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5 June 2018

【立場新聞】黎廣德:制度崩壞「小白象」空群而出

​中國人口是冰島的 4,000 倍,近日世界盃足球迷最常問的一句:「冰島能,中國為何不能?」。這句質問同樣適用於地方行政:香港人口是冰島的 22 倍 ,若果冰島能管好一個國家,為何全港 18 區不能管好自己?

就因為相同的扣問,前特首曾蔭權在 2008 年為了表示尊重地區民意,以下放權力為名,每年由政府撥款三億元進行小型地區工程。到了 2013 年,梁振英更加碼至每區一億元,但結果並非每區爆出一支冰島質素的球隊,而是全港「小白象」空群而出,貴而無用、啼笑皆非的工程比比皆是。難道香港人的智慧不及冰島人?還是特區制度倒退?

無論是耗資 33 萬元的英皇道「不能避雨亭」,南丫島每個泊位要 8 萬元的單車泊車場,深井巨鵝雕塑 77 萬元,以至剛被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否決的 5,000 萬元觀塘音樂噴泉,都說明了催生「小白象工程」的土壤,並非一朝一夕形成。

權責不清 各懷鬼胎

特區政府從來沒有尊重地方行政,區議會一直以來只是沒有實權的諮詢機構。政府向區議會撥款進行地區工程,區議員可以有一定自由度選擇工程項目種類,但另一方面,區議會本身沒有專業技術支援,工程可行性研究、設計細節及招標程序必須由政府部門主導。理論上區議會及政府部門應該互相協調、各司其職,但現實中兩方各有盤算,權責不清的後果就是無人需為過失負責。地區項目有如聖誕樹,每位區議員和每個政府部門都力爭把自己想要的裝飾品掛在樹上,結果滿城皆見背著聖誕樹行走的小白象怪胎。

形象工程 蛇齋餅粽

本來按照可持續發展原則,地區資源如何運用,應由最貼近受影響居民的代表決定,才是最理想的管治模式。可惜經過多年來建制派議員「蛇齋餅粽」的薰陶,區議會的生態早已變質,大部份區議員的社區工作不是着重公民充權,把資源運用的決定交回居民手中,反而把討好選民列為首要任務。正因如此,利用地區撥款進行有利自己宣傳的形象工程,比解決地區矛盾來得重要。所以在全港最貧窮地區之一的觀塘,區議會不會撥款支援貧困兒童,反而要興建音樂噴泉。在全港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之一的元朗,區議會寧願支持用 17 億元興建明渠天橋工程,而不會投資一套空氣污染實時監測系統,保障居民健康。

長官意志 政治掛帥

與此同時,不少小白象工程其實是特區政府利用區議會「過橋」,借地區諮詢之名,行長官意志之實。例如梁振英要求各區大事興建行人天橋電梯工程,或旅遊事務處在香港仔大灑三億元興建所謂展現傳統漁村特色的旅遊項目,包括一個花費 40 萬元只供觀望的燈塔。這些項目全部都是建制派議員為特區政府護航的惡果,最終無論好好醜醜,小白象工程都得算在區議會頭上。

監管無方 上下其手

對於執行工程的政府部門來說,由於地區工程的預算早已掛在區議會頭上,所以執行任務時毋須著重成本效益,而是設法確保將來不會超支,否則要再追加撥款時只會自找麻煩。因此政府部門自保的最佳辦法,便是用各種方式加大預算,讓自己有更多迴旋空間。由於區議會本身缺乏監察預算的專才,加上不少議員亦各有所求,所以基本上任由政府部門擺報。此情此境,區議會比很多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好不了多少,明知有人蒙混過關,也只是「據理力爭」後照單全收。

林林總總的小白象工程,若與千億元級的高鐵或港珠澳大橋等大白象工程相比,看似小巫見大巫。但大小白象的成因 ,都是管治制度崩壞,政治凌駕專業的惡果。要剎住香港倒退,市民必須金睛火眼,任何一隻白象也不容放過。



原文刊於 2018 年 6 月 21 日《蘋果日報》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8/0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