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 April 2014

搖搖欲墜的臺灣民主?從民主態度調查談起

葉高華 /中山大學社會系


3月18日晚上,一群「反黑箱服貿」的學生發動突襲,佔領立法院議場。他們原本並沒有預期能夠支撐多久。想不到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數千名學生蜂 擁而出,包圍立法院,保護議場內的學生。隨後,一波接一波的學生趕赴立法院,聲援佔領行動。無法前往現場的民眾,也默默擔任後勤,以各種方式支援學生。為 什麼這場佔領行動能夠引發這麼大的迴響?他們究竟在反對什麼?

學生運動到底在反什麼?

事實上,「反黑箱服貿」的訴求可區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反對的是服貿本身,而這又包含三種聲音。第一種聲音反對自由貿易,無論是跟中國,還是跟 其他國家。這種聲音來自左翼知識份子。第二種聲音支持跟任何國家(包括中國)自由貿易,但是反對目前的兩岸服貿協議。因為目前的協議內容太糟了,甚至違反 自由貿易的精神。這種聲音主要來自右翼經濟學家。還有一種聲音,接受臺灣跟其他國家自由貿易,但是跟中國不行。為什麼?因為中國有併吞臺灣的野心,其他國 家沒有。為了避免遭到併吞,臺灣經濟不能過度依賴中國。
「反黑箱服貿」的第二個層次是反黑箱,包含部分支持服貿的人、反對服貿的人、更多對服貿不置可否的人,但是他們都無法忍受政府一意孤行的蠻幹。這次 學運的引爆點,其實是反黑箱而不是反服貿。很多人先是驚覺臺灣的民主體制幾乎快要被摧毀了,才開始關心服貿議題,然後發現服貿的問題,進而加入反服貿的行 列。
臺灣的民主體制經歷五次總統民選、兩次政黨輪替。按照某些人的定義,這樣已經算是民主鞏固了,怎麼會那麼容易被摧毀呢?2008年,我寫了〈走鋼索的民主〉,提到:
臺灣民主最大的隱憂,並不在於違法濫權的政客,而在於眾多缺乏民主自由信念的人民。假如民 主自由並未成為大多數人最堅信不移的信念,縱使這個國家擁有民主的一切型式,也是搖搖欲墜的。因為當政府開始侵害人權、走向威權之時,仍將獲得強大民意的 支持。於是,這個國家的民主體制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當時我引用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第五期第二次(2006年)的數據,指出有過半民眾期待接受「聖人」的統治,而不是自己當主人。另外,有將近一半的民眾反對任何示威遊行,並且抱持有罪推定原則。我評論臺灣的民主體制走在鋼索之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這篇文章發表之後,每年都被網友拿出來熱烈討論,反映這些年來臺灣民主的處境一再使人擔憂。

搖搖欲墜的台灣民主狀況

那麼,這些年來臺灣民主的處境是變得更樂觀?還是更悲觀呢?很遺憾地,我必須指出,臺灣民主已經不只是走鋼索,而是快要掉下來了!讓我們再來看看臺 灣社會變遷調查的數據。這次看的是2010年執行的第六期第一次調查,包含一系列民主價值量表。這個調查的母體,也就是我們想要獲得資訊的對象整體,是年 滿18歲的臺灣民眾。這個調查的樣本,是1,895個受訪者。你可能會感到好奇,1,895人的數據能夠代表全臺灣所有年滿18歲的民眾嗎?請放心,統計 學告訴我們,只要樣本是以機率抽樣法從母體抽出,樣本的特性就可以說明母體的特性。這個調查訪問的1,895人,就是以機率抽樣法從母體抽出的。如果你還 是不放心,我們再做個事後檢查:這1,895人的性別、年齡結構,完全與母體一致。因此,以下數據雖然只來自1,895人,但反映的就是全臺灣所有年滿 18歲民眾的狀況。
首先,請看這一題。
「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對於卡片上這三種說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

 【台灣民眾對於民主的信念,竟然逐年在下降】
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51.7%
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22.2%
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24.1%
也許你覺得:還好,擁護民主體制的人還是有過半數。問題是,民主信念不像選舉那樣只要過半數就贏了。如果民主信念沒有成為大多數人(八~九成以上)的共識,民主政治根本就不穩固。
聰明的你可能會發現,這個題目對於民主的條件很嚴苛,必須接受「不管什麼情況下」;對於獨裁的條件很寬鬆,只要「在有些情況下」就行。如果去除那些 前提,將前兩個選項改為:「民主政治是最好的體制」與「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那麼民眾選擇民主的比例必然大為提升。沒有錯,改變問題措辭會影響 調查結果。但是,這個題目加上那些不對等前提是別有用意的。進行哲學討論時,我們經常把情況推到極端,看看你的信念會不會動搖。這個題目就是想要考驗:在 最嚴苛的條件下,人們對於民主的信念是否能夠堅持。結果只有51.7%的民眾擁有堅定的信念,這樣的民主實在很脆弱。
更令人憂心的是,十年來臺灣民眾的民主信念呈現下滑趨勢。上述題目在2000年與2005年的調查中也曾經問過。比較三次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無 論如何都擁護民主體制的人從59.0%下滑到51.7%;接受獨裁體制的人從15.8%上升到22.2%。2000年時,臺灣民眾不但見證第一次政黨輪 替,對於民主政治也擁有較高的期待。然而,隨著陳水扁的失敗、政黨政治的失能,許多臺灣民眾逐漸對民主政治失去信心。倘若這樣的下滑趨勢沒有改變,臺灣的 民主體制還能持續多久呢?
也許你會期待,只要愈年輕的世代擁有愈強烈的民主信念,那麼臺灣的未來就會愈來愈光明。很遺憾地,我必須再次指出殘酷的事實:愈年輕的世代,對於民主體制愈沒有信心。 下面的交叉表將受訪者分為五個年齡層。顯而易見,隨著年齡的降低,無論如何都擁護民主體制的比例愈來愈低;接受獨裁體制的比例愈來愈高。在18-29歲的 民眾當中,只有41.0%無論如何都擁護民主體制;但有34.7%接受獨裁體制。這個現象簡直潑了我們的公民教育一盆冷水。我個人的猜想是,較老的世代親 自嚐過獨裁的滋味,因此對於民主體制有較強的渴望。然而,最年輕的世代無法體會前人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艱辛,卻經歷了陳水扁的失敗與政黨政治的失能, 因而對民主體制產生懷疑,甚至去想像獨裁體制可以改變這一切。倘若這樣的趨勢沒有改變的話,臺灣的民主體制將會終結在年輕世代的手中。


註:本表去除無效受訪者,因此總和百分比略高於前文所提。
下面這一題也顯現最年輕世代對於獨大的行政權有所嚮往。法官在審判影響治安的重大案件時,應接受行政機關的意見。

這一題加上「影響治安的重大案件」這樣的前提,也是刻意把情況推到極端,考驗民眾對於司法獨立的信念會不會動搖。結果最年輕的世代不夠堅持司法獨立,有超過半數支持行政干預司法。
這個調查還有其他關於民主價值的題目,限於篇幅,不在這裡一一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至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的網站下載數據。

有什麼樣的民眾,就會選出什麼樣的政客

我要強調的是,別以為有了總統民選,有了政黨輪替,臺灣的民主化就已經完成了。大錯特錯!臺灣的民主社會仍是未竟之業,非常脆弱,而且諸多跡象顯示 正在倒退!其原因,就在於多數臺灣民眾仍然缺乏身為國家主人的自覺,對於公共事務漠不關心,甚至凡事以去政治化為高尚。有什麼樣的民眾,就會選出什麼樣的 政客。當我們批評政客骯髒齷齪時,別忘了反身自省:是誰提供錯誤誘因,鼓勵這樣的人一再當選?沒有嚐過獨裁滋味的年輕世代,這次可要好好品嚐一下。當你的 利益被統治者出賣時,即使你再怎樣大聲疾呼,統治者就是聽不見,完全不把你當一回事。請想清楚,這真的是你要的政治體制嗎?


最近接連發生的黑箱課綱、黑箱服貿可謂是對年輕世代的一場震撼教育。而太陽花學運則讓我看到年輕世代的覺醒。年輕人必須扭轉民主信念每下愈況的趨 勢,臺灣民主才不會像Humpty-Dumpty那樣摔碎。我多麼希望二十年後再來看臺灣社會變遷調查(假如還有)時,民眾堅持民主信念的比例已達到八~ 九成。只有這樣,臺灣的民主才稱得上是鞏固。屆時,《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勢必得出第四卷,而書中的主角將會是年輕世代的你們。

from 巷仔口社會學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4/01/yapkohu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