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前沿观察
1
先说最近的两个小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钓鱼台举行,这向来是每年观察全球和中国政策风向最重要的论坛。拉米是WTO前总干事,被安排在当天经济峰会的第二个发言,显然这也是主办方的特意安排。
我几天前就在议程上圈出这个环节,要拉长耳朵来听听他的声音。我本以为,他要怼一怼特朗普,可是他没有。他是WTO的前总干事,特朗普都威胁说,如果WTO不行的话,可以退出WTO了。人家都要动摇你的根基了,但是你仍待他如初。他在演讲中反思WTO的不足,说不仅仅美国对WTO不满、欧洲也对WTO不满,有许多的意见。我一听这驾势,仿佛是来做检讨来了。
但这个“检讨”很深刻,他用语简洁,但句句灼心。“多边贸易体系并不是完美的,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实施补贴的纪律、政府采购的纪律、投资的纪律,组织机构、申诉机制也要改善等等。”
次日,他和商务部王受文副部长同台,他对王的演讲提了许多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末了,他说,“我可能讲得过于坦率了,我现在也没有正式的title,也不用汇报工作。”
这画风让我看不懂,你来到一个全国上下同心支持全球化、支持WTO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不怼一下特朗普搞贸易保护主义,反而却指责中国的许多问题?
这几天,对于贸易战的呼声,中国官方都是一致齐刷刷地指责美国违反WTO多边的协定,包括美国自己对于遵守WTO协定的承诺。因此,我们苦口婆心地喊话:回来吧,回来吧,回到多边体系下,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好吗?
可是这个多边体系的头头跑到中国来反思多边体系的诸多问题,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事是在3天后,在另外一个会议上,我听到了来自美国的前贸易官员的发言。抱歉,我不能在这里写他们的职务和名字。
按理来说,这几位美国前官员是前朝旧臣,也就是说属于奥巴马时期处理中美贸易的前线人物,他们现在被特朗普指着鼻子骂,他们都是些very very very stuqid的人物。
我当时想,他们至少也该好好嘲笑一下特朗普这个疯子。可是,他们除了简单表达了确实不喜欢特朗普之外,他们没有怼他。
相反,他们整个演讲都是在为特朗普的行为作解释——这种解释不代表同意特朗普这么做,而是理解特朗普这么做。他们说,“无论是希拉里上台,还是特朗普上台,都会对中美经贸关系作出重大调整。”
他们解释了为什么过去的战略经济对话和全面经济对话没有用,所以贸易战似乎是唯一的选择。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委屈,贸易战非人所愿,但臣妾是也没有办法啊。
中国现在也在苦口婆心地讲一套逻辑: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被网民戏谑地编成段子,人家砸自己的脚,我们那么紧张干嘛。
这个逻辑很简单。朱民就讲过这个例子,前些年中美的轮胎战,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轮胎减少了21%,但是美国消费者为了高价的轮胎多支付了100亿,保护了1200个轮胎工人,人均花费100万美元。这个研究是美国机构自己做的,但是这个具体数据他引用的不一定对。
现在面临同样的情况,你减少中国低价产品的进口,你的下游产业的成本就会上升,他们就会反对贸易战。这是美国国内的制约力量,这一点我想商人特朗普不会不清楚。
美国在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他们到底图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认为这是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既然是“战”,那么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
最近,关于贸易战的分析,可以说是已经连篇累牍了。从官方到民间,从前官员,到现官员,还有经济学家,以及券商的分析师们,还有媒体都卷进来了。
这像是一场大混战,我写这个文章之前收集了一些声音,许多实在不敢苟同。比如中金比较早发表的分析,说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好比是蚊子咬或者被打一拳的程度。
还有不少技术性的分析,比如如何减少逆差、如何开放金融市场等等。官方的解读,比如王受文副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做的全面系统性的发言,代表了官方的声音和策略。前财长楼继伟的发言更为新颖,提供了很多新的观点,如特里芬难题下美国逆差无解,知识产权不断付费是不公平的等等。
但如果同时将中方的各种观点,和拉米及美国前贸易官员的观点放一起比,就可以发现,在很多地方存在脱节的情况,也就是说双方对话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比如,在钢铝关税这个问题上,中国官方严词驳斥了美方的观点,出口的产品占比不到你们进口的3%,我如何影响了你们的产业安全?这简直是无理取闹嘛。这个逻辑走到天边都有理,可是人家还在做这样儿戏的事情,这才是需要深思的,这背后的真实逻辑和目的是什么?
再比如,就如上文说的,我们一直在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跟人家说,你违反了WTO多边协议,违反了自己的承诺。这个道理米国人明不明白,当然明白。他们都要宣称退出WTO,还要什么多边,顾忌什么颜面。经济学人本期有个漫画,特朗普脱下西装,露出了内衣对中国发出咆哮。斯文扫地,这是为什么?深层次的逻辑是什么?
深层次的逻辑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关键,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而中国需要了解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看似疯癫逻辑背后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贸易战。
我归纳起来,几个判断看法,部分观点也已在圈内发过:
1)贸易战是一场迟来的告白
从奥巴马时期搞TPP不带中国玩,到现在特朗普搞贸易战,其实殊途同归。
TPP和之前的贸易规则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仅要对贸易双方的产品、海关监管等定下规则,还要对贸易双方或多方的国内政策定下规则,包括国企补贴、政府采购、劳工标准等等。当时国内一片喊狼来的声音,因为老米不带我们玩了。
但谁知,特朗普一上来直接退出了TPP,不准备搞这个不带中国玩的新体系,当时貌似让国内大大松一口气,以为这是大好事。但实际上,这并不代表压力减小,而是新的风雨欲来,而且是更为猛烈的风雨,这就是特朗普的做法。
如果在TPP的框架下,中国即使是后来参与进去,还是一种和平过渡的压力,让中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现在是硬碰硬。
现在讨论贸易战,但几乎没有人再去重提TPP,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我认为,不提TPP,就无法理解贸易战。
即使301调查报告,里面对中国知识产权的指责,如果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虽然有硬货、干货,但其实很不足。整个报告有一个大的立论来源,就是美国商会的调研问卷,用这个问卷来证明强制转让技术。这作为国内政策的初衷可以,但拿到报告里说事,并不严肃。
再比如,无论是对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还是钢铝产品,或者现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些确实会让中国人感到莫名其妙,怒火中烧。这些问题,要么是一些出口美国很小的产品,要么是中国这些年着实取得巨大进步(这个进步,在历年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年度贸易报告里面也有记载),现在突然在这些领域里发难,让人难以理解。
即使说到逆差问题,一个数字谈判,对于中国来说,只要给予一定期限,这都是好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派别、超越了具体利益,变成体制和价值观之争,那么这将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国内的认识仅仅是简单认为阻止中国崛起,可是阻止中国崛起的这一套理论体系是什么?
2)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贸易战思想基础
这就要回到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美欧态度都是一致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完败,其实奠定了现在贸易战的思想基础。
用上文所述的美国前官员的话来说,“一个核心问题是,WTO是处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国家?用什么词可以形容中国的模式?中国自己说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拉米说,“还可以假装和印度、塞内加尔等国……”。他们当然也不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短短十五六年里,中国长成了一个“大怪兽”,这是当初谁都没想到的。当初,可是带着呵护和商业利益来将中国拉入全球市场的大家庭,现在他们似乎后悔了,一些人认为当初让中国加入WTO是错误的决定。这个观点本身不值得一驳,但是反映了美国的心态。
前些年,全球经济低迷,全球贸易也低迷,但是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还在提升,官方还会把这个作为令人喜悦的消息说道说道。可是,我们认为这是对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事,人家却中国挤占了他们的份额。
那么,对于中国这样超级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中国的国家干预经济,各种政府补贴、各种产业政策、各种采购规定、各种技术合作的要求带来问题。或者换个词,叫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
一旦上升到主义,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就是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这些年,中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迅速产能过剩、迅速占据世界市场,确实太快太快了,把人家给吓到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中国资本也一样,无论是央企在外面买买买资源,而且还是在四万亿之后的高点不计成本地买(后来很多亏得一塌糊涂),还是民企在外面买大楼、买酒店,从AB到HNA,一片火速扩张,让西方世界惊奇。
也就说,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一个自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他们认为这个模式在侵蚀他们的经济体系,所以他们需要绝地反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而是价值观问题了。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模式,不能从深层次去化解对中国体制的担忧,贸易战永无宁日,即使今天消退了,未来还会在另外一个地方以更大的力量冒出来。所以,贸易战绝非一天两天可以解决,而非是一个长期问题,会是一场持久战,会给未来数年带来颠簸。
但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言犹在耳,虽然现实确实有些狼藉和光怪陆地。如果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模式的担忧和怀疑就很好化解了。
3)一个小故事
上文讲的朱民举的轮胎展的例子,美国前贸易官员是亲历者,他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回顾了当时的谈判过程(以下为直接引用):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代表美国进行贸易的谈判时的一个故事。在2009年,美国的轮胎工人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责中国剧增的轮胎进口挤压了美国轮胎工业。我的职责就是和中国谈判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和中国商务部进行了好几轮的谈判。
中国商务部同事说,你告诉我美国需要多少轮胎,我们相应地设置出口配额。我的回答是,谢谢提出这样的方案,配额制在WTO制度下是不合规则的。然后商务部的代表就提出说,中国政府和轮胎企业说,让他们行业协会自我设定限制,让他们解决出口剧增的问题。我说,这从美国司法部来看,这是违背反垄断法的行为。
中国商务部的朋友问,那我们到底应怎么办呢?然后我建议,让中国商务部,告诉轮胎制造商,政府不能再补贴这些企业,让轮胎制造商在市场机制下运作。商务部的朋友说,我没办法办到这一点,中国不仅仅向美国出口,还向其他地区,如果我们停止补贴,价格会上涨,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当时中国并没有改变一直以来的做法,奥巴马就对中国进口轮胎施加额外的关税,中国向美国出口轮胎大幅减少。
先说最近的两个小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3月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钓鱼台举行,这向来是每年观察全球和中国政策风向最重要的论坛。拉米是WTO前总干事,被安排在当天经济峰会的第二个发言,显然这也是主办方的特意安排。
我几天前就在议程上圈出这个环节,要拉长耳朵来听听他的声音。我本以为,他要怼一怼特朗普,可是他没有。他是WTO的前总干事,特朗普都威胁说,如果WTO不行的话,可以退出WTO了。人家都要动摇你的根基了,但是你仍待他如初。他在演讲中反思WTO的不足,说不仅仅美国对WTO不满、欧洲也对WTO不满,有许多的意见。我一听这驾势,仿佛是来做检讨来了。
但这个“检讨”很深刻,他用语简洁,但句句灼心。“多边贸易体系并不是完美的,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实施补贴的纪律、政府采购的纪律、投资的纪律,组织机构、申诉机制也要改善等等。”
次日,他和商务部王受文副部长同台,他对王的演讲提了许多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末了,他说,“我可能讲得过于坦率了,我现在也没有正式的title,也不用汇报工作。”
这画风让我看不懂,你来到一个全国上下同心支持全球化、支持WTO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不怼一下特朗普搞贸易保护主义,反而却指责中国的许多问题?
这几天,对于贸易战的呼声,中国官方都是一致齐刷刷地指责美国违反WTO多边的协定,包括美国自己对于遵守WTO协定的承诺。因此,我们苦口婆心地喊话:回来吧,回来吧,回到多边体系下,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好吗?
可是这个多边体系的头头跑到中国来反思多边体系的诸多问题,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个事是在3天后,在另外一个会议上,我听到了来自美国的前贸易官员的发言。抱歉,我不能在这里写他们的职务和名字。
按理来说,这几位美国前官员是前朝旧臣,也就是说属于奥巴马时期处理中美贸易的前线人物,他们现在被特朗普指着鼻子骂,他们都是些very very very stuqid的人物。
我当时想,他们至少也该好好嘲笑一下特朗普这个疯子。可是,他们除了简单表达了确实不喜欢特朗普之外,他们没有怼他。
相反,他们整个演讲都是在为特朗普的行为作解释——这种解释不代表同意特朗普这么做,而是理解特朗普这么做。他们说,“无论是希拉里上台,还是特朗普上台,都会对中美经贸关系作出重大调整。”
他们解释了为什么过去的战略经济对话和全面经济对话没有用,所以贸易战似乎是唯一的选择。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委屈,贸易战非人所愿,但臣妾是也没有办法啊。
中国现在也在苦口婆心地讲一套逻辑:贸易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被网民戏谑地编成段子,人家砸自己的脚,我们那么紧张干嘛。
这个逻辑很简单。朱民就讲过这个例子,前些年中美的轮胎战,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轮胎减少了21%,但是美国消费者为了高价的轮胎多支付了100亿,保护了1200个轮胎工人,人均花费100万美元。这个研究是美国机构自己做的,但是这个具体数据他引用的不一定对。
现在面临同样的情况,你减少中国低价产品的进口,你的下游产业的成本就会上升,他们就会反对贸易战。这是美国国内的制约力量,这一点我想商人特朗普不会不清楚。
美国在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他们到底图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认为这是真正要思考的问题。既然是“战”,那么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
最近,关于贸易战的分析,可以说是已经连篇累牍了。从官方到民间,从前官员,到现官员,还有经济学家,以及券商的分析师们,还有媒体都卷进来了。
这像是一场大混战,我写这个文章之前收集了一些声音,许多实在不敢苟同。比如中金比较早发表的分析,说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好比是蚊子咬或者被打一拳的程度。
还有不少技术性的分析,比如如何减少逆差、如何开放金融市场等等。官方的解读,比如王受文副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做的全面系统性的发言,代表了官方的声音和策略。前财长楼继伟的发言更为新颖,提供了很多新的观点,如特里芬难题下美国逆差无解,知识产权不断付费是不公平的等等。
但如果同时将中方的各种观点,和拉米及美国前贸易官员的观点放一起比,就可以发现,在很多地方存在脱节的情况,也就是说双方对话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比如,在钢铝关税这个问题上,中国官方严词驳斥了美方的观点,出口的产品占比不到你们进口的3%,我如何影响了你们的产业安全?这简直是无理取闹嘛。这个逻辑走到天边都有理,可是人家还在做这样儿戏的事情,这才是需要深思的,这背后的真实逻辑和目的是什么?
再比如,就如上文说的,我们一直在苦口婆心、口干舌燥地跟人家说,你违反了WTO多边协议,违反了自己的承诺。这个道理米国人明不明白,当然明白。他们都要宣称退出WTO,还要什么多边,顾忌什么颜面。经济学人本期有个漫画,特朗普脱下西装,露出了内衣对中国发出咆哮。斯文扫地,这是为什么?深层次的逻辑是什么?
深层次的逻辑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关键,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而中国需要了解这种看似不可理喻、看似疯癫逻辑背后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贸易战。
我归纳起来,几个判断看法,部分观点也已在圈内发过:
1)贸易战是一场迟来的告白
从奥巴马时期搞TPP不带中国玩,到现在特朗普搞贸易战,其实殊途同归。
TPP和之前的贸易规则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仅要对贸易双方的产品、海关监管等定下规则,还要对贸易双方或多方的国内政策定下规则,包括国企补贴、政府采购、劳工标准等等。当时国内一片喊狼来的声音,因为老米不带我们玩了。
但谁知,特朗普一上来直接退出了TPP,不准备搞这个不带中国玩的新体系,当时貌似让国内大大松一口气,以为这是大好事。但实际上,这并不代表压力减小,而是新的风雨欲来,而且是更为猛烈的风雨,这就是特朗普的做法。
如果在TPP的框架下,中国即使是后来参与进去,还是一种和平过渡的压力,让中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现在是硬碰硬。
现在讨论贸易战,但几乎没有人再去重提TPP,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我认为,不提TPP,就无法理解贸易战。
即使301调查报告,里面对中国知识产权的指责,如果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虽然有硬货、干货,但其实很不足。整个报告有一个大的立论来源,就是美国商会的调研问卷,用这个问卷来证明强制转让技术。这作为国内政策的初衷可以,但拿到报告里说事,并不严肃。
再比如,无论是对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还是钢铝产品,或者现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些确实会让中国人感到莫名其妙,怒火中烧。这些问题,要么是一些出口美国很小的产品,要么是中国这些年着实取得巨大进步(这个进步,在历年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年度贸易报告里面也有记载),现在突然在这些领域里发难,让人难以理解。
即使说到逆差问题,一个数字谈判,对于中国来说,只要给予一定期限,这都是好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派别、超越了具体利益,变成体制和价值观之争,那么这将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国内的认识仅仅是简单认为阻止中国崛起,可是阻止中国崛起的这一套理论体系是什么?
2)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贸易战思想基础
这就要回到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中国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美欧态度都是一致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完败,其实奠定了现在贸易战的思想基础。
用上文所述的美国前官员的话来说,“一个核心问题是,WTO是处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国家?用什么词可以形容中国的模式?中国自己说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拉米说,“还可以假装和印度、塞内加尔等国……”。他们当然也不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短短十五六年里,中国长成了一个“大怪兽”,这是当初谁都没想到的。当初,可是带着呵护和商业利益来将中国拉入全球市场的大家庭,现在他们似乎后悔了,一些人认为当初让中国加入WTO是错误的决定。这个观点本身不值得一驳,但是反映了美国的心态。
前些年,全球经济低迷,全球贸易也低迷,但是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还在提升,官方还会把这个作为令人喜悦的消息说道说道。可是,我们认为这是对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事,人家却中国挤占了他们的份额。
那么,对于中国这样超级庞大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是问题的关键。其中核心的问题是,中国的国家干预经济,各种政府补贴、各种产业政策、各种采购规定、各种技术合作的要求带来问题。或者换个词,叫国家资本主义的问题。
一旦上升到主义,这个问题就复杂了,就是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这些年,中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迅速产能过剩、迅速占据世界市场,确实太快太快了,把人家给吓到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强大的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中国资本也一样,无论是央企在外面买买买资源,而且还是在四万亿之后的高点不计成本地买(后来很多亏得一塌糊涂),还是民企在外面买大楼、买酒店,从AB到HNA,一片火速扩张,让西方世界惊奇。
也就说,世界都在重新认识中国,一个自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他们认为这个模式在侵蚀他们的经济体系,所以他们需要绝地反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而是价值观问题了。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模式,不能从深层次去化解对中国体制的担忧,贸易战永无宁日,即使今天消退了,未来还会在另外一个地方以更大的力量冒出来。所以,贸易战绝非一天两天可以解决,而非是一个长期问题,会是一场持久战,会给未来数年带来颠簸。
但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言犹在耳,虽然现实确实有些狼藉和光怪陆地。如果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模式的担忧和怀疑就很好化解了。
3)一个小故事
上文讲的朱民举的轮胎展的例子,美国前贸易官员是亲历者,他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回顾了当时的谈判过程(以下为直接引用):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代表美国进行贸易的谈判时的一个故事。在2009年,美国的轮胎工人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责中国剧增的轮胎进口挤压了美国轮胎工业。我的职责就是和中国谈判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和中国商务部进行了好几轮的谈判。
中国商务部同事说,你告诉我美国需要多少轮胎,我们相应地设置出口配额。我的回答是,谢谢提出这样的方案,配额制在WTO制度下是不合规则的。然后商务部的代表就提出说,中国政府和轮胎企业说,让他们行业协会自我设定限制,让他们解决出口剧增的问题。我说,这从美国司法部来看,这是违背反垄断法的行为。
中国商务部的朋友问,那我们到底应怎么办呢?然后我建议,让中国商务部,告诉轮胎制造商,政府不能再补贴这些企业,让轮胎制造商在市场机制下运作。商务部的朋友说,我没办法办到这一点,中国不仅仅向美国出口,还向其他地区,如果我们停止补贴,价格会上涨,这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当时中国并没有改变一直以来的做法,奥巴马就对中国进口轮胎施加额外的关税,中国向美国出口轮胎大幅减少。
from 博谈网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1803/%E4%B8%AD%E7%BE%8E%E8%B4%B8%E6%98%93%E6%88%98%E6%98%AF%E4%B8%80%E5%9C%BA%E8%BF%9F%E6%9D%A5%E7%9A%84%E5%91%8A%E7%9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