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1 December 2023
【財經拆局】香港首因《國安法》被下調評級展望 恐增發債成本拖垮庫房
穆迪以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有擴散風險為由,上周把中國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事隔一日,穆迪即以香港和內地政經、企業以至金融活動都有緊密關係,相應把香港信貸評級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維持「Aa3」評級。
穆迪指出,今次下調香港評級展望,主要考慮為與內地的緊密政經關係,雖然香港具有穩健財政,但在「一國兩制」下,仍然是內地貿易和金融活動最緊密夥伴,所以隨時會受內地溢出風險影響,內地的評級展望下降,亦損害香港的信貸質素。
評級機構把香港和內地綑綁一起評級屬意料中事,亦非首次一併下調評級展望或信貸評級。在此之前,穆迪於2017年將香港的主權評級由Aa1第二高級別,降至Aa2級別。繼而在2019年因應社會運動,將香港的信用評級展望由「穩定」轉為「負面」;至2020年1月將香港的主權評級再降一級至Aa3第四級,將信用評級展望轉回「穩定」。今次事隔逾3年,穆迪將香港的信用評級展望,調整回2019年期間的「負面」。
調低評級展望不會即時影響政府發債成本,但如果關注的問題不改善,未來十八個月就有降級可能。但難題來了:今次穆迪報告之所以令財經界感到觸目,原因在於是首次有評級機構針對《港區國安法》實施和選舉制度作出改變,提出成為香港制度的負面看法,那你叫特區政府如何提出改善?這不論對特區政府以至中央政府,無異是摑了一巴掌,特別是政府不斷強調香港今天已經「由亂入治、由治及興」,顯然這就並非國際社會所認同。
穆迪憂《國安法》削弱政治及商業自主
穆迪在聲明中特別指出,隨着香港實施《國安法》及改變選舉制度,有迹象顯示香港的政治及司法機構自治程度削弱,降低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該行預期香港的政治、機構及經濟決策進一步逐漸受侵蝕;香港政治和商業的自主程度進一步受損,意味着香港和內地未來更為「一體化」。
值得留意是,儘管香港的前景展望被降低,但目前香港的「Aa3」評級仍然較內地高出一級,穆迪解釋這主要源於香港在財政上有區隔,但大陸與香港在機構上及政治上的聯繫,已成為評估香港信用風險的關鍵元素;而相關的經濟及金融強聯繫,也會隨着中國經濟增長逐漸轉弱及潛在的金融風險出現,影響到香港經濟,恐令香港的地區經濟及金融樞紐的擴充進一步放慢,最終令港府的財政緩衝手段削弱。
至於穆迪有關香港與內地一體化的說法,也是我們一直說的「一國兩制」已經走樣,甚至有機會香港只是淪為一個內地金融中心。現實是香港政府近年「事事國安」,一切政策均以國家安全為優先,這已經並非特首單純譴責「軟對抗」就可以否認的事實。甚至好像一些建制派的議員,也對這種過分強調國家安全的取態感到不滿,稱令香港這國際城市在從商、國際交易方面有壓力,甚至「惹起好多不必要嘅制裁同非議」,建議在23條立法後能否「政治減辣」。
目前除穆迪外,另外兩家國際評級機構包括標普及惠譽,均維持香港評級展望穩定,但惠譽早在2019年後,已因應當時社會運動在7個月內兩次下調香港信貸評級,將香港長期外幣評級由AA+降至AA再降至AA-,主要反映香港經歷社會運動後,當時亦正面臨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促使政府推出最大規模的紓困措施。另一原因是趨勢顯示中央現在介入香港事務已更為主動,乃自1997回歸以來從未見過。
國際機構關注《國安法》令司法獨立被廢除
事實上過去兩年,不論美國傳統基金會或加拿大智庫機構菲沙,均已因應香港在實施《國安法》後,已喪失經濟及資訊自由,先後將香港由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中除名或下調排名;甚至連聯合國屬下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委員會,亦在年度審核中提及《國安法》令香港司法獨立已被廢除。
每次有外國機構對《國安法》作出任何批評,特區政府都會以同一「戰狼」口吻回應,今次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開聲,指穆迪是代表西方國家誣蔑抹黑(奇怪是陳茂波反而未見即時回應),但同一的說法不斷重複其實已經了無新意,更令人關注的是,今次質疑《國安法》的執行是來國際信貸評級機構,這對正要透過發債應付未來基建融資的特區政府來說,反而陷於困局,難道要政府主動向穆迪申請撤回評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經提出,今個財政年度赤字將略高於1000億元,下個財年亦可能會延續赤字狀况,明年及後年要削減各政府部門1%開支以推行新政策,甚至暗示要開徵新稅項以應付政府開支。
根據穆迪的說法,豐厚的財政儲備一直是本港經濟穩定的基石,惟過去數年因為要推動經濟而花費了不少彈藥,導致儲備減少,現時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僅25%,較2017年高峰期超過40%為低,即使港府預計2027年至2028年期間會有所回升,也大約只能升至26%水平。
庫房儲備減四成恐評級下調增發債成本
要知道評級機構對一個地區的主權評級高低,往往會直接影響當地政府以至企業的發債成本。過去特區政府年年財政盈餘,評級高低實際上幾乎沒有直接影響:評級獲上調就當外界認同成就,被下調亦不會因此需要多付一分一毫。只是今天財政儲備已跌至6500億水平,換言之僅足夠政府開支不足十個月,這又是創下香港回歸以來最低水平。倘與2017-18年度陳茂波剛接任時比較,當時儲備是逾一萬一千億元,明顯已大幅縮水逾四成,這正是穆迪提出,香港的庫房已「彈藥無多」。
顯然今天主權評級的高低,勢將直接增加特區政府未來的發債成本,影響到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計劃,如果外圍的利率環境一直高企,甚至最終可能拖跨整個香港庫房。
- 顏寶剛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from RFA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po/com-1211202308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