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9 October 2011

複數均衡與次優理論



複數均衡與次優理論

Via Krugman.

Source: Lipsey & Lancaster, “The General Theory of Second Best” (1956-1957)

解讀Lipsey& Lancaster「次優模型」:

AB曲線代表一個經濟體中X商品和Y商品的生產可能性。CD是約束條件。如果沒有CD的話,最優均衡點在P點出現。但是因為有CD,P這一點是不可能達到的。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會沿著條件約束線進行生產,因為無差別線、條件約束線與生產可能線會交接在點Q,所以Q就是「最優」的均衡點。但是如果收入增加,無差別線往上移,R點則為“最優”。雖然它並不能把經濟帶往最優的生產可能,但它可能符合社會的需求(無差別線代表需求,收入增加需求);從這個角度看,R點與Q點並沒有好壞之分。這說明,社會需求與社會制度(作為一套支援總需求與提供激勵的機制)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的影響比單純的生產力提高的影響更大(原因是社會需要為維持有效的財富分配付出必要的成本)。當然,經濟體可以用壓抑收入增加的方法來使經濟到達Q點,可是從總福利的意義上講,很難說這比社會的收入增加要好(但Q點在某場合可能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階段)。

這理論提醒我們社會發展存在多個可能性。如何使發展到達「更優」的均衡點取決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行動與現實限制。「最優」的均衡點只在幻想中存在,它是根據不現實的假設而來的。當我們要去改變社會,我們要清楚知道我們的方案(很多人只有零散的想法)會把社會帶往哪一個均衡點上。任何從事發展、社會運動、政策研究的人士都應該緊記這一點。

http://wp.me/pXZbk-AQ


Filed under: 發展, 科學知識, 經濟學 Tagged: 經濟學, 可持續發展
from 山中雜記: http://montwithin.wordpress.com/2011/10/19/%e8%a4%87%e6%95%b8%e5%9d%87%e8%a1%a1%e8%88%87%e6%ac%a1%e5%84%aa%e7%90%86%e8%ab%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