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February 2018

鍾樂偉:電影《1987》到 2018:韓國雄壯民主路的前世今生

在首爾仍是被稱為「漢城」的時候,80 年代的韓國社會縱然乘著經濟起飛之勢,民眾的生活條件漸見改善,但就在欣欣向榮的背面,寬容的臉孔卻在這個國家的國民上變得陌生,街頭上更是籠罩著一役動盪不安的氣氛,尤其在日與夜的對比,特別明顯。70 年代的夜間宵禁令,早於 80 年代初由新上任的軍人獨裁總統全斗煥全面解除,晚上民眾夜夜笙歌的景象得以恢復,但白天的漢城,卻是另一個滿佈警民劍拔弩張對峙場面的戰場。

1948 年建國的大韓民國,立國之初本以奉西方民主與自由精神為原則,建立以公開、公平與公正的一人一票投票選出總統的國家體制,並確定了韓國憲法中尊重國民意願為國家第一基本元素。只可惜體制只屬表面,當政者在過去的日子,不但未有履行當初立國時給予民眾民主與自由的承諾,更不斷濫用公權力以圖延續自己的權位至千秋萬代,最終把國家推至只擁有徒具虛名的民主,實際上卻是一個容讓獨裁者獨攬大權專制國家。

1961 年軍人將領朴正熙藉國家不能群龍無首之名,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上台,18 年間不斷以高壓手段打擊爭取國家恢復民主體制的聲音。雖然他的專權王國於 1979 年,被當年的韓國中央情報局局長金載圭的子彈摧毀,但韓國舉國上下國民的民主夢,卻未有隨著朴正熙之死而換來,反而是另一將領全斗煥再一次借國家不能陷入紛亂,以免被北韓有機可乘入侵的藉口,發動第二次軍事政變,並且以鐵腕與毫不人道的血腥手段,以子彈與坦克武力鎮壓了在全羅南道光州市爆發的民主運動。但一場屠城鎮壓卻未有撲滅了韓國廣大國民爭取民主與自由的熱忱,反而更鼓動了更多大學生,於 80 年代起本著正義之心,投身民主運動抗爭行列。他們不怕槍林彈雨,也要冒著性命危險,以推翻全斗煥的獨裁體制為己任。

即將在香港正式公映的韓國電影《1987:逆權公民》,就是一套以發生在韓國1987年,那段既熱血又扣人心弦的抗爭歷史為背景的電影。作為兩套同樣以韓國民主抗爭為題的延伸作品(2014 年《逆權大狀》以 1980 年發生於釜山的釜林事件為背景,講述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前半生,是如何受當年為爭取民主的熱血大學生感召而搖身一變成為主動挺身而出對抗獨裁者的人權律師;2017 年的《逆權司機》則是講述 1980 年光州的「5.18」民主抗爭運動中,一名計程車司機如何協助一位來自德國的外籍記者,冒著槍林彈雨深入光州拍下當年軍隊屠城的證據,最後成功公諸於世呼喚更多人聲援對抗獨裁者。)《1987:逆權公民》顧名思義是把那一段長達十數年間韓國民主抗爭之路的焦點,濃縮集中在那主宰著政局發展關鍵的一年 – 1987。

電影《1987:逆權公民》以發生在 1987 年 1 月 14 日,當年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下主要針對學生運動與對共活動的「內務部治安本部」,在位於南營洞的「對共分室」調查一名叫朴鍾哲的 22 歲首爾大學學生期間,以水刑拷問時不慎把學生打死的真實事件為切入點,講述後來對共部本以強權威嚇各有關部門,以圖掩蓋殺人真相。可是,就在檢察官、醫生、記者與獄警對獨裁政權多年來延續的不正之風已再忍無可忍之際,他們共同協力,誓要把「對共部」的殺人事實公諸於世。最後,朴鍾哲之死被傳媒公開以後,掀起了韓國舉國上下憤怒的民眾,推翻獨裁政權的序幕;而後來被感召投身抗爭行列的延世大學經營學系學生李韓烈,他在同年 6 月 9 日於大學門外示威期間,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傷及後腦後不幸死亡的慘劇,更是韓國「六月抗爭」的催化劑,直接促成了國家從獨裁走向民主改革的里程碑。

30 年的過去,今年的 1 月 14 日韓國民眾舉行了悼念朴鍾哲烈士逝世的31周年紀念活動。回想起過去 9 年多時間由兩位出身保守派別的總統,李明博與朴槿惠管治下的韓國社會,無論在對待民主異見聲音、或是針對媒體報導的打壓(封鎖世越號事故的報導),甚至是試圖隱瞞與捏造虛假證據(農民白南基被警察水砲擊斃事件),以證明殺害示威者並無不妥的卑劣行徑,彷彿韓國社會在那段日子期間,好像又再次回到 1987 年的歷史關口之中。幸好無論是 1987 或是 2017,30 年來韓國國民對追求與捍衛民主自由等基本價值的動力與熱情,從無動搖,1987 年與 2017 年的首爾廣場都是站滿了數以百萬計手持燭光的群眾,大聲叫喊著「全斗煥」與「朴槿惠」下台的口號。相比之下,1987 年的民主革命只能達成一半的成功,因為在後來的總統大選中,在野派未能達成單一候選人的共識,兩位候選人金大中與金泳三分攤了票源,最終讓全斗煥親自欽點的代表盧泰愚成功當選,成為韓國第 13 屆的總統。「廣場的勝利,卻敗於制度上」是 1987 年的民主革命的悲壯結局,幸好 30 年後的 2017 年,反朴槿惠的「燭光革命」成功擺脫了韓國民眾這場民主革命失敗的宿命,推翻了無能的領導人,成就了韓國政治上第三次政權交替,並完成了「六月抗爭」的歷史遺願。


通往民主之路 (1):朴鍾哲拷問致死事件

電影《1987:逆權公民》講述的是在 1987 年 6 月 10 日爆發的韓國「六月抗爭」事件的關鍵導火線 – 「朴鍾哲拷問致死」。事源為了追捕主導首爾國立大學的「民主推進委員會」核心人物朴氏,負責調查大學生運動的「內務部治安本部」便進行大規模追捕行動,結果以證人身份拘捕了他的大學後輩,就讀語言學系三年級學生朴鍾哲。未知道前輩下落的朴鍾哲,一直未能為拘留他的警員提供任何線索,結果著急的對共警員便對朴鍾哲施以水刑拷問,然而因為施暴過度,不慎把他弄至窒息死亡。

朴鍾哲被殺後,警方先曾試圖掩蓋事件,肆以盡快把屍體燒毀作結,但就在翌日卻已有媒體報導有關朴鍾哲在位於南營洞的「對共部」在拷問期間不幸被殺的事件。為了防止事件討論進一步擴散,警方一直以朴鍾哲在審問期間,因調查警員在拍打桌面時的「啪﹗」的一聲而導致心臟病發,並因「心臟痲痺」而喪命。這樣荒唐的說法當然無法叫已如熱鍋上螞蟻的記者相信,後來負責為朴鍾哲驗屍的驗屍官,卻向媒體表示在朴鍾哲身上不單發現多處因拷打而留下的傷痕,而且還公開了當時在為他進行急救的時候,事發現場地板充滿積水,最終確定朴鍾哲是死於拷打過程中,因脖子被壓在浴缸中而不幸被水弄至窒息致死。

被媒體連番引爆的資料,警方也只能逼於無奈地直接承認曾經在審問朴鍾哲的過程中,使用嚴刑逼供,並且供出兩位趙姓與江姓的「治安部」調查員,是主使對朴鍾哲用刑的警員,主動交出二人並試圖以此結束案件。


通往民主之路 (2):全斗煥 4.13 護憲聲明

兩位趙姓與江姓的「治安部」調查員雖然被警方拘留,但對朴鍾哲遇害一事仍然抱有莫大懷疑的媒體,一直繼續追查有關事件,希望查出幕後更多牽連人等,將事件公諸於世。就在同一時間,國民對民主化的渴望越來越強烈,要求建立總統直選制並進行修憲的訴求更趨熱烈,叫全斗煥的政府苦惱不已。然而,表明絕不向群眾妥協的全斗煥,結果決定於向全國發表特別電視講話,指出為了實踐在明年成功舉辦漢城奧運會前,以和平方式達成政權交接,決定以間選方式,支持同樣擁有軍方背景的民主正義黨代表盧泰愚,繼承他的位置,並以在體育館內舉行的小團子選舉模式,推舉他成為下一任的國家總統。

全斗煥的「護憲聲明」無疑是向全國已憤怒得難以平息下去的群眾宣戰。就在那一刻,本來意願作為代罪羔羊的兩位殺害朴鍾哲的警員,卻忽然更改口風,向檢察長供出除自己以外,另外 3 位涉案的調查員名單。結果,這張名單,就在當年 5 月 18 日於首爾明洞聖堂內舉行的「光州 5.18 抗爭 7 周年追悼彌撒」活動中,由天主敎正義具現全國司祭團向全國公開。自此以後,民眾以朴鍾哲為民主烈士,並以他的精神而舉行的悼念活動多不勝數。最終,在野黨、宗教界與大學生共同組成了「爭取民主憲法的國民運動本部」,統籌 6 月起進行的抗爭活動。


通往民主之路 (3):李韓烈被催淚彈擊斃事件

由「爭取民主憲法的國民運動本部」主力籌辦,於 6 月 10 日舉行的「朴鍾哲被拷問致死殺人事件的全國譴責大會」前,延世大學於大學校園門外舉行了「6.10 延世大出征前決意大會」。當時,延世大學經營學系二年級學生李韓烈,在參與示威過程中,不幸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碎片傷及後腦,成為首位死於催淚彈的韓國抗爭人士。自李韓烈事件發生以後,本來已憤怒不堪的韓國舉國上下抗爭者,心中的怒火更是難以平息,連本來一直沉默的白領工人與家長,對當權者無理殺害他們國家下一代而變得怒火中燒,表明不能再讓這個國家繼續沉淪下去,決定一同走上街頭,催化成這一次的抗爭運動,已擴展成全國性與各階層共同參與的民主鬥爭運動。一怒之下,整個 6 月份,全韓國多達擁有 500 萬名市民一同走上街頭,大聲疾呼「打倒獨裁」、「建立直選制」等口號,連街道上的汽車也同樣於每天下午 6 時一同鳴笛助威,以示抗議。

最後,波瀾壯闊的全國性民主抗爭運動,一發不可收拾,作為民正黨的總統候選人,盧泰愚最終也要屈服於民眾的訴求下,在 6 月 29 日發表「6.29 宣言」,向國民投降,宣佈將會修改憲法,建立總統直選制,正式標誌著韓國民主抗爭運動爭取數十年來了,最終達成夢想的重要一天。


1987 年的歷史,今天的回憶

透過群眾的力量,韓國最終於 1987 年成功建立直選總統的民主制度,雖然第一次總統直選,因為金大中與金泳三二人未能放下歧見,達成單一化候選人的妥協安排,最終讓盧泰愚延續了軍人統治多 5 年時間,但幸好心中那團不服氣的怒火,最終在 30 年後光化門廣場裡燃點的「燭光革命」,達成了以群眾力量推翻腐敗政權的歷史任務。歷史性的一刻雖然遲了 30 年再降臨,但來了總比無來,因此它最終還是能把韓國人的民主夢,在 2017 年寫下一個理應擁有的圓滿結局。

自 1987 年的「六月抗爭」以後,經過 30 多年的漫長歲月,如今的歷史還遺留下多少?1976 年建成,1983 年增建至 7 層高,位於南營洞的舊有韓國「治安本部」,今天已搖身一變,成為韓國警察廳人權保護中心。當中當年朴鍾哲被拷問打死的 509 號調查室,還有整個 4 樓,今天仍然保留下來,並建成朴鍾哲的紀念館。當年他的遺物、親筆書信與其他媒體報導內容,也一應在那裡保留下來。但是,除了朴鍾哲以外,其他當年同樣曾經針對學生進行嚴刑毒打的調查房,卻已被改裝,當年的浴缸與床位,都未有保留原貌。

因而,有韓國的公民團體便在青瓦台的陳情網頁上向文在寅總統請願,表示希望可以把原由警方營運的舊南營洞警察中心,轉交由公民團體營運,好讓更多當年那些被「對共部」揑造為親共份子的案件,都能再一次以證視聽地公開給國民知道,令國民都能更清楚了解當年軍事獨裁政府留下的種種惡行。另外,不幸被警方發射的催淚彈擊斃的烈士李韓烈,他的歷史紀念館建於首爾的新村區內。紀念館至今仍然保留著當年他被擊斃時身穿的衣服,還有他那雙韓國「Tiger」牌運動鞋與中彈時倒下的照片。而他就讀的延世大學,今天在校園內,留下「198769757922」的數字,意思是紀念李韓烈於 1987 年 6 月 9 日中彈,7 月 5 日身亡,並於 7 月 9 日舉行全國悼念儀式,死時 22 歲。

30 年歲月的過去,未完成的歷史任務,最終在前人開路,由今天韓國新一代達成他們的民主夢想。電影中,經常穿插播著當年的著名歌手「柳在夏」(유재하)(同樣於 1987 因車禍身亡)的歌曲,他的歌曲《舊日子》(지난 날)內的歌詞,當中那段「在那難忘的回憶之中 … 我願意讓我們的未來發光發亮 … 一天一天更加嶄新的 … 你和我的過去 …」(그리움을 가득 안은 채, 가버린 지난날, 잊지 못할 그 추억 속에, 난 우리들의 미래를 비춰보리, 하루하루 더욱 새로웁게, 그대와 나의 지난날)彷彿就是說出過往 30 年來,那段承先啟後雄壯韓國民主路的歷史。


鍾樂偉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韓國翰林大學言論情報學系博士候選人,喜歡研究兩韓政治與社會文化。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8/02/20180221-1987-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