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统计局公布了5月经济数据: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6.8%,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8.5%。我们的观点是:内需显著下滑,全靠地产托底!
一、工业生产稳中略降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8%,较4月微幅回落。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稳定在7%左右,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地产投资持续高增长,拉动工业需求。二是“规模以上”口径调整,导致样本数据表现好于整体。三是春节错位导致开工偏晚,以及环保限产暂告段落,令生产集中释放,而这也使得发电耗煤等中观高频数据表现好于工业整体。
工业生产稳中略降,在中微观层面也有所印证。一是17个主要工业行业增速涨跌各半,其中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增速普遍下滑,是主要拖累。二是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跌互现,发电量以及钢铁、有色产量增速上升,但煤炭、水泥、乙烯、汽车产量增速下滑。
新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产业增加值继续高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增速也同样维持高位。
二、投资全靠地产托底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6.1%,其中5月增速仅3.9%。
制造业投资仍处低位。1-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2%,但依然偏低。去年工业利润大幅改善,令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止跌企稳,民间投资也有所回升。但在企业融资增速下滑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力度依然偏弱。
基建投资大幅下滑。1-5月基建投资增速降至5%,其中5月增速下跌转负至-1.2%。基建投资疲软是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积极财政力度明显减弱,虽然财政收入增速仍在10%以上,但4、5月财政支出增速明显下滑,5月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更是下滑转负,对基建投资的扩张形成制约。
房地产投资高位持平。1-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10.2%,基本持平,其中5月增速略降至9.9%。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高增长,成为投资的中流砥柱,但仍有隐忧。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土地价格回升带动,房地产投资名义和实际增速出现明显背离,今年1季度名义增速高达10.4%,但实际增速仅3.7%,未来地价涨幅回落,势必导致地产投资名义增速下滑,并向实际增速收敛。
三、消费增速迭创新低
5月社消零售名义、实际增速8.5%、6.8%,均创下04年以来新低,而限额以上零售增速也创下11年以来的新低。消费增速迭创新低,主要源于过去两年居民大幅举债购房,16年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从15年的3.9万亿大幅上升至6.3万亿,17年继续上升至7.1万亿,而房贷/收入则高达90%,其结果是购买力被严重透支,不仅令必需消费增速再度全线下滑,可选消费中的汽车增速也大跌转负,石油及制品基本持平,唯有地产相关消费出现改善。
新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网上零售增速仍在30%高位,占社消比重已达17%。
四、地产销量短期反弹
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回升转正至8%,并带动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双双回升。地产销售短期回升主要缘于房企加快推盘以提升周转,以及多地出台“抢人政策”。“抢人政策”虽提升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但占地产销售比重更高的三四五线人口流出压力渐增,加之5月房贷利率继续回升、楼市调控只紧不松,地产销售短期反弹难改长期下滑趋势。
五、经济下行风险升温
6月以来,我们高频跟踪的41城市地产销量增速再度回落,而与工业生产高度相关的发电耗煤增速也再度回落,指向6月初经济供需两端均有所转弱。而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的社会融资增速,则从去年13.2%的高位持续下滑至今年5月的10.3%。工业供需再度转弱、社融增速仍趋回落,势必对未来经济构成压力。下半年经济下行的风险正在升温。
6月14日,统计局公布了1-5月经济数据。以下是我们的解读:
1. 工业稳中略降
工业增速稳中略降。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8%,较4月微幅回落,季调环比增速0.58%,也较4月微幅回落。
工业增速缘何保持平稳?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稳定在7%左右,1-5月同比增速6.9%,高于去年年度增速6.6%。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工业需求之一的房地产投资保持高增长,拉动了生产。今年1-5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处10.2%的高位,而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增速也高达10.5%。
二是“规模以上”口径调整,导致样本数据表现好于整体。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数据为例,去年4季度以来,官方公布的利润总额增速,要明显高于根据官方公布的利润总额测算的增速,两者持续背离,反映去产能带来的产业集中度上升,使得不少原本符合“规模以上”条件的工业企业被剔除出样本。再以制造业PMI为例,大企业PMI整体位于扩张区间,而小企业PMI整体处于收缩区间,也反映产业集中度上升。
三是生产集中释放,既与春节偏晚有关,也与前期环保限产有关。今年春节假期偏晚,春节假期错位带来的复工、开工偏晚令生产集中释放。以PMI生产指数为例,历史上春节较晚的年份,5月PMI生产均明显走高,13、15、18年皆是如此,反之亦反。观察6大发电集团耗煤数据,触底回升也属于历年同期偏晚。而前期环保限产暂告段落,也令发电耗煤大幅反弹,今年5月中旬以来的日均发电耗煤均处在近几年的新高。
而中观数据表现好坏参半,也印证了工业生产的稳中略降。
一是分行业增加值增速从4月的涨多跌少,转为涨跌互现。5月17个主要行业中,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4月上升,8个下降。分上中下游来看:下游行业涨多跌少,食品、医药、汽车上升,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下降;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普遍下滑,仅计算机通信电子回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电气机械均下滑;中游原材料类行业涨多跌少,电力热力、非金属矿、钢铁、有色均上升,化工、橡胶塑料下滑;上游采矿业增速回升转正。
二是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跌互现。虽然5月发电量增速继续回升至9.8%,但其他各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少跌多:上游的原煤产量、原油加工量增速均回落;中游的钢铁、有色产量增速上升,化纤持平,而乙烯、水泥均下滑;下游汽车产量增速回落。
而新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新产业增加值高增长,5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9.4%,均明显快于工业整体。二是新产品产量高增长,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56.7%,集成电路产量增速17.2%,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35.1%,均远高于传统工业品产量增速。
2. 投资全靠地产
投资增速继续下滑。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6.1%,其中5月单月增速3.9%,创17年以来新低。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处低位,基建投资增速显著下滑,是投资下滑的主要拖累;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持平,但独木难支。
具体来看:
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处低位。1-5月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升至5.2%,但仍只是低位徘徊,其中5月单月增速略回落至6.2%。去年工业利润增速大幅回升至21%,对今年制造业投资有一定提振,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逐步企稳并小幅回升,而与制造业投资高度相关的民间投资增速也较去年下半年回升。然而,在企业融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力度依然偏弱。
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落。1-5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落至5.0%,其中5月单月增速下滑转负至-1.2%。基建投资疲软,是投资下滑的主要原因。具体看,1-5月,三大类基建投资增速全线下滑,电力热力燃气水降至-10.8%,交运仓储邮政降至7.5%,水利环保市政降至9.2%。今年以来,积极财政力度明显减弱,虽然财政收入增速仍在10%以上,但4、5月财政支出增速明显下滑,5月地方财政支出增速更是下滑转负,对基建投资的扩张形成制约。
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持平。1-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10.2%,较1-4月基本持平,其中5月单月增速9.9%。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回升至5.1%,对房地产投资形成支撑。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持续高增长,成为投资的中流砥柱。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土地价格回升带动,房地产投资名义和实际增速出现明显背离,今年1季度名字增速高达10.4%,但实际增速仅3.7%,未来地价涨幅回落,势必导致地产投资名义增速下滑,并向实际增速收敛。
3. 消费增速新低
社消零售增速再创新低。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8.5%、实际增速6.8%,均创下04年以来的新低。限额以上零售增速5.5%,更是创下11年以来的新低。
消费增速创新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必需消费普遍下滑,反映居民举债买房透支购买力、抑制消费。5月必需消费增速继续全线回落,其中食品烟酒类增速降至6.8%,纺织服装类增速降至6.6%,日用品类增速降至10.3%。
二是可选消费好坏参半,但汽车拖累显著。5月可选消费增速涨跌互现,其中占比最高的汽车类零售增速大幅下滑转负至-1%。占比次高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速小幅上升至14%。地产相关的家电、家具、建材类增速涨多跌少。
而网上零售依旧高增。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30%,虽较1-4月小幅回落,但仍处高位,也远高于社会消费品整体9.5%的增速。而1-5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社消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16.6%,反映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
4. 地产销售反弹
地产销量增速反弹。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8%,较4月回升转正。地产销售短期回升主要缘于房企加快推盘以提升周转,以及多地出台“抢人政策”。“抢人政策”虽提升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但占地产销售比重更高的三四五线人口流出压力渐增,加之5月房贷利率继续回升、楼市调控只紧不松,地产销售短期反弹难改长期下滑趋势。
购地和新开工回升。地产销售反弹令销售回款改善,并进一步带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回升,而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和新开工面积增速也相应回升。5月土地购置增速大幅回升转正至13.5%,新开工增速也大幅回升至20.5%。
5. 下行风险升温
6月经济起步偏弱。6月以来,我们高频跟踪的41城市地产销量增速再度回落,而与工业生产高度相关的发电耗煤增速也再度回落,指向6月初经济供需两端均有所转弱。
融资下滑约束经济。而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领先指标的社会融资增速,则从去年13.2%的高位持续下滑至今年5月的10.3%。地产销售再度转弱、社融增速仍趋回落,势必对未来经济构成压力。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升温。
—
@投资舆情
【高能预警:可能所有能拖的路径都到拖到头了,所有能加的杠杆都加满了。已经失去放水条件,只能被动去杠杆了。这个过程中能谁活到最后,谁就是赢家。保持低杠杆和高流动性,才能活得久。就算是买房,也要买好学位容易变现的,各类环和郊都要完蛋。股市闪崩就是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匮乏前车之鉴。】
—–昨晚看了姜超的五月份数据点评,核心是“内需显著下滑,全靠地产托底,经济下行风险升温”。昨天白天公布的数据中,消费增速8.5%,创15年新低,按老蛮的数据,绝对增幅只有4.6%。固投6.1%,也很低。刚才老美公布了特朗普批准增加关税,就算我们不反击,老美照样单向打击我们的出口。为了尊严和不被得寸进尺,反击农产品加税概率很大。
—–这样一来三驾马车都有问题了。进出口受制于贸易摩擦,不容乐观。消费受制于地产带来的高杠杆,老百姓没钱了。就算继续放水,至多是富人炒炒豪宅,大量普通商品房也基本到头了,让大家奋不顾身往里冲的,大部分都是陷阱。基建受制于政府债务,也搞不下去了,乌市3、4号线地铁开挖一年后又回填了。
—–以前经济不行,就放水,那是因为还有放水的空间。放水不是乱放,你想要就要,而是通过债务和杠杆释放,就是借钱给你。你借钱得有抵押,能还得起。先是地方债,然后国企债,他们都放到极限了,又开始玩居民债,现在三债都很高了。
—–按现有的金融体系和规则,目前债务水平,实在没法再放水了,因为你已经失去借钱资格,和还钱能力了,再放也是流动性陷阱,放的不够还的,越放越渴。要摆脱这个陷阱,就需要货币彻底脱锚,失去基本金融信贷规则约束。但70年前殷鉴不远,30年前也脱一层皮,目前还没人敢这么做。就算你通过管职,稳定灰绿,内部也失去了放水的条件,何况管职也解决不了长期问题。
—–三驾马车出问题,三个高杠杆也不支持继续放水,只有被动去杠杆一条路。这个事实最早12年程定华就分析过了,当时他认为17年债务会出问题,会被动去杠杆,现在看是18年开始了。
—–早点面对这个问题,可能会少些痛苦,有些操纵空间。但后面又继续放水刺激地产,面子好看了,但债务更高了,泡沫更大了,消费潜力更小了。现在无路可选,只能被动残酷地去杠杆。这几年真心是拉着炸药包垫屁股,然后沾沾自喜坐的高,殊不知是把自己拉入了越来越危险的境地。地方缺乏前瞻性和危机意识,执行不够到位。
—–这个过程中股市楼市都会经历剧烈阵痛,现在的股市持续阴跌,个股闪崩,都是被动去杠杆流动枯竭的现象。银监会也喊话,10%以上理财可能没有本金。股市会继续残忍地下跌,以前亏得是股民,接下来估计要亏大户私募公募和大股东了,股票型基金也可以赎回了。
—–接下来楼市大概率会走股市的过程,企业去杠杆萎缩了,企业里里的员工必然会受到波及,带来地产杠杆萎缩。月薪几千块,负债上百万,都还能涨价发财,那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企业债,居民债,地方债都要被动收缩,已经没得选了,他们已经失去玩杠杆的资格。幻想什么放水基建或者做楼市,可能性微乎其微,做好硬着陆的准备吧。如果说以前的预判只是悲观的看法,那现在数据已经是悲观的现实了。
镜像链接: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相关日志
- 2018/06/18 -- 618最大“悬案”:商家流量比去年跌了50%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8/06/03 -- 陶杰:报纸的死因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8/02/08 -- 《金融时报》互联网红利的终结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12/29 -- 《纽约时报》是什么让一位法国名厨放弃了米其林星级?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12/24 -- 智谷趋势:一个未富先老的中国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12/01 -- 经济减速与明斯基时刻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9/04 -- 《争鸣》两项数据揭示香港衰落真正原因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8/01 -- 天风宏观:我们在周期的什么位置?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6/20 -- 《信報》日本陷入「低欲望社會」:不婚、不生、不買樓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 2017/05/04 -- 路透社:全球经济增长已触顶 未来将每况愈下 ( 镜像链接: 亚马逊镜像 | 谷歌镜像 )
from 墙外楼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3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