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7 April 2014

廢核四,爭民主:向林義雄先生致意

4月25日來自全國各地,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大學院長,跨學系、老中青大學教授及國內數個重要學會代表近兩百名學者,身穿黑衣、戴黑帽,身貼白底 黑字「慟」,集結於凱道前舉辦【廢核四 爭民主】記者會,以響應林義雄先生追求「落實民主、停建核四」的禁食行動,以及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台灣各地發動的遍地烽火行動串連。記者會後,與會學者集 體禁語步行至義光教會,在教會旁公園朗讀聲明後,由代表將聲明與連署書交給義光教會志工,學者們隨後排隊進教會表達對林義雄先生採取禁食行動的不捨、支持 與敬意。

台灣反核運動三十年,反核立場鮮明的學者不在少數。自4月22日林義雄先生決定展開禁食後,學界即發起【廢核四爭民主學界不核行動聲明】 的連署,短短幾天內即得到數百位學者響應。參與發起、連署的學者,包括林明璋、林長壽、陳建仁、杜正勝、石守謙、李文雄(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及鄭天佐等七位中央研究院院士。聲明中,學者們表達對林義雄先生禁食行動的不忍、對時局的憂心,並沉痛強調: 「作為知識分子,我們無法接受執政當局一再戕害民主體制、陷國家於前所未有的憲政危機。作為公民,我們無法自外於這個混亂的時局」、「作為高等教育工作 者,我們堅信,學界作為社會良心、負有思考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責任,大學更應以積極行動與堅實論述,守護台灣的民主與永續的未來。」

學界對於核能發電的批評與質疑

在記者會上,中研院院士林長壽表示: 「林義雄先生,今年73歲。在過去40多年裡,他和家庭用生命守護臺灣,對臺灣民主的進展與扎根,寫下令人感動的詩章,我自己尊他為『國之長者』。 這次他再次用生命,發出靜默但清晰的聲音,提醒我們:『非核家園的實現,不能靠政客的承諾,而是臺灣社會公民運動的進程之一。』」林院士進一步指出:「目 前以『嚴格的安全檢查後,再以公投來決定是否運轉』來做回應,這和經濟部長的說法:「停止核四,我們的電力在2016年就會不夠」,兩相對照,政府的說法 可能還是一個充滿政治話術的謊言。」他並陳痛表示: 「政府還以『政策不能因一個人的因素而改變』,來回絕核四停建的訴求。這是一個非常殘忍而邪惡的回應,其目的在羞辱林義雄先生。」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暨澄社社長、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劉靜怡,從法理層面指出,停建核四不違憲:「從目前的社會氛圍來看,核四具有重大安全問題,不受民意信賴,身負監督和執行核四的安全興建與營運責任的政府部門,眼前最佳的選擇,就是由行政權和立法權兩者協力達成直接停建核四的目標。」劉靜怡指出,若要以公投決定是否停建核四,徹底修正反民主的鳥籠公投法再提案舉辦公投,或另訂特別法如「核四公投特別條例」,讓人民能夠真正對核四議題投票表態,都是行政部門可立即採行的有效作法。

代表台灣女性學學會發言的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鄭斐文從女性與弱勢者的的角度反對核電產業: 「核電是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負面產物,也是非民主、非環保、非生態永續的科技。核電產業對於弱勢者來說,更是災難。例如,現在還放在蘭嶼的核廢料仍在 污染,無足夠防護;核電工廠工人更是被犧牲於高風險的健康危害中;對於貧者、小孩或老人來說,核電也是摧毀家園的怪獸 !因為當核災難來時,弱勢者將變得更是一無所有。」 鄭斐文指責:「國民黨政府的作法根本就顯示出其粗暴的父權國家的本質,而就是因為這種暴力國家才使得林義雄先生需要以絕食手段進行抗議。」
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代表、中正大學講座教授陳瑞麟以「科技與社會」(STS)對核電長期研究的基礎表示:「核能發電發生災害的風險不是很低,而 是很高!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生災害時,代價我們無法承受。近三十年來,STS已經對核能發電產生的社會議題(包括大型核災)作了許多學術研究,在這些研究 的基礎上,同時考量台灣的地理和社會條件,我們認為台灣完全不具備使用核能發電的條件,對台灣未來唯一有保障的出路是:廢核。」陳瑞麟並且憂心指出: 「具有自主核能技術的先進國家如美國、前蘇聯、日本都發生了最嚴重七級核災,不具備核能自主技術的台灣,有什麼科技條件堅持使用核能發電?台灣地狹人稠, 核廢料無處放置,也無處理核廢料的自主能力。萬一發生大型核災,災民也無處可撤!」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呂忠津批判: 「這個習於說謊的馬政府說,核四停建、核一(2018-9)、核二(2021-3)、核三(2024-5)除役後,台灣就會缺電、限電。不要說現在本來就 沒有核四在發電,在未來的五至十年間,台灣有能力、有技術,除了能快速開發蘊藏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再生能源外,也可以於過渡期發展使用潔淨化後 的化石能源,來取代除役的核能電廠,甚至淘汰高碳排放的火力發電廠。而創新的綠能與節能產業,將可成為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的新引擎。台灣人應該儘 早丟棄這個無能、擺爛、怠惰的中國國民黨政府。」
此外,中研院院士、Emory University化學系教授林明璋向馬政府提出兩個問題一個建議,他質問,一、馬政府如何保證核電安全?二、核廢究竟要如何處理? 劉俊秀教授從工程專業立場表示,日本發生福島核災的經驗,讓我們知道,核電不可能安全,而台灣在找不到穩定地盤的情況下,核廢料也不可能有去處。廢核才是 台灣該有的選擇,蓋核四的錢應該拿來發展再生能源。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指出,「台灣有全世界最危險的核電機組,台灣社會,不管是學術界或一般民眾,都有 停建核四的共識,人民之間建立起的共識,應該可以作為政府的決策基礎,停建核四不只是一個核電廠存在與否的問題,而是台灣未來社會及國家發展價值的一種選 擇。」詹長權教授進一步指出,台灣前面三個核電廠都是在威權時期所作的決定,但建核四廠是台灣已經政治民主化之後,但台灣人民卻不能有決定的權力。他呼 籲: 「馬總統跟江院長在知識前要謙卑,要相信真理而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受舊的政經勢力左右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因為你們對核四抉擇的正確與否,關係著未來 台灣社會發展空間的寬廣或狹窄,如果因循苟且繼續興建核四,我們將因此無法跟上全球永續發展的腳步,台灣將真正的被世界邊緣化。如果停建核四,馬總統與江 院長兩人、林義雄先生與全體台灣人民的未來,都將會海闊天空。」

學界的訴求:廢除核能、還權於民

范雲代表學界,重申學界支持全國廢核平台所提出的兩大訴求: 「一、停建核四,核一、二、三廠盡速除役,二、還權於民,下修鳥籠公投法門檻」,並呼籲全民一起走完廢核四的最後一哩路。學者們也同聲祈願林義雄先生、台 灣人民與生態環境平安健康,祈願人民堅定的意志與行動,得以帶領台灣邁向民主與非核的家園。

from 巷仔口社會學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4/27/chiuhuame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