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3 October 2011

中石油成2010年盈利最多央企 亏500亿是会计游戏

[转贴]中石油成2010年盈利最多央企 亏500亿是会计游戏

国资委列出的102家央企运营数据显示,盈利榜前三名分别是中石油、中移动及中石化,而纳税榜前三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中央企业2010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昨天公布。国资委列出的102家央企运营数据显示,盈利榜前三名分别是中石油、中移动及中石化,而纳税榜前三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

  中移动退居第二

  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油以972.5亿元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位居盈利榜榜首,较2009年(796.3亿)增收近300亿元。而2009年冠军中移动则退居第二名,盈利658.9亿元,较2009年减少137.4亿元。第三名中石化盈利也增长了123.2亿元,达516.4亿。中海油和国家电网分别排第四、第五名。去年,中央企业共实现净利润8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8%。

  今年恐难再辉煌

  去年,亏损企业从2009年的9家减少为6家,不过2009年的倒数第一中国联通依然是“亏损冠军”。2009年,中国联通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8.9亿,2010年该项目数字为-41.4亿,亏损有扩大倾向。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表示,上述亏损情况显示出2008年网通和联通合并后,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并未消化殆尽。

  数据还显示,去年央企税收创下2003年以来新高。去年中央企业上交税金总额14840.4亿元(含石油特别收益金898.9亿元),比上年增长31.7%。

  值得注意的是,王志钢以及天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祝波善等多位专家表示,2011年不景气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为应对通胀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使企业和地方资金紧张,央企盈利将因此受到一定影响,要想取得去年般的辉煌成绩“恐不可能”。

  中石油被指转移大部分利润 500亿巨亏疑被夸大

  此前,中石化的“政策亏损说”也曾引发争议。当时中石化每年都获得中央财政百亿元以上的补贴。中石油只是中石化的故技重施。

  根据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移动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可相应调整汽柴油及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价格。

  “然而今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国家发改委却出于缓解通胀需要,并未严格执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或者说,调价幅度远低于国家油价涨幅,因此原油价格上涨的很大一部分压力只能炼油企业自己承担”,中石油旗下炼厂负责人坦言。

  他举例说,4月6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汽油价格500元/吨,柴油价格400元/吨,调整幅度接近7%,被称为是史上第二大涨幅;而同期国际油价已上涨了14%以上,而且这次涨价还是在国际油价已上涨近一个月后才实施的,提价之前的成本是要由炼油厂负担的。

  “正因如此,今年国内炼油厂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到9月底时国内很多炼厂的开工率尚不足80%”,廖凯舜说。

  但上述业内人士却指出,中石油夸大了炼油政策性亏损的规模。他表示:“中石油业务覆盖了整个石油产业链,通过上下游一体化,完全可以调节各板块利润,达到盈利目的。油价波动对其造成的亏损绝不至500亿之巨。”

  来自易贸资讯的数据证实了这点:4月1日,93#汽油山东地炼出厂均价为8725元/吨,而当地93#汽油的最高零售限价却达9376元/吨,两者价差为651元/吨;4月2日90#汽油浙江地区地炼企业出厂价仅为7980元/吨,而当地90#汽油的最高零售限价却达8890元/吨,两者价差达910元/吨。

  “中石油是将部分甚至大部分利润转移到了销售板块,从而让炼油板块陷入了巨亏。”上述人士表示。

  对此,国家发改委应该是心知肚明。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一份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求中石油、中石化发挥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作用,平衡内部各板块利益关系,缓解炼油企业困难。”

  2010年度央企盈利排名

  1、中国石油972.51
  2、中国移动658.92
  3、中国石化516.43
  4、中国海油490.04
  5、国家电网308.45
  6、神华集团223.96
  7、宝钢集团98.97
  8、中国一汽94.48
  9、三峡集团78.99
  10、中国远洋78.610

  2009年度央企盈利排名

  1、中国移动796.32
  2、中国石油701.73
  3、中国石化393.24
  4、中国海油248.25
  5、神华集团288.16
  6、宝钢集团151.07
  7、中国一汽143.98
  8、三峡集团81.29
  9、东风汽车49.110
  10、中交建48.1

(来源:综合   编辑:王瑜)

from 财识网: http://www.21fd.cn/a/fengmianbaodao/2011/1022/3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