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運動各力量尤其是政黨,在半民主時代與威權時代要有不同的考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選舉的部署。透過選舉爭取議席以取得執政地位或對施政有直接影響,是政黨成立的基本目的。過去在半民主時代,大家都相信香港會最終全面推行普選,為了確保在全面普選的時代來臨時能搶佔到最多位置以產生最大影響力,各政黨都會為了政團的長遠利益,盡力在選舉中贏取議席。
因此,民主陣營內各政黨一直以來合作的誘因都不高。加上立法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各政黨最大競爭其實不是來自敵對的建制陣營,而是屬同一陣營的其他民主派候選人。選舉往往是民主派政黨之間爭拗最大的時候,令民主派難以在選舉中聯合起來對抗建制陣營。也是這原因,即使民主派的總得票是接近60%,但得到的議席,無論是立法會或區議會,卻是不合乎比例的低。
在威權時代,普選已無望,若民主派政黨繼續用半民主時代的想法來參與選舉,怎樣也難以奪得執政地位,反會被中共利用,以挑撥離間、分而治之的策略來削弱整個民主陣營,令推動民主的力量不能威脅威權統治。
在威權時代,街頭抗爭的代價會更高,故有策略地透過有競爭的選舉,爭取更多政治資源是聰明抗爭的不二法門。但與半民主時代不同,個別政黨再不能單純為自己政團的利益而戰,而是要讓整個民主陣營可更好地鞏固現有的政治陣地,甚至透過選舉為香港的民主發展取得政治突破。
因此,在威權時代,民主力量沒有選擇,必須團結一致,以整合起更大的政治力量,再伺機反擊,把政治發展推回半民主時代,那才有機會實現真普選的終極目標。這不是說各力量要統一成為單一的民主派組織,因這反更容易被當權者打壓,且維持多元,也可更機動地去吸納光譜廣闊的民主派支持者。組成聯盟可能是更好的模式。
深入社區實踐民主理念
若能以聯盟方式建立合作的關係,民主派聯盟還可考慮以下的策略部署。在威權時代,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大進展,故要推動民主改革,應回到基本,就是深入社區,建立起民主程序,實踐民主的理念。民主不單關乎公平的選舉,更關乎公民參與。現在區議會選舉已是全面由普選產生,民主派只是過去未有足夠人參選,亦未能促使民主派支持者在區議會選舉積極投票,故區議會一直被建制派把持。
只要民主派聯盟訂下更清楚的民主目標,推動更多對地區民主化有強烈信念的人參選,奪得各個區議會的控制權,即使在修改現行法例加強區議會功能之前,仍可創意地引進公民參與程序,把民主的理念在基本的層面開始實踐。2019年區議會選舉會是重要試點,整個民主陣營,由參選到助選,必須全軍總動員,且要放下個別組織的即時利益,同心協力去打這場關鍵的選戰。
簡單說,就是要用地區包圍中央,若能在各區議會取得控制權,民主陣營可以更穩固地守住香港民主的基礎,亦可在各區議會實踐民主的理念,建構民主文化,向普羅市民展示民主派的民主精神及爭取民主的堅毅決心,以贏得更多支持。時機來到時,當香港要推動全面普選,民主派聯盟就有更大機會實現理想。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立法會選舉,在不利於民主派的選舉制度下,民主派更加要團結合作,共同對抗建制陣營。有了2019年區議會合作的經驗,相信民主派聯盟在2020年立法會選舉能有更好的合作,扭轉過去因分化而被弱化的劣勢。
香港的威權時代仍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民主寒冬是要靠大家建立互信才能捱得過去。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from 也是這裡,也在這裡~ http://ktoyhk.blogspot.com/2017/11/2017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