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鴻
BBC中文記者 發自台北
台灣民眾在柬埔寨遭遇騙局的新聞持續在台延燒,輿論對此議題的討論出現分歧。民眾除了持續關注政府及民間團體如何援助受害民眾返台,也開始批評前往該國工作的台人警覺心不夠,甚至抨擊從事詐騙的台人是否「值得」各界耗費大量心力進行援助。
台灣刑事局國際刑警科科長李泱輯向台媒表示,台灣人會去柬埔寨的有3類人,「被騙去的人口販運被害人、知道自己去參與犯罪的、正常工作的民眾」。
持續援救涉入人蛇詐騙集團人員的台灣立法委員伍麗華則對BBC中文表示,這起事件背後,再次凸顯出人口販賣在台灣並未止息,而原住民社群再次成為人蛇組織之目標。
自今年開始陸續收到民眾陳情,至今伍麗華與政府機關合作,已經援救了約20名原住民青年回到台灣,但前來求救的信息仍未間斷。出身原住民家庭的伍麗華向BBC中文分析了她的經歷和觀察。
台灣原住民少年成為目標
在擔任台灣立法委員之前,伍麗華曾在部落小學擔任教師及校長,對於原住民青年的處境有數十年的近身觀察。她向BBC解釋,原住民部落環境相對單純,原住民青少年教育對人友愛信任,容易成為人蛇集團下手目標。
伍麗華說,自七月起開始收到許多原住民部落的家庭陳情,發現家人去了柬埔寨後,不是失聯,就是在向家人求救,稱自己被騙到當地從事非法詐騙。年紀多半是青少年,年紀從18到35歲。
因為這些案件涉及許多法律及外交議題,伍麗華在社交軟體上開了群組,請外交部及警方加入,還有立法院同事加入協助這些民眾脫困。
「我今年七月就收到相關案件的陳情,當時還沒有太多人關注這個議題……直到現在成了國際事件,柬埔寨政府或許也感受到壓力,開始介入。」伍麗華分析。
她向BBC解釋,她手邊的個案,少年們都是在七月前往,也就是畢業季的時候被拐騙。人蛇集團多半透過少年的朋友來社區招募他們出國工作。許多人想要賺點錢,幫忙家計或還債。「還有個案很會跳舞,就告訴她說有出國表演賺錢機會……還有一位年輕人是妻子罹癌,想要賺醫療費用,而且因為他打字很快,他以為到那邊可以擔任電腦相關工作,但卻是場騙局,連自己本身的心臟病的藥都拿不到,他是先從泰國那邊過去,因此被要求更高的贖金。」伍麗華說。
伍麗華透露,即便團隊迄今已協助近20人返台,但尚有許多人仍在等待救援。
援救工作重點之一是跟當地的公司協商「解約金」,之後才會放人回台。解約費用從數千到上萬美金都有,協商金額常常是很困難的討價還價。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目前有許多民眾透過伍麗華等民意代表,願意無息借錢給這些人協助他們返台。
「有些是妹妹打電話來求救,哥哥過去救妹妹,也陷在了當地回不來。其實能夠解約的通常是工作表現得不好,詐騙技巧差的人。有個案就是去那邊被要求做感情詐騙,但他連一個人都騙不到……這些比較容易被放走。反而那些『工作』表現得比較好,或升上幹部的人就很難救,這也是現在很困難的事情。」
伍麗華認為,人蛇集團有計劃地在原住民社區尋找可以拐騙的年輕族人,「這是典型的人口販賣,用許多誘騙技巧,鎖定原住民社區,拐騙年輕人。我想到幾十年前,許多原住民離鄉背井到遠洋漁船工作,最後被騙工錢或推下海,還有許多族人被騙下山,在大城市被拐賣的悲劇……這些違反人權的事情好像又重新過來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台灣各地的原住民社區都開始用華語及族語日日廣播,提醒社區民眾防範打工詐騙的危險。
「需要花那麼多錢去救他們嗎?」
雖然伍麗華及許多民間團體強調將人救回來是第一要務。但台灣輿論也出現不同聲音。有民眾批評這些被救回來的年輕人,多數是在離台前就知道自己要去柬國從事詐欺,甚至許多人有黑道背景,他們質疑政府及民間耗費心力拯救他們的必要性:「我們需要花那麼多錢去救他們嗎?那些被詐騙的民眾的處境呢?」一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民眾向記者抱怨。
台灣媒體《鏡周刊》引用台北市政府數據分析稱,該市近1個月接獲27人赴柬埔寨失聯報案個案中,有75%的人士有詐欺、組織犯罪等前科,並有2人即將被通緝。報道稱,承辦警官稱台灣民眾智識水凖不低,不大可能會有這麼多人都是被高薪騙去,進而淪落被轉賣的慘況。因此真正前往的多是詐騙圈內的人。
許多台灣人由此對於被救援回台的人士持批評態度。尤其涉入詐騙的被害人常常求助無門,還有許多老人畢生積蓄被騙一空。
「廢墟少年」
但簡永達認為,或許我們該問的還有,為何來自台灣社會底層家庭的青少年,在各種經濟及社會壓迫下涉入詐騙行業。
目前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擔任訪問學人的簡永達,曾與台灣貧窮線下的家庭及少年合作,探討貧富差距及青少年議題,與同事在幾年前出版了《廢墟少年》一書,引發輿論關注。
其中一名他接觸過的少年阿雄(化名)便涉入了海外詐騙行業。
簡永達告訴BBC中文記者,阿雄因為父母幫生意失敗的親人作保,也背負了巨大債務。一夕之間阿雄家從小康變成欠下銀行巨款的貧困家庭。
父母因此離鄉打工,阿雄年紀尚小,需要到不同親戚家居住,飽嚐人情冷暖。小學畢業後他就開始打工。後來,擔任建築工人的父母從中學將阿雄接過來,一家終於團圓,在台灣北部某地租了一個房間,一家三口能夠蝸居在一起。
但是阿雄告訴簡永達,16歲暑假的某一天,自己收到法院來的信,十分震驚。因為他發現家裏欠下台灣法院的債,一毛錢都還沒還,因為他們一家三口現在拼命打工,也只是勉強能夠糊口,遑論還債。
因此,當身邊的朋友問阿雄說:「你要去做詐騙嗎?」阿雄只說:「好賺嗎?」對方說好賺阿雄就一口答應了。阿雄回家跟母親說,「我要去賺大錢,等我回來,我們家就不一樣了。」
根據簡永達說法,從來沒出國的阿雄,辦護照及訂購機票,出國等都是對方打點,他們一團有40個年輕人,大概從16歲20多歲都有,大家互不認識,來自各地一臉茫然。他是到了機場才知道要去工作的地點遠在加勒比海島國多明尼加(多米尼加,Dominican Republic)。
到了多明尼加,阿雄馬上被送到一個大別墅,幾個房間內掛滿許多電話及電腦熒幕。阿雄在經歷短暫的「員工訓練」後專門欺詐中國大陸的老人,一組人扮演客服,另一組人扮演公安,恐嚇老人家。他說第一天上工,隔壁組員成功騙了一名中國大陸民眾500萬人民幣,正要慶祝之時,阿雄告訴組長說「這樣不好吧……」他就馬上被帶走帶到地下室關緊閉作為處罰。他趁看守他的保鏢洗澡之際拿對方的手機打電話回台灣向媽媽求救,經過好一番交涉,最後才付錢回到台灣。
簡永達向BBC解釋,從阿雄到自己接觸過的許多青少年,很多人是一直在貧窮線下掙扎,他們的工作都是高工時的低薪非正職勞動,很難在職涯上累積經驗當跳板,也很容易中斷,再往下一個契約工前進,有些家裏本來就有經濟問題的人,靠這些工作無法很難脫離貧窮,因此有少男少女會鋌而走險去做詐騙或其他高觸法風險的工作。
簡永達強調,他發現少年的交友圈或人脈其實也都是在貧窮邊緣徘徊的朋友,朋友們未必是存心想要陷害阿雄,但唯一能夠想到的方法就是介紹詐騙工作或其他遊走觸法邊緣行業協助朋友們賺快錢。「對阿雄來說,其實沒有太多選擇。我如果是他,也未必能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