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9 September 2014

芝加哥大学暂停孔子学院续约谈判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暂停了和孔子学院续签协议的谈判,令这个有争议的项目遭受打击;孔子学院是隶属于中国政府的一个全球性的语言和文化中心网络,上周六是它 成立十周年纪念日。芝加哥大学的孔子学院成立于2010年。在上周四发布的一篇声明中,该大学表示,它已经和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了数个月的真诚努力,正 在朝着一个新的协议稳步迈进”。
“但是,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汉办主任的文章”——汉办是中国教育部下属的一个机构,负责孔子学院的管理——“对芝加哥大学的评论,有违于一向平等的伙伴关系,”该声明称。这篇文章是对副部级官员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的一篇采访。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紧密反映了中共的意识形态,他们对此表示关注,称在重视学术自由的大学里,孔子学院不能在核心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汉办表示,在过去十年中,它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所孔子课堂——这样的大规模运作,已经引起了一些人对其意图的怀疑。
2007年,中共当时领导宣传工作的李长春对汉办的使命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中国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宣一词既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也包括教育和文化,它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向国外拓展其不断增长的实力的努力。孔子学院表示,它仅仅是向世界传授中国语言和文化。
9月19日,许琳的这篇采访刊登在了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上。
这篇文章占据整整一版,标题为《文化的困境,在于不知不觉》,称今年4月下旬,美国芝加哥大学百名退休教授联名要求停办孔子学院。
在 判定“哪些东西值得传授,哪些东西值得研究”,以及“哪些东西算是知识”方面,孔子学院具有过大的影响力,芝加哥大学神学院(Divinity School)宗教历史学教授布鲁斯·林肯(Bruce Lincoln)今年5月初告诉校报《The Chicago Maroon》说。他也是这次请愿活动的一名组织者。
“许琳的刚与硬,很多人都领教过,”《解放日报》用倾慕的语气写道,称对于这次请愿活动,许琳给芝加哥大学校长写了一份信。
她“只有一句话,‘只要你们学校做决定退出,我就同意’,”文章中说。在中国,这句话颇有挑战之意。文章称:“她的态度,让对方着了急,很快答复,校方决定继续办好孔子学院。”
文章称,许琳给芝加哥大学的驻京代表打了一个电话,也说了同样的话。
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女发言人萨拉·诺兰(Sarah Nolan)在电邮中拒绝置评。
在上周五的一封电邮中,孔子学院副总干事胡志平称:“芝加哥大学在此事的真相明了之前,做出这个决定,汉办表示遗憾。孔子学院是一个中美联合项目,任何一方都有做出选择的权利。”
之前,许琳就因为一些事情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批评。
今 年7月,在葡萄牙举办的一个欧洲汉学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会议上,她下令撤除数页会议材料,该协会官网上的报道。许琳不满这些资料,是因为其中提到了这次会议的联合资助方台湾蒋经国基金会,该报 道称。中国把台湾视为一个分离的省份,从未承诺过会放弃使用武力收复台湾。
该协会称许琳做出“专制武断”、“未经授权”的审查行为,说她 “命令随从,立刻从会场中收走所有会议资料,运送到葡萄牙米尼奥大学(University of Minho)孔子学院的一名中国教师的寓所”。该协会称,直到该协会会长、隆德大学(University of Lund)的罗杰·吉莱特(Roger Greatrex)指示重新打印原件并发放给大家,这一事件才告平息。
在《解放日报》的文章中,许琳以中国近年建成的巨大高速铁路网络为比喻,表示孔子学院需要建立“心灵高铁”,而“心灵高铁的路轨,就是文化”。“只有文化这个东西是可以走进心灵的,其他都很难做到。仅靠教育也不行。”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土土



from 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929/c29confucius/