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立場新聞】Sam Lee:支付寶普及只因大陸無誠信

大教授以「可以用支付寶『叫雞』」訴說大陸生活方便,一鳴驚人。

筆者與作家高慧然一樣,不明白支付寶先進在什麼地方?它在大陸的功能其實有如沒有實體卡的扣帳卡而已,所以商戶入場的門檻很低。就此而已,也沒有什麼先進。支付寶所謂「方便」在大陸或許很突破,但比不上八達通,因為它不夠快。當然它最重要的功能其實不是快捷,而是紓緩大陸人不可信但又要交易的問題,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和風險。

作家高慧然指大陸用支付寶因為大陸人無信用所以無信用卡(註1)。筆者認為更大的問題是在大陸連現金都信不過。

支付寶本是淘寶買家賣家結帳用。要令淘寶行得通,的確先要解決付款問題。絕大部份大陸人都沒有信用卡(註2),網上購物更可能出現繳款後不付運或貨不對辦的問題。支付寶應運而生,尤其是它的「擔保交易」功能(註3),簡單來說就是錢先到淘寶手,到買家收到貨品才過數,解決買賣雙方的信用問題。所以支付寶的「商機」和「崛起」,本來就是因為大陸人不可信。

假人民幣太多

當支付寶由網上普及至現實生活,相信與大陸假鈔盛行很有關係。在香港,大型企業多接受信用卡等方法付款,但很多小店只收現金。因為不論信用卡或八達通都要收取交易費用,而信用卡更會延遲付款,小店不願付這個成本。推出八達通本來的目的,是幾大交通機構處理輔幣成本高,用儲值卡可以減省成本。後來能擴展開去,與八達通用戶多、零售業和市民處理輔幣成本也高,以及加快交易速度很有關係。支付寶同樣要收商家費用,為什麼商家願意付這個差價?一個原因,如其它地方接受信用卡一樣,是可以增加需求。這個不用解釋。

筆者認為另一個原因,是在大陸收現金風險高。香港有假鈔,但以大額鈔票為主,如一千元。由於信用卡流行,較大額的交易多以信用卡結帳,誰拿著一堆一千元紙幣付款,商戶會提高警覺,這令假鈔在香港比較難流通。但在大陸呢?連百度也說:「做生意收到假錢是很平常的事」(註4)。最大面值的人民幣只是一百元,各種各樣的假鈔泛濫,包括以半張真鈔與半張假鈔貼在一起的,連驗鈔機也騙過。無論商戶還是市民,使用現金的成本和風險都高:商戶可能要花更多時間驗鈔,甚或添置驗鈔機,但也避不過假鈔;市民則害怕收到商戶以假鈔找贖。 手持假鈔的人,會盡快用掉,將真鈔存到銀行,假幣驅逐真幣。於是,在市面流動的假鈔比例高,鈔票的價值大打折扣。支付寶是在這樣的一個社會有了發展空間:讓商戶和消費者都不需要用現金,大大減省雙方的風險。

支付寶偉大的地方,是為共產黨解決了假鈔的問題:大陸人民用腳投票不用法定的紙幣輔幣,再多的假鈔都不是問題了。它更偉大的地方,是為政府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監視人民一舉一動的方法:你喜歡吃雞還是吃魚他都一清二楚,難怪《環球時報》有如它的發言人(註5)。這等道理很簡單,也不是什麼經濟分析,只是常識而已。筆者不相信大教授不懂這些道理,他為了討好極權而裝不懂,很是可悲。

交易資料被掌握易被商家賺盡

大教授最近又出鴻文問《誰會為私隱拒電子支付》(註6),指反正今時今日已沒有私隱可言,而且沒有行差踏錯的人也不怕。這個論點很「新穎」。不過,一個人保護自己私隱不等於有行差踏錯。舉例來說,大教授的銅體也沒有什麼錯,大小二便也是人之常情,為什麼大教授不直播脫清光,然後洗澡大小二便,順便示範用支付寶「叫雞」做完全套服務讓香港人看一看如何方便?如果大教授來個脫清光直播,我才會相信他不是口裡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今天我們生活的足跡儘管已為電腦世界所紀錄,但若有選擇,資訊變得分散,情況還不是那麼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所有資料都由一兩個集團掌管,而這個集團,是政府有後門的。說到此,筆者推薦大教授看看Emma Watson主演的The Circle(註7)。

即使「滿身銅臭」的經濟人不理道德、人權與政治問題,從經濟觀點而言,被人掌握所有資料也是非常不利的事。在經濟學中,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有三類,第一類是商家知道每一個顧客的喜好,因而可以將價值定在每個消費者願意付出的最高價格,賺盡消費者的錢。舉個例子,顧客甲願意以三十萬元買任何牌子的房車代步。顧客乙則是某牌子的忠實擁躉,願意以五十萬元該牌子的房車。如果商家只知兩個人的喜好但分不出誰是誰,它應該定價三十萬元,於是有兩個顧客共賺六十萬元,因為定高一點其中一個就不會買。如果商家是神通,他會讓顧客甲用三十萬元買下汽車,但向顧客乙索取五十萬元,共賺八十萬元。這是個簡化的例子去解釋第一類價格歧視。

但現實上第一類價格歧視很難實現,因為消費者可以假裝對產品興趣不大,從而騙過商家。例如顧客乙可以自稱一向用另一牌子的房車。但當一個人所有的消費紀錄都由一個機構掌握,你便等同自揭底牌,商家知道你的喜好,也知道你願意以什麼價錢購入什麼產品,於是任何時間都賺盡你的錢。事實上這已經在發生(註8),例如超級市場用會員制讓你儲積分,實際上就是要收集你的購物紀錄,喜歡食豬扒的,分分鐘買塊豬扒都貴過人。

消費者是否關心私隱?視乎成本與得益吧。例如,出價一百元要大教授直播性交他當然不願意。五十億又如何呢?那要看大教授認為自己的聲譽值多少錢。不過以他近年的言行看來,應該遠低於這個價錢他也願意。但無論如何還請他幫幫忙,說話要像樣一點,畢竟香港人都知他教經濟,他的不要臉有負面界外效應(negative externality),會令其它讀經濟的人很丟臉。





1. 《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寶
2. 有些說法指大陸約有一至二億信用卡用戶,即普及率約一成。
3. 參考
4. 百元假鈔编號
5. 《圍觀奇文:這位香港朋友說,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
6.《誰會為私隱拒電子支付
7. The Circle
8. 個人化定價其實並非新鮮事

原文連結

from 港文集 http://hktext.blogspot.com/2017/11/sam-lee-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