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诺奖属于宏观经济学
2011年10月10日,一年一度的代表经济学最高荣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得主揭晓,他们分别是来自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教授(Thomas J. Sargent)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教授(Christopher A. Sims)。诺贝尔委员会称,将该项大奖颁发给这两位学者是由于他们对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所做的经验研究的杰出贡献。
萨金特教授1943年生于美国加州,西姆斯教授1942年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1968年两人同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随后,萨金特相继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而西姆斯则相继在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这两位学者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宏观经济中的经济波动问题。其中,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颇有建树。西姆斯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等领域。
预期革命——如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领域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发生在上个世纪70和80年代。萨金特就是这场革命的代表人物。另外,其他代表人物还包括卢卡斯(1995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巴罗、华莱士等学者。理性预期革命给宏观经济研究带来了一场风暴,彻底改变了最近30年来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以这些学者为代表逐渐形成一个学派,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预期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们认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都是理性的,并能根据他们掌握的信息做出对自身最有利的决策。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被预期到的政策变化不会带来期望的效果,因为人们会根据预期调整他们的经济行为,从而抵消政策的影响。
萨金特教授长期从事这一经济机制的研究,并将理性预期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早期,他研究理性预期在利率、通货膨胀、失业、投资、消费、货币政策效果、资产组合理论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中后期,萨金特对不断完善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模型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目前宏观经济研究中的标准模型——动态宏观一般均衡模型就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在他的推动下,被广泛应用。他出版的《宏观经济学》(1987)、《递归宏观经济学理论》(2004)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他的成果和这一领域的进展。这些著作成为各大学的研究生教材,影响了一批年轻的经济学者。
向量自回归——如何观察宏观经济变化?
西姆斯在经济学中的最重要贡献是关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在研究宏观经济特征中的理论和实证的成果。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经济学界和宏观政策制定中流行一种大型结构性计量经济模型,以此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化和政策的作用。这种大型模型存在的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一是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即基于经验的宏观数量关系不一定是稳定的,而宏观政策基于此做出的决策就可能失败。其二是这类模型存在严重的识别问题。这是统计学的一个术语。其经济含义是,这类模型无法有效刻画理论所应有的关系。西姆斯在批判这种模型基础上,首先提出向量自回归方法,并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
向量自回归方法是采用多个变量的过去状态解释当前经济变量运动特征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不再受到结构性方程要求的诸多限制,不存在识别难题,而且它能够有效的体现实际经济中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自从西姆斯提出该方法后,向量自回归模型迅速成为宏观经济实证研究的主流方法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突破理性预期——两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除了理性预期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外,萨金特和西姆斯在宏观经济学领域里还做出了另外的重要贡献。两位学者的一个相似的研究领域是,为了试图更好的理解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开始突破理性预期的框架,分别提出经济模型的稳健性研究(Robustness)和理性忽视研究(Rational Inattention)。经济模型稳健性强调经济运行机制的不确定性对经济主体决策的影响。由于人们不知道现实世界真实的运作方式,而只能猜测可能存在的运行方式。此时,人们总是希望选择其交易方式,使得他自身的状况在统计意义上是最有利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萨金特已经将其整理成著作《Robustness》(2008)出版。
西姆斯则从信息不完善的角度推进对宏观经济因果关系和政策的分析。他认为,人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企业的定价问题。企业改变价格的灵活性将影响宏观结果,特别是通货膨胀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菲利普斯曲线。现存的一些定价理论给出的宏观预测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类定价理论没有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定价行为的影响考虑在内。西姆斯将信息论引入宏观研究中,克服了这一问题。目前,沿着这种思路出现了大量的成果。
直指宏观经济问题——宏观政策应该如何制定?
萨金特和西姆斯提出的理论和技术对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方法和技术看似理论性很强,但是,它们为我们观察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政策的制定都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理性预期理论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管理预期的作用,而不再仅仅将视野局限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被学界和政策制定者们的高度重视。理性预期理论推进了货币政策的研究,它所强调的政策透明性、一致性、可信性等观点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接受。
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则在度量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变量之间的定性关系,更重要是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只有了解了一种政策实行后对经济影响的大小,以及这种影响在时间上的分布,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管理经济。因此,基于向量自回归方法的很多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当然,尽管这两位学者提出的各种研究方法为我们了解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结论。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的成果能直接给出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难题的答案。仍然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当前的经济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本文编辑 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from 新獨立觀察: http://neobservation.blogspot.com/2011/10/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