启你新的一周”,考虑到达赖喇嘛尊者在世界范围内的崇高威望——他不仅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住,即使在逃离西藏后,也曾继续挂名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只能被视为以名人影响力扩展广告效应的做法,却遭到中国“舆论”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粗暴“谴责”;
二,“舆论事件”形成后,梅赛德斯-奔驰迅速删除言论,并毫无保留地予以道歉,称上述信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极度不正确”、“非常对不起”,看来即使作为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公司之一,面对中国的压力,梅赛德斯-奔驰也不打算做任何一点挣扎和抗争,唯有以“悔罪”的态度“改邪归正”,而且,似乎担心自己的“悔罪”态度不够诚恳,针对Instagram发布的信息,它们选择了在中国的微博上予以道歉。
海报内容确实“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吗?“中国人民”采取公投还是统计的方式对梅赛德斯-奔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国人,至少我没不认为梅赛德斯-奔驰最初发布的信息对我的感情有任何伤害,因此,准确的说法不如说是“伤害了与中国政府的感情”。
这一事件中,中国政府的蛮横和西方公司的软弱向我们提示一种极大的危险,那就是西方公司只要在中国存在经济利益,将不得不被迫接受中共当局的政治性审查。如果说苹果公司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手机下架一系列软件程序还可以勉强用“不得不遵守中国法律”作为借口,那么,梅赛德斯-奔驰的做法于法何据呢?不过是担心遭到中国政府的报复而已,所有原则、价值观和道义形象毫无保留地向来自中国的经济利益俯首称臣!
这是西方公司在与中国进行交往时面对的普遍困境,一旦与中国经济发生关系,它们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受制于中国政府,遭受各种额外的审查,直至最后发展到极为顺从的自我审查。中国政府将经济利益作为手中的砝码,迫使与中国有关的外国公司屈服于自己的政治压力,甚至充当中国政府的说客,影响西方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西方公司要想保留基本的尊严,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向google公司那样选择退出中国。
这样的关系,当然是中国政府所乐见的。在世界范围内,这是完全不对等的游戏,西方国家不可能因为某家中国公司的广告信息具有争议性而对这些公司施加压力和威胁。在这样的关系之下,外界与中国的所有经济交往,都可能成为中国的政治筹码,而对西方价值观构成侵略和蚕食。
让中国政府借助经济活动对西方公司、个人逐一进行审查,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我们能够指望这些公司坚持原则,勇敢地面对中国政府的不正当威胁吗?在这样的关系之下,中国所谓的“对外开放”、“自由贸易”、“扩大经济合作”,也许不过是丢给西方国家的带毒的诱饵。
指望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西方公司承担起道义原则是不现实的,甚至连许多西方国家政府也早已为了一点经济利益而对中国政府妥协再妥协。如何应对中国以其经济实力而对西方展现出的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政治态势,恐怕需要西方社会共同寻求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和对策。
2018年2月7日华盛顿
相关日志
- 2018/01/11 -- 讲史堂:关于“新版历史教材删掉文革一课”文章被删除的回应被删除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11/13 -- RFI:”沉默入侵”疑受中国干预澳书商延迟出版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11/13 --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澳大利亚著名学者称被中国政府噤声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9/09 -- 爸爸去哪儿?爸爸哪儿都去不了了!湖南卫视遭广电总局整治路线错误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8/18 -- 暂不输出革命、饥饿和贫困,但使劲折腾你们:剑桥大学出版社传被中国要求撤下涉华学术论文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8/09 -- 空心彩蛋:用三十亿票房称赞一个谎言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7/21 -- 封锁越来越紧密了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7/14 -- 中国数字时代:AB站血洗日剧欧美剧专区,共青团中央微博评论失控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6/25 -- 《澳大利亚人》中国的审查之手伸进了我们澳大利亚的网络空间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5/25 -- 预防性自宫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