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0 November 2021

海边的西塞罗 怎么有那么多人,觉得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

各位好,今天我所在城市普降大雪,外卖都点不到,我憋在家中无事可做,也不想写什么长稿子,只拿起手边的一本书来读——那书的名字叫《西线无战事》。

很多对老电影有研究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是的,这本书的电影化的速度也算创造了一个记录,该书1928年由德国作家雷马克在报纸上连载完成,第二年就编程剧本在美国进行拍摄。1930年的时候,该片已经在美国上映了。

在一百年前,这个速度堪称奇迹。而其电影化如此神速的原因只有一个:它击中了那个时代很多人心中的隐痛。

《西线无战事》本身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战期间,身为德国青年的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其同学们在老师大国沙文主义的忽悠下,怀着无比的热忱投身了这场战争。但几个小伙子上战场后没多久后悔了,战争给他们的打击,不仅仅是一战那出乎所有参与者意料之外的惨烈,也不仅仅是死亡的威胁,更重要的是那种降临在普通人身上的贫困感和被掠夺感。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说一开篇,就花了大量篇幅去写保罗和他的战友们怎样为能多得到一点点食品和卷烟而发愁,后来主人公去医院看望濒临死亡的战友,保罗一边为战友的生命即将逝去而感到悲痛,另一边却又焦虑着,自己能不能继承战友那双柔软舒服的靴子呢?

是的,战争使原本富庶的德国陷入惊人的贫困,而贫困则让人的思想堕入卑劣。小说后面又写主人公的部队撤回后方休整,保罗耳闻目睹德国平民在这场战争中遭遇的惨状。他不断地对自己发问:我们为什么要走入这场战争呢?是什么让我们曾那样狂热呢?

可是,却没有回答。《西线无战事》贯穿整本小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问题很多,回答却很少。这其实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德国人的困顿与迷茫。

但如果我们今天回头看来,德国人当年陷入战争的狂热,是其原有自的——因为在整个十九世纪后半叶,德国社会上一直洋溢着一种浓厚的战争乐观主义情绪,这个民族自信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在所有战争中获胜的,并且能够一直在战争中获取利益。

今天我们看来,这种没由来的坚信德意志战无不胜的乐观主义情绪似乎很荒谬。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有着其坚实的历史根据。

19世纪的德国,是通过三场战争完成他们的统一之梦的。1863年普丹战争,普鲁士获胜,1866年普奥战争,普鲁士又获胜,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还是获胜,并且牵头组建了德意志帝国。

而在三场战争中,德意志的一路高歌猛进,让即便最怀疑自身实力的德国人也开始狂信自己的国家战无不胜。能够用最小的战争代价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博取最大的生存空间。这种底层情绪,为一战中德国决策层的贸然参战和民众“闻战则喜”的那种不理智的盲目乐观提供了基础。

然而,德国国运的齿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悄然转动了。正如徐弃郁先生在《脆弱的崛起》一书中所言:统一的德国在普法战争后遭遇的最大难题,是这个国家的强大已经超过了其所处的地缘板块所能承载的上限。

“强者必遭嫉妒”,德国庞大的体量和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让其他的列强不会再给德国下一次用战争去谋取更大发展空间。所以德国在统一战争中形成的那种路径依赖,已经无法再走下去了。

掌舵德国的俾斯麦,其实很早就看清了这一点。在1875年,德国得到过一个对法宣战的机会(即“战争在望”危机),但让俾斯麦感到吃惊的是,在上次普法战争中态度暧昧而迟缓的英俄等国,在短短5年后就非常迅速的站到了法国那一边。俾斯麦意识到无论他用什么样的理由,多么迅速的完成这场战争,他都必须面对和欧洲除奥匈外所有列强对抗的窘境当中。而这对于强邻环伺的德国来说,将是一场死局。

正是在认识到此局面之后,俾斯麦干净利落的放弃了旧有的思路,他在他的笔记当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出于纯粹主观上的原因擅自干预历史的进程,就好比摇落枝头那不成熟的果实......在某种形势还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进行等待,这种能力是现实政治中最迫切需要的素质。”

德国人说话,往往很晦涩,把俾斯麦这段笔记翻译成我们能听懂的语言,其实就是“韬光养晦,尽管其变。”

这话是在理的,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干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欧洲整体的格局变化将一直是英国持续衰落,而德国不断崛起。欧洲的产业、科技重心都在向德国发生转移。这个时候,时间其实是站在德国一边的,只要德国愿意等待,其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数都会迎刃而解。
想象一下,一战爆发的1914年,距离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也不过只有三十年时间了。而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折腾,这顶桂冠一定是会被德国率先摘得的。

换句话说,德国当时所处的是一个“真·躺赢”的局面——耐心一些,躺下享受和平,他们就能笑到最后。而此时急于站起来打仗,反而是在“自曝其短”,白给了对手一个扼杀自己的机会。

但可惜的是,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有俾斯麦那样拔擢的战略思维。将俾斯麦一脚踹下首相宝座的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个眼界浅薄、却又刚愎自用的人,他急于用一场战争证明自己比当年的老首相更值得获得民族英雄的桂冠。

而到一战爆发前,虽然德国距离在普法战争中获得辉煌的胜利,已经过去仅半个世纪了,但德国的教育、媒体的宣传,依然沉浸在对那场战争的喜悦之中。德国男人们在茶余饭后时热议的问题,是“下一场普法战争在那里。”似乎战争不是要靠普通人以命相搏的残酷赌博,而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游戏。

于是一战就在所有人的欢呼当中爆发了,德国人哼着小曲、摇着彩旗,走进了葬送自己国运的地狱之中。

如前所述,早在1928年,亲身参加一战的德国老兵雷马克就写出了《西线无战事》,并立刻在德国知识阶层中引起了轰动和反思。但遗憾的是,他们并非德国的大多数。1929年经济危机一来,大多数德国人又再度陷入了焦躁和对战争的迷信中,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一忽悠,德意志的战车又隆隆发动了。

直到在二战中大败亏输,大多数德国人才在美国轰炸机和喀秋莎火箭炮联合教育下,看懂了这本书。并听明白了俾斯麦当年的那个预言——在时机未到时,强行摇落枝头那不成熟的果实,最终你品尝到的,只能是苦涩。

结尾,说说《西线无战事》中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吧。

第一句是“他在1918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战线如此平静沉寂,所以指挥部的战报上只写了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越是普通的人,就往往越喜欢和战争这头巨兽亲昵,想象自己驾驭其上的威风凛凛。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当战争从他们身上踏过,并把他们的生活甚至性命碾成齑粉时,是不会停下来稍作致意的。

第二句是“我们还没有把自己的根扎牢,战争的洪水就把一切冲毁了。”

是的,算起来,从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到1914年一战重开,德国老百姓其实也不过就过了40来年的太平日子,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体尝和平与繁荣的美好。好日子也没过几天,怎么就有那么多人急不可耐的呼唤一场战争的洪水去摧毁自己的生活呢?

这,是一个难题,它质问着所有把战争想的太美妙的普通人——
你的生活,真经得起你所期待的那场洪水吗?

请想好了再做回答。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喜欢请给个三连,多谢


from weixin https://mp.weixin.qq.com/s/kzv2Zm8VkrB_M7cVhQSt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