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October 2011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佛山女童案:见死不救为各国法律所不容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佛山女童案:见死不救为各国法律所不容

中国广东佛山两岁女童两次被汽车轧过,十几个路人见死不救,这个交通事故和见死不救现象,引起了中国国民大讨论。外国法律如何对付这种现象和行为?

*悦悦事件“野火”般传遍互联网*

上星期,广东省佛山小女孩悦悦在马路上被两辆货车碾压,小女孩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网络视频显示,当时有十几个行人或骑车人路过,没有一人对她施以援手,直到捡破烂的陈女士把悦悦扶到路边并报警。

悦悦事件引起很大反响,各种报道铺天盖地。印度报星期三发自北京报道说:悦悦事件像“野火”一样,传遍了互联网,新浪微博各种报道、评论和跟贴成千上万。新浪微博有1亿用户。

报道说,这个事件震动了整个中国,引起了激烈讨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社会道德的大滑坡。

*中国交通法规:路人须救助悦悦*

佛山警方说,已将两名肇事司机缉拿归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章70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值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但是,这个安全法并没有说明,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不协助又会受到何种惩罚。

*大陆、台湾惩罚撞人逃逸者*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01条)还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在台湾,交通肇事但没造成伤亡者,可罚款1千到3千新台币,吊销驾照1到3个月。造成伤亡者,可终身吊销驾照。

*全世界:撞人逃逸者承担刑事责任*

在大多数国家,开车撞人溜掉都属于刑事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肇事者通常都会被吊销驾照、甚至要坐牢。中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造成人身和财产重大损失者,可判处3到7年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者,可判处7到15年监禁。

在美国,驾车撞人逃逸,各州的惩罚不同。在维吉尼亚州,撞人逃逸,如果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就是刑事重罪。在德克萨斯州,如果撞人致死,则是三级刑事重罪。造成重大受伤事件者,可处一年到5年的监禁,罚款5千美元以下。

在加拿大,刑法252条规定,驾车撞人逃逸者,可判处5年监禁。如检方能证明逃逸司机知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该司机可被判处14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

*许多国家法律规定:见死不救者坐牢*

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刑法规定,不能见死不救。
法国刑法典明文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者,处以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10万美金)罚金。”

在德国,刑法142条规定,开车撞人逃逸,可判处3年徒刑或课以罚款。刑法323条还规定,见死不救者,可判处一年监禁或课以罚款。德国法律还规定,见死不救,没有任何理由和解释。例如发生交通事故,路人都应当保护现场,防止再度发生事故,都应该呼叫救护服务,尽可能对伤者给予抢救。

塞尔维亚刑法126条、127条规定,见死不救者(若交通事故中)可处一年徒刑。如受伤者因路人见死不救而死亡,相关路人可判处8年徒刑。

在欧洲其他国家,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芬兰、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荷兰、挪威、葡萄牙、俄罗斯、西班牙、瑞士,都有相关的刑法条款惩处见死不救现象。

巴西法律规定,路人不能见死不救。巴西刑法135条规定:见死不救者,可判处半年到1年监禁。

在美国刑法中,没有对见死不救者判处徒刑或课以罚款的条款。但是,美国民事法中有相应的条款。

加拿大刑法并没有相应的条款。不过,加拿大魁北克民法规定:任何人处于危难之中都有权得到救助。每个人都必须对危难之中他人施以援手,可以参加抢救或者呼唤他人来救。

14df7b52EKCgBk8MZdE.gif 美国之音 | 对比新闻 : 佛山女童案:见死不救为各国法律所不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50 Cent Part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imes+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请在谷加上 跟随我们
获得免费代理请点击 这里
赛风新产品-Psiphon 3 客户端软件下载地址
欢迎网友参与“中国数字时代敏感词开源研究项目”,请跟随该项目的谷加互动帐号,目前的新浪微博搜索敏感词列表在此


from 中国数字时代: 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2011/10/%e7%be%8e%e5%9b%bd%e4%b9%8b%e9%9f%b3-%e5%af%b9%e6%af%94%e6%96%b0%e9%97%bb-%e4%bd%9b%e5%b1%b1%e5%a5%b3%e7%ab%a5%e6%a1%88%ef%bc%9a%e8%a7%81%e6%ad%bb%e4%b8%8d%e6%95%91%e4%b8%ba%e5%90%84%e5%9b%bd/?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chinadigitaltimes%2FIyPt+%28%E4%B8%AD%E5%9B%BD%E6%95%B0%E5%AD%97%E6%97%B6%E4%BB%A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