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September 2014

香港大專生罷課抗議政改:內地學生觀感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號召高校生從星期一(9月22日)起罷課五天,抗議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底作出的香港普選決定。學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罷課集會,並緊接舉行民主講座。BBC中文網記者葉靖斯在中文大學現場採訪了一些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看他們對這次罷課的意見。

尹偉澤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本科二年級

我對他們的一些目的和想要爭取的東西有一點點了解。對於他們的想法,他們想為自己爭取的東西我表示理解,我也很敬佩他們。
我覺得就是一個社會,他不同的勢力、不同的聲音都有表達出來讓我們聽到,有這些激烈的碰撞,我覺得這是一個健康的社會。
我們系的非本地學生比例不高。可能也跟我是數學系有關,我們理學院的來這個活動(罷課集會)稍為少一點。
反正我們罷課的同學不是太多。就是……沒有明確的看出來有很多同學沒有去上課。
我覺得持續的話(五天罷課)是可以持續到那麼長的,因為我們學校這邊搞民主運動也是有傳統的,既然規劃了,敢去搞,就可以搞下去。雖然我自己沒有去支持啦!
中學生也罷課的話,我覺得其實不太妥當。畢竟雖然大學生也不是很成熟,但是中學生跟大學生相比,又更加 不成熟了一點。在一些政治呀、民主呀這些問題上,他們未必能形成自己全面的、有效的觀點。然後現在很輕率的接受這樣的觀點,參加這樣的一個活動,不一定有 經受過自己認真的思考。
香港高校學生在中文大學「百萬大道」參與罷課集會(22/9/2014)
中學生有否能力參與罷課成為其中一個爭論焦點。

Wilson 河南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碩士生

我是中立的,因為這兩派都有他的合理性。
「佔中」運動這邊的這些團體,他們想要真正的民主,他們不想要這種「假普選」,這種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我覺得香港「反佔中」這邊,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這種狀況比過去的狀況要好,他們得到的也比過去要多。所以說我覺得他們是一種保守的態度。我覺得這種事情可以慢慢的解決,不需要這麼激進。過於激進反而會讓我們這些所得到的全部都丟掉。
兩者都有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價值,所以我保持中立。
我個人我不會參與這個。因為來這邊交了很多錢,罷課的話,自己學不到知識,損失的還是自己。
這考慮會有點自私,但是我覺得這罷課確實可以反映……因為從古至今都有這個傳統嘛!工人罷工呀、學生罷課呀,這都是聯合在一起的。罷課這個形式確實能反映出香港學生、公民對追求「真普選」的強烈態度。
這個罷課也就是持續一周的時間,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也不會有那麼大影響,導致到GPA(總積點)下跌,甚至會影響到將來工作這麼遠的東西。我覺得不可能。
香港高校學生在中文大學「百萬大道」參與罷課集會(22/9/2014)
學聯的這次罷課強調「罷課不罷學」。

阿玲 廣東人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碩士生

我們是下午集會完了以後才到這裏(參加民主講座),因為我們有課。但是我也了解過這事情。作為廣東人,我是站在香港人這邊的。這個活動也是很有意義的。無論是「佔中」也好,罷課也好。
我覺得香港是中國民主的一面鏡子,如果香港的民主進程有進展的話,那對於推動國內民主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進步。
但是我看身邊的同學對香港現在這一系列活動的看法都是……就好像8月31日那天,方案下來之後,我看到身邊有廣東的同學在社交網站上說「香港人應該知足了」。我是覺得很痛心。
因為廣東跟香港是在文化上有比較多相同的地方,為什麼他們就沒有一種……也不能說「物傷其類」吧!反正就是缺乏了一種同理心。這讓我感覺到有點痛心。
關於中學生參加罷課這個問題,我是比較同意戴耀庭(「佔中」發起人之一)的看法。他覺得18歲以下的學生如果要參加罷課,或者去上街「佔中」,首先要諮詢家長的意見,得到他們的同意,或者諮詢過他們之後才去參加者這一系列的活動。我覺得這個提議是很好的。
香港高校學生在中文大學「百萬大道」參與罷課集會(22/9/2014)
高校的罷課將持續五天。
(責編:尚清)


from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9/140922_hongkong_class_boycott_mainlander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