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嵐
BBC中文台灣特約記者
象徵美國台灣間最高的機構「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簡稱AIT)星期二(6月12日)在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新館舉辦落成典禮。台灣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與前總統馬英九等全都應邀出席。
美國雖然正忙於在新加坡舉辦的特朗普總統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會談,但仍然指派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瑪麗·羅伊斯(William Moser)、國務院海外建築業務局默色(Marie Royce)大使,與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等人赴台一同開幕,參與美台關係新頁。
美台關係新頁
「美國在台協會」新館位於山丘上,後有山壁阻擋,建築材料由美國運來,還有防彈防爆加工宛如一座小城堡雄據山頭。但抽像點來說,近40年來,「美國在台協會」某種程度見證了美台關係的實質發展,就像美台關係的「精神堡壘」。
「美國在台協會」誕生於1979年,當年美國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台灣當局被「最信任的朋友」拋棄後,島內掀起巨大的波瀾。
「誕生於動蕩中」
早在1971年,中華民國已被迫退出聯合國,與美斷交堪稱「第二大外交重擊」。台灣島內爆發罕見的「反美潮」,在最後一任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離台前,許多民眾一度情緒激動並使用暴力。
隨著駐台美軍正式離開,不少擔憂台灣遭到共產黨「赤化」的台灣人與國共內戰後來台的外省人,爭相前往美國大使館申請赴美居留簽證。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名譽教授、曾拜訪「美國在台協會」的美台關係專家丁樹範回憶:「當時斷交,讓美台關係進入全新摸索期。由於美國要開始介意北京態度,當初連美台往後要怎麼碰面、如何接觸,都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為了穩定民心,最後美方通過《台灣關係法》作為美台往後外交的基本標凖,隨後也在原先駐台美軍本部直接成立「美國在台協會」,負責對台交流。至此,「美國在台協會」成為美台間最具代表性的「非官方」機構。
歷經台海危機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台灣經濟開始高度成長,「美國在台協會」起先在美台的經貿與金融方面發揮很大作用。根據過往資料,台灣一度有七成的產品出口美國。80年代末期,許多美商紛紛在台設立分公司,「美國在台協會」的牽線更是厥功至偉。
丁樹範則說:「也許很多人不知道,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才是美國重新重視台灣『華人民主政權正當性』的契機」。在斷交10年後,美台關係再度因為天安門事件升溫,「美國在台協會」不僅在商貿方面,而且在美國軍售方面,也重新強化與台的密切聯繫。
但是在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總統直選,引起中方相當不快,並以武力恫嚇,讓美軍航空母艦更一度協防台灣。
丁樹範稱「台海危機」為「六四後遺症」,他說:「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美國克林頓政府對中國失去信任,重新檢討美台關係。隨後台灣走向民主化,中國也開始擔憂,美方是否想改變美中台關係結構,最後在總統直選時,中國才會對此大動作反制。」
在渡過台海危機後,美方也加速與台灣軍事交流。在「美國在台協會」牽線下,美方固定派遣軍事高層來台、也允許台灣的軍校畢業生赴美軍校就讀、台灣的參謀總長也開始能赴美訪問,美台關係在此時又重新穩固。
「麻煩製造者」
進入2000年後,台灣由陳水扁當選總統,而陳水扁當初對於台灣主體意識的堅持,並採取許多「去中國化政策」,一度讓美方認為「太過躁進」。
甚至中國媒體還曾提及,前中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透露美國小布希總統曾向當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稱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但遭到美方否認。
陳水扁後來在卸任後的2009年一度稱「當年常受到『美國在台協會』指示做事」,一度讓統派政治人物指陳水扁犯了「外患罪」。而不論與否,包括隨後的馬英九與蔡英文等總統,依舊與「美國在台協會」保持緊密友好關係。
曾拜訪過「美國在台協會」的丁樹範,形容「美國在台協會」就像是「大型船艙」,各部門間就像每個艙室般不互通,資訊保護相當緊密:「每個部就像是個船艙有閥門一般,如果被攻擊進水,其他的閥門可以迅速關上。」
「海軍陸戰隊」
一直以來,「美國在台協會」都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的消息,讓中方也對此甚為氣惱。隨著新居落成,「陸戰隊進駐」不免也成為媒體追逐的問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對此態稱,美方不會對維安措施評論,但「美籍職員的維安」是不會變的。
丁樹範則說,「海軍陸戰隊」的編製一直都在,只是以便服之姿守住「美國在台協會」內的重要處室,如過往的電報室等。他認為,中方對於「陸戰隊」議題常反應過度,就場合上來說,美方也不會讓他們真正穿軍服執勤,因此過度討論,也不過是個「假議題」。
從台北市繁華區遷往內湖的新開發區,丁樹範認為新的「美國在台協會」館,不妨看作美台間各項關係進一步強化的驗證:「確實就我所知,『美國在台協會』內不論是經貿、金融與國防的編製都有增加,證明需要更大更好的設備。」
對於往後的中美台三方關係,丁樹範分析,目前美中依舊在商貿上有許多角力,比如限制中方投資、未來可能也限制中國學生,某種程度來說,對台灣也是對美關係加溫的好機會。
然而他也點出中方對台祭出「惠台政策」,全面拉攏台灣經濟社會,對外不斷打壓台灣外交的兩面手法,是考驗台灣人民的耐性。「中方當然會再美台關係間煽風點火,因此是否會被撕裂,『美國在台協會』在美台間有其角色重要性」。
從當初斷交的風雨飄搖、到見證台灣解嚴邁向民主化、直選總統至今。美台關係並未真正被美國放棄,而以「美國在台協會」的樣貌見證更多歷史時刻,往後的美台關係,這個「美台間關係的精神堡壘」,依舊牽動美中台三方局勢。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445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